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50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 (1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B . 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C .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D .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词(zh)力于表达委婉悱恻的情感,描(m)深微细(n)的心绪,把一种精致的审美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在文以裁道的古代中国,宋词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唯美文学,它的文字、意境和音乐的美,没有一个文学品种能与之A(相提并论、平分秋色)。当然,婉约不是宋词惟一的风格。首先是苏轼,然后是辛弃疾,向词中吹进了强劲的豪放之风。在他们影响下,词与诗的界限被打破,词的B(题材、体裁)大大拓宽,演变成了一种即可言情也可咏志的新诗体。靖康之变后,南宋词人在婉约中多了山河破碎的哀怨,在豪放中多了壮志未(chu)的悲伤。(1)据拼音写汉字。 zhmnchu_力描_细_壮志未_(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A_;B_(3)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峰峦如聚,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_,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 (4)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巨大作用在“千里马”识用上,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韩愈在马说中令人痛心的“_,_,不以千里称也”的情形。 (5)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出来。 _,_。_,_。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6分)4.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燕然未勒归无计_ 老夫聊发少年狂_鬓微霜_ 会挽雕弓如满月_八百里分麾下炙_ 了却君王天下事_沙场秋点兵_ 秋容如拭_殊未屑_ 男儿列_5. (5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遗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现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燕策)【注】涓(jun)人:近传之臣。反:酒“返”,返回。买:花费,期(q)年:满一年。(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策之不以其道_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_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甲】文韩愈借“千里马”的遭遇寄寓怎样的情感? (4)【乙】文“涓人”千金买马首给你怎样的启示?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6. (1分)读朝花夕拾,为我们了解鲁迅先生打开了一扇窗。将下面三篇散文联系起来,正是鲁迅先生走过的一段求学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对少年、青年时代的鲁迅产生过影响。根据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下列表格。 篇名琐记藤野先生*人物描写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这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人物称呼_藤野先生_(填人名)对鲁迅的影响_给予鲁迅真诚帮助,悉心指导,平等尊重地对待作为异国学生的青年鲁迅。_求学经历离开家乡_赴日学医_回国教书7. (1分)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名著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方法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_的阅读方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长篇小说,要全面了解情节人物,适宜通篇阅读。傅雷家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情节构思人物塑造上也有许多值得细细咀嚼的地方,所以这两本书我们都可以选用_的阅读方法。阅读摘录A.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B.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_(人名)死地。他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阅读感悟A这段话选自_(书名)。B中的“他”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请联系小说的情节,说说“他”是如何与命运抗争,从一个无知少年成长为一个出色而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我的理解:_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分)8. (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美丽的火把耀眼的火把热情的火把金色的火把炽烈的火把人们的脸在火光里显得多么可爱在这样的火光里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节选自长诗火把,写于1940年)(1)此诗的作者是_,他的成名作是_。 (2)全诗借助“火把”这一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 (1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注释】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杜审言,唐代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此时他在江苏江阴任职。淑气:和暖的天气。绿苹:即浮萍。(1)诗中首联提到早春“物候新”,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分)10. (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猫子为什么鸣叫田杕嘎、嘎夜猫子又叫了,叫得很难听很神秘。夜猫子就躲在院子外面毛白杨的树冠里,隐身在夜色中。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许能看见我们。父亲抄起一把镢头,气冲冲地蹿出去,咣咣砸白杨树的树干,但是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乌云遮住了天空,夜色墨汁般浓,寒风凛冽,呜呜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 , 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盘腿坐在炕上,表情沉重。爷爷哀叹,夜猫子又叫了,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母亲安慰他,别迷信了,夜猫子哪有那么大的神通?爷爷说,老一辈都这么说,还能错?母亲说,夜猫子是在别处叫呢,不是冲着咱家叫的,刚才孩儿他爹都去砸树了,夜猫子不在咱家的树上。爷爷说,砸树没用,夜猫子鬼着呢。听声音就在耳旁,就是在冲我叫呢。