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53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篮球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 , 不可收拾。B . “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 , 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C .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D .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B .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C . 随着眉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东坡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D .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足蒸暑土气,_。一曲新词酒一杯,_。与君离别意,_。_ , 在乎山水之间也。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而不思则罔,_。报君黄金台上意,_。山重水复疑无路,_。_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行路难中表明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_ , 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mi gn_的规律相拍合。(2)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sh sh_似的满足。(3)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zh z_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接写两句话并构成语意完整连贯的一段话。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_ , 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11分)根据课内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撒盐空中差可拟_俄而雪骤_元方入门不顾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三军可夺帅也_(2)用现代文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字后)【注释】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命(yue):古代容量单位。谑弄:开玩笑,嘲弄。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有乞书者_ 不择精粗_书遍乃已_ 虽谑弄皆有义味_(2)翻译下列句子。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8.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千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那年小城里来了难得一见的木偶戏演出。是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的睡美人,为了吸引观众,剧院推出亲子特价票,只要有父母陪着,票一律打7折。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有父母相陪,唯独我,在用尽了软磨硬泡的办法后,依然无法将她说动。她照例是淡淡一句话:“妈妈忙,我给你钱,自己去看吧,散场后我在门口的红色柱子旁等你。我终于没有告诉她,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写一篇与父母去看木偶戏的观后感,而且文章一定要包括与父母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父亲去世后,她反而愈加的繁忙,忙着工作,忙着做饭洗衣,忙着为我找一个又一个的继父。那晚在她送我去戏院的路上,有一个笑起来很难看的女人拦住她,说:“又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有没有时间,见上一面?”她看看一旁神情冷淡的我,为难的笑笑说:“回头再说吧。”这句话,让我最终放弃了在剧院门口,再一次劝她进去的想法。她在剧院门口,为我买了一个烫手的红薯,说:“好好看,看完给妈妈讲讲。”我接过她手中的票,不理睬她,随着人流面进了影院,人他站在那里,高喊着:“安安,红薯!”那场戏,我看得漫不经心。我的左边,坐着班里最骄傲的白天鹅苏小婉,她扎着牛气冲冲的小辫,跟妈妈分享着一袋香喷喷的爆米花。偶尔,他还会撒娇的做到妈妈的腿上去,高昂着头,用一缕余光得意的撇着我,大声的问我:“嘿,安安,你妈妈怎么没和你坐在一起啊?”我在这样的喧闹里,无声无息的基础人群,除了剧院。我宁可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要受这样明显的挑衅和嘲弄。初春的夜晚依然很冷,距离结束和演员谢幕还有十几分钟。而母亲,或许还没有相完她的亲吧。空荡荡地听淌出,只有两个女人,在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片刻后,其中一个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后便淡淡的说了一句:“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而另一个,则编织着毛衣边不屑地回道:“听说她丈夫去世了,干嘛不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算了,这样也省的连一张电影票都舍不得为自己买了。”我的心突然剧烈的疼痛起来。我一步步艰难的朝门口走去,而后慢慢的掀开厚厚的窗帘布。风呼呼的灌进我的衣服,借着门口微弱的路灯,我看见她,站在剧院的一根柱子后面,紧缩着身体,不停的踱来踱去。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剩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我的自尊。我流着眼泪,超她走过去。她看见我,立刻迎上来,说:“系一定很好看,瞧,你脸上现在还挂着眼泪呢。”我抱住她,将剩下的泪水,全都擦到她的衣服上。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安,别哭,你看你的红薯还在我怀里,热着呢。”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我在散场后等你”在内容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文章最后一句话“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请对这句话加以赏析。(4)联系全文,想象一下文中的我回家后对母亲说些什么?9. (25分)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1)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2)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3)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在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5)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10. (25分)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朱成玉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发生。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劈哩啪啦全毁了。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这是祖母的哲学。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儿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小半个天空。(1)面对深重的苦难,祖母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说说你对第段加下划线词语“戳”的理解。 (3)分析文章结尾第段划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文章标题“一只倾听黑暗的蜡烛”好在哪里? (5)第段划线句子“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蕴含深刻的哲理,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请以“东风为我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问题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1、4-2、4-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8-1、8-2、8-3、8-4、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