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76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佝偻(gu) 脊梁(j) 倔强(ju) 叱咤风云(zh)B . 押解(ji) 撺掇(cun) 亢奋(kng) 舐犊情深(sh)C . 恸哭(tng) 憔悴(qio) 肖像(xio) 纵横捭阖(bi)D . 刹那(ch) 缜密(zhn) 殷红(yn) 怏怏不乐(yng)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天骄 飘逸 冠冕 忧戚B . 轻灵 沉醉 聘婷 漫游C . 珍羞 婵娟 垂钓 天骄D . 黎明 鲜妍 腐烂 红装素裹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南北世界杯中橙色军团淘汰巴西队,士气大振,锐不可当。B . 有些打扮落伍的人站在这一群光鲜亮丽的人群之间,如同鹤立鸡群。C . 他向来正直,对歪风邪气简直深恶痛疾。D . 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可是最近却忽然杳无消息了,对于他的隐退,大家都感到很失落。4. (2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 .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C . 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D . 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干多万个相关网页。5.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据大庆公安局通报称,某饭店员工郑某某持刀劫持饭店主管魏某,在谈判未果,人质身体多处受伤,警方开枪将郑某某击伤。B .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C . 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灵魂和精神。D .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6.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一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B .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C .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D .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 (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 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 . 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 . 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 . 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 . 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 .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 , 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 才一举头,已不觉自甜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 , 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西湖)【注】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三国魏曹植。洛神:洛水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阿宾:袁中道小名,是作者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雾凇沆砀_是日更定_余拏一小舟_草章领略,未及遍赏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3)同样游历美丽的西湖,【甲】【乙】两段文字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心绪却迥然不同。【甲】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张岱在大雪天夜赏湖山时淡淡的_;【乙】文中,明代大文人袁宏道的_之情跃然纸上。(横线处所填分别不超过5个字。) (4)【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试以文中两个画线句为例,比较写景手法的不同。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9.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命若琴弦史铁生(一)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峰,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寂静的群山没有一点阴影,太阳正热得凶。“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间震起回声。“抓在手里呢。”小瞎子回答。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酒湿了一大片。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这地方咱们好像来过。”小瞎子侧耳听着四周的动静。“可你的心思总不在学艺上。你这小子心太野。老人的话你从来不着耳朵听。”“咱们准是来过这儿。”“别打岔!你那三弦子弹得还差着远呢。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你不信?”(二)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是冬天。没有声息,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老瞎子蹒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窜出一只狐狸,仓惶逃远。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的心弦断了,有一端空无所系了。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他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但他得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境。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老瞎子知道怎么对徒弟说了。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捡了些柴,打起一堆火。小陆子渐渐有了哭声。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吃地守候着。火头和哭声惊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鹞鹰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都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鹞鹰在平稳地滑翔。“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怎么是一千二,师父?”“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免、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鹞鹰在盘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选自史铁生作品选,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主要讲述了老瞎子和小瞎子的故事,他们依靠弹琴和说书为生,一前一后走在迂回的山路上,也一前一后走在人生的崎岖小道上。B . 老瞎子依照师父给的药方,以为认真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得到药引,看到世界,可是那个支撑他几十年的希望竟然是张无字的白纸。C . “干嘛咱们都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言简意赅,将小瞎子年轻不安躁动的心情和老瞎子成熟深谙世事的心态刻画了出来。D . 文章结构设计精巧,以琴弦为线索,老瞎子与小瞎子的命都系在琴弦上;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而且营造了欢快的情感基调。(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写出其表达效果。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间震起回声。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3)文中画线句“火头和哭声惊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鹞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思考、作答。 (4)老瞎子的师父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浓缩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天歌不仅咖啡可以浓缩,如今的纸质书都可以。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不少网友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由这个“浓缩书”,很容易让人想起“精华本”“缩写本”,比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市场上都能找到它们的“精华本”“缩写本”。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对中小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这些“精华本”“缩写本”的编写者而言,既要大幅度缩减字数、篇幅,同时还要保留原著的精华,不损害读者的阅读快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近期在一些网友和读者中走红的“浓缩书”,不要说和原著相比,即便和“精华本”“缩写本”相比,也已经完全是两种东西了。这是因为“浓缩书”已经不仅仅是减少字数篇幅、取其精华进行缩写那么简单,而是把原著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总结,一本几十万字的图书,经过“浓缩”以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可能只有“导读”“要点速记”“方法归纳”等几百字的内容。很显然,“浓缩书”从里到外都透着快节奏时代对效率的极度渴求。读者阅读一本原著的时间,可以读完十几本、几十本“浓缩书”,确实满足了对阅读效率的追求。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阅读,还是真正的阅读吗?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传统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吗?在很多网友看来,阅读“浓缩书”是对效率的一种过度追求,最终导致其沦为一种象征性的阅读,丧失了通读全书的阅读体验,所以是得不偿失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打个比方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从终极目的来说,因为不吃饭,就无法获得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身体就会垮掉,甚至是走向死亡。既然如此,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把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从食物中提取出来,浓缩成营养胶囊吞下去,而不用每天都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吃饭。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这么做?那是因为不管是吃饭,还是吃水果,喝各种饮料,我们都不仅仅摄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得到了满足感、幸福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阅读“浓缩书”和阅读原著的区别与此类似,如果为了效率只读“浓缩书”,我们也就失去了只有阅读原著才能产生的满足感、幸福感,失去了阅读的愉悦体验。更进一步说,如果一切都可以浓缩,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1)本文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精华本”“缩写本”是为了方便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对中小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B . “浓缩书”已经不仅仅是减少字数篇幅、取其精华进行缩写那么简单,而是把原著进行高度地概括与总结。C . “浓缩书”虽然满足了对阅读效率的追求但不是真正的阅读。D . 人们之所以喜欢只读“浓缩书”,是因为不仅仅摄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得到了满足感、幸福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4)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的观点,请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浓缩阅读”的。 【链接材料】近日,“浓缩书”受到白领和学生群体的追捧,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它把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压缩。2018年4月4日济南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浓缩书”正流行,“快餐文化”引争议:浓缩的不一定都是精华,其主要观点如下:观点一:长篇巨著成为学习笔记。观点二:浓缩的精华失去原著的营养。观点三:浓缩书迎合碎片化阅读新需求。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1.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落花(唐)严恽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_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默写。 (1)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3)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 (5)念天地之悠悠,_。 (6)“_,一览众山小”蕴含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哲理。(杜甫望岳) (7)于漪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经常返回校园,为孩子们答聚解难,“_,_”是对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龚自珍己亥杂诗)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 (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乌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 (2)鲁智深是这部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请你在阅读本段内容后,结合选文内容概括鲁智深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3)你还知道鲁智深的其他故事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4. (5分)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本报讯 5月26日,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获悉,接国家旅游局通知,我市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此,我省已有9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独具。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大雄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秦人梯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湄江风景区等。其中梅山龙宫和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已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摘自2010年5月27日娄底广播电视报)标题:_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5. (5分)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临近期末考试,小明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里学习,他说:“运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说,注意说话得体。 (2)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以“运动心得”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以“我爱”为开头,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我爱登山,用汗水浸润沟壑,用毅力征服峭壁,用双手打开挫折之门。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请以“生命中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1、7-2、7-3、7-4、7-5、8-1、8-2、8-3、8-4、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9-1、9-2、9-3、9-4、10-1、10-2、10-3、10-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1-1、11-2、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2-1、12-2、12-3、12-4、12-5、12-6、12-7、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1、13-2、13-3、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4-1、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5-1、15-2、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