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72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元宵节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 ,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B . 国庆长假,对于欧美一些零售商和奢侈品牌而言,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周”。大量的中国游客,给当地低迷的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C . 去年春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 , 有的晴空万里,有的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D . 小明在学习中有了一点进步,就目空一切 , 自以为他是天下第一,这是很不好的。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B .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C . 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意识。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2011阜新)根据提示默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_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_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李白在行路难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世途艰难,寓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_ , 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在朋友的鼓励下意志坚定,振作精神的诗句是:_ , _。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内容上相照应的句子是:_ , 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轻轻地打开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hu tun jn c_,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n_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_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课文散步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用得很好,请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2)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3)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4)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满井游记,解答后面题目。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土膏微润膏 泉而茗者茗 (2)下面句中加线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A . 局促一室之内B . 乃记之而去C .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 . 实是欲界之仙(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4)作者说:“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你对此有何体会或启发。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注释】原:原国卫:卫国(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枉于法,则免于相(避免)B .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都)C . 其弟子谏曰(规劝)D .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2)翻译下列句子。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4)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靠谱的刷脸技术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尤其利好老年人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列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进入“弱隐私”时代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责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脸识别技术。B . 第段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是为了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已无法在“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C . 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D . 文末划线的“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B . 刷脸支付具有高安全性、高实时性、高准确率的特点。C .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D . “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3)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 9.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这是G省,山是大山,村是穷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蒋晓梅来说,喜悦和愁苦几乎同时挂在她那弯弯的眉梢上。虽然对于蒋家的丫头考上大学早有预料,但这一天真的来了,那些七老八十的留守老人还是异常兴奋,他们把蒋家那又矮又黑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但立即,哀叹声也塞满了屋子。这高昂的学费,不要说一条腿的蒋父,就是把整个小村都抖搂个底朝天,也供不起啊!人们至今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蒋父一个人死撑硬顶愣是要女儿读书,还非得送进大学不可。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穷山村里,不要说一个丫头,就是男孩,也没几个读完初中的。人们都说蒋父中了邪了送走了乡亲,蒋晓梅对父亲说:“爹,我们老师说,现在大学有绿色通道,先入学,学费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啥的慢慢解决”蒋父猛吸一口土烟,点点头,没吭声。“爹,我今天可不可以问你,你到底为啥这样苦巴巴地供我念书?”蒋晓梅怯生生地小声问父亲,因为以前她只要一问这个,父亲就瞪眼,甚至还打过她。这次蒋父没有瞪眼,更没有打骂女儿,而是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子,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裹的布袋子,解开布袋子,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蒋晓梅接过纸条,发现上面有几行字。“丫头,你念给我听听。”蒋父郑重地坐直腰板,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蒋晓梅仔细辨认着有些模糊的字迹,念道:“缺衣少食只是一时的贫穷,没有文化,将永远难以摆脱贫困。希望穿上这件衣服的小朋友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直到上大学。如果今后孩子上学有困难,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全力帮助你!绝不食言!联系地址:海光市文昌路建德巷九号,电话:2678336”蒋晓梅念完一头雾水,问:“爹,这是哪儿来的?”蒋父说:“丫头,还记得十年前,咱们这里遭过雪灾吗?全国各地给咱捐钱捐物那天,我去乡里领救灾衣物,看见那件小孩穿的红色羽绒服,就给你领回来了,这张纸条就是在那件羽绒服的口袋里找到的,我问村里会计写的啥,他当时念给我听,我不知道为啥,当时就觉得这城里的好心人说得在理,就”蒋晓梅问:“你联系过人家?”蒋父摇头:“以前从来没有!”蒋晓梅心头一颤:“爹,那你留着这个啥意思?”“我留着它,是在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偷偷拿出来看看,虽然你爹一个字不认识,但这上面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停了停,蒋父说,“但是,今天在镇上,我打了那个电话”“爹,你想问人家要钱?”“不,我是想告诉好心人,我女儿没有像村里的其他女孩那样早早地就嫁人了,我女儿考上大学了!我要谢谢他”蒋晓梅问:“人家怎么说?”蒋父摇摇头:“电话打不通,说是没这个电话我想,可能是人家换号码了,但是不还有地址吗?丫头,你给人家写封信啊,告诉他,没有十年前的那张纸条,就没有你的今天”当胡美娟打开那封由原住地街道辗转而来的挂号信,惊愕不已,她把那张复印的纸条给老伴儿看,老伴儿也惊愕地说:“老婆子,真没想到啊!人家不仅把咱写的纸条保留到现在,还真的兑现了我们的期望。人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肯定需要帮助啊!”可是老两口反复看信,里面除了说些感谢的话,没有半个字提到钱或者帮助。更为奇怪的是,寄信地址一栏写着“地址内详”,可是里面却没有留下地址。信的末尾落款是: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山里女孩。胡美娟说:“老头子,这是怎么回事啊?”老伴儿说:“还不明白吗?人家十年后才跟咱联系,并且不提帮助的事,不留地址,就是告诉咱,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嘱托,并且兑现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倔强而自尊的山里孩子啊!”“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当年发生雪灾的地区,至今还是国家定点扶持的特困区,你想想,把一个女孩一步步送进重点大学,该付出多少艰辛!”胡美娟越说越激动,“老头子,我们立即动身,去找那个家,也兑现我们十年前的许诺。”(文章有删改)(1)文章第段写到乡亲们都认为蒋父“中了邪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出蒋父“中邪”的前因后果,将下面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起因:_。经过:_。结果:蒋家的丫头终于如愿考上大学。(2)品读下面两句话,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蒋父)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子,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裹的布袋子,解开布袋子,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抠”换成“取”好不好?为什么?)蒋晓梅心头一颤:“爹,那你留着这个啥意思?”(蒋晓梅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头一颤”?)(3)文章结尾处,胡美娟激动地说:“老头子,我们立即动身,去找那个家,也兑现我们十年前的许诺。”你认为胡美娟夫妇最终能兑现当年的承诺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4)班上有同学给上面这篇文章拟写了标题。下面两个标题,你觉得选用哪一个最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A没有地址的信 B兑现10. (15分)阅读昆虫记,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个人用尽一生的精力来观察昆虫,写成了记录他的观察和回忆的文学巨著昆虫记,这个人是_。 (2)昆虫记中提到,对于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是_。 (3)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_。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2016梧州)作文:请以“这也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如 :爱、美、风景、鼓励)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1、5-2、5-3、5-4、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7-1、7-2、7-3、7-4、7-5、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8-1、8-2、8-3、9-1、9-2、9-3、9-4、10-1、10-2、10-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