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74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炽痛(ch) 招徕(li) 蹑手蹑脚(ni)B . 娴熟(xin) 解剖(pu) 长吁短叹(y)C . 殷红(yn) 绮丽(q) 引颈受戮(I)D . 谀词(y) 剽悍(pio) 恃才放旷(sh)2. (2分)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B .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班的清脆响声。C . 不一会儿,整座山崩蹋了,乌云弥漫了天空,倾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D .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年一度的瘦西湖金秋赏花游园会今天又拉开了帏幕,姹紫嫣红的黄色菊花把瘦西湖景区装扮一新,游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B . 中央频出反腐重拳,打老虎抓铁有痕,多名高官落马,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C .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D . 据报道,雾霾天气中神经性有毒物质“铅”的含量是平时的8倍,“砷”和“镍”的含量是平时的4倍,平时根本难得一见的“铬”也被检测出来,这真是耸人听闻。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B . 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C . 云南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D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质量。5. (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B .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C .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D .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6. (2分)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们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B .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的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C .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8. (4分)名著阅读。“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 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长篇小说_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_ , 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_、_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古诗文默写。()_,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正如论语中所说:“_ , _。”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春思二首(其一)(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_和_。(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 (25分)阅读文章,回答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黄发垂髫 ( ) 甫行数里 (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阡陌交通 ( ) 悉如外人 (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自恨不如远甚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4)翻译下列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12. (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_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_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_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_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_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2)“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_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_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B . 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 . 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D . 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4)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B . 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 . 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D . 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5)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6)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7)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8)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9)“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10)“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13. (27分)阅读高山流水完成下列小题。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山,并没请谁来!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根据到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_无精打采_。(3)第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两点)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1、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1、11-2、11-3、11-4、11-5、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3-1、13-2、13-3、13-4、13-5、13-6、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