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74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o ro_。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ng w_,便是敬。是出于无聊,是f yng fng y_,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人们往往z cn xng hu_。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芳馨(xng) 禁锢 众目睽睽(ku) 相形见拙B . 阴霾(mi) 影匿 广袤(mo)无垠 无与纶比C . 匀称(chn) 消释 相得益彰(zhng) 持之以恒D . 绮(q)丽 沉吟 孜孜(zh)不倦 无精打彩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B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C .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D . 通过宣称对月球拥有所有权并出售月球土地,美国男子丹尼斯霍普获利千万美元。4. (2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困境 困难 困窘)之中,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启迪民众心智,引领中华民族数千年_(坚毅 坚强 坚韧)前行。 5. (10.0分)按要求填空。 (1)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2)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3)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无又复现的境界的诗句是:_,_。 (6)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 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6. (1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 , 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选自曾国藩家书)注: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不售:不中。(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B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C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D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四时俱备 俱:_夕日欲颓 颓:_或好作诗古文 或:_恐因愤激之久 恐:_(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4)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7. (5.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8.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的落叶刘金四月的小巷,清新的空气,我迎着朝阳走去。一片黄叶,无声地飘落,飘落在我的脚前。我仰面一看,一枝从院墙上欹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丫枝,已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满枝蓊郁的绿叶,淡绿而透亮,好像要在阳光中溶化。那些一个月前还郁郁苍苍的老叶,大半已经落去。小半则谦逊地退居于嫩叶的底层。它们很快也要离去的。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发现,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将它载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红够了,它就悄然飘落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秋风起,霜露冷,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桕也已脱尽了它火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哗哗歌唱。严冬降临,寒凝大地,雪压青松,那些曾经繁花似锦的,婀娜多姿,浓荫蔽日的,此时都剥落了它们的光彩,只剩些光秃的枝条,在寒风中摇动。唯有苍松、翠柏、冬青、石楠的绿叶,依然蓊郁而青葱,更加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簇拥着树干,孕育着新的生命。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天的落叶给老树换上簇新的春装,娇艳而明丽;而自己却悄然地飘落,飘落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谁赞美过春天的落叶,也许压根儿就没人注意过它。但是,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长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因此,我赞美春华秋实,更加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1)作者从哪两方面对“春天的落叶”进行了描绘? (2)第段划线句写梧桐,丹枫和乌桕,有何用意? (3)作者说“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第段中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一句。 (5)作者赞美了落叶的什么精神? 9.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1)请简要概括“我”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2)选文中写“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这是否贬损了沈从文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3)选文的第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5)联系选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 10. (5.0分)名著阅读。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吧,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并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上面语段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隐鼠死亡的真相是_。三、 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11. (5.0分)每次家里来客人,谈到晓峰,妈妈总爱说晓峰的缺点,虽然是半开玩笑似的,但让晓峰很不好意思。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过后会怎样对妈妈表达你的想法。100字左右。 12. (50分)请以“补你一个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横线上可填“拥抱”“点赞”“道歉”“礼物”等, 也可以填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不少于 600 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1、2-1、3-1、4-1、4-2、5-1、5-2、5-3、5-4、5-5、5-6、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6-1、6-2、6-3、6-4、7-1、7-2、8-1、8-2、8-3、8-4、8-5、9-1、9-2、9-3、9-4、9-5、10-1、三、 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