坏了,看来我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我正在隔壁房间苦读。听着爷爷唉声叹气,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煤油灯黄豆大的灯花,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我趴在炕桌上,试卷和书籍几乎将我的脑袋掩埋。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寒冷猫爪般凌厉,如影随形,如蛆附骨。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出半截指头的毛线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我是第二年复读。父亲说,明年再考不上,就下来干活儿。没有别的出路,我只有背水一战。连续几个晚上,爷爷都这样愁眉紧锁,叹气连连,家里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父亲的镢头,没用;母亲的咒骂,更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爷爷让母亲把他的寿衣拿出来,放在炕头,备着。母亲不愿意,但拗不过他,只好拿出来。爷爷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父亲找来了村医生。村医生左看右看,左听右听,也没发现什么毛病,最后悄悄地跟父母亲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天又冷,出什么状况都正常。爷爷让父亲把嫁到外村的几个姑姑都叫回来,说想见一面。父亲就赶紧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慌里慌张地去了。第二天,三个姑姑都慌里慌张地回来了,手里都满满的,都提溜着鸡或者鸭,还有挂面、油条啥的,都是好吃的,都是那时候农村的稀罕物。爷爷面带悲怆,跟姑姑们说,夜猫子老是叫唤,看来我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姑姑们也很悲伤,但仍然强打精神,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个屁临走时,大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弟媳妇儿,我看咱爹够呛。冬天是老人的坎儿,今年冬天又这么冷。赶紧给咱爹做点儿好吃的吧。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尽管说,有我们呢。之后的一段日子,家里就像是过年,天天吃好的。姑姑们带来的鸡鸭吃完后,母亲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大公鸡也给宰了。那只大公鸡原本是母亲留着准备用来换油盐酱醋的。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那一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第二年的冬天,放寒假回家。吃过晚饭后,跟爷爷边喝茶边闲聊天。这时候,我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嘎、嘎夜猫子又在外面叫起来了,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叫,还是很难听,很神秘。我打了一个愣怔,然后担心地凝视着爷爷。只见爷爷气定神闲,慢慢品着早已没了颜色的茶水,就跟没听见一样。“爷爷,您今年怎么不怕夜猫子了?”我很好奇地问。“怕夜猫子?没有的事儿。那是迷信。其实我从来都不怕夜猫子。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屁,有啥好怕的?”爷爷很不屑地说。“那,去年冬天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瞠目结舌,问道。“去年嘛,哈哈,去年冬天太冷了,你那时候太瘦,学得太苦了,我心里不落忍啊。但那时候咱家刚盖完房子,欠了一屁股债,也没办法给你改善生活。后来,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是让你姑姑她们跟着受累了,她们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哈哈”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 , 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选自时代文学)(1)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按要求填空。 爷爷听到夜猫子鸣叫的表现家人的表现唉声叹气家人_家人纷纷送食物_“我”_(2)画线的第八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联系选文内容,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 , 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 , 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4)文中的爷爷明明不怕夜猫子鸣叫却装病骗家人的这种做法对吗?请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1. (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怀疑与学问选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对选段要证明的论点,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B .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 .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D .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2)下列对选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句中四个“常常”引领的短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B . 第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几句的总括,也可以改成句号。C . 第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选段论点。D . 第句从“学术”说到“文化”,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两者不能互换位置。(3)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怀疑精神吗?请联系你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哭嫁是川北等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织麻同麻篮啊,磨坊同岩磨今日我要离娘走,临行再帮娘啊梳把头。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燕子齐毛离窝去,衔泥何时得回头?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3. (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字经中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人的情绪多半离不开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生活中时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总有些时刻值得记录,总有些情绪值得抒发,拿起笔,世界都是你的。请围绕一种或几种情绪,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1、2-2、2-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1、3-2、3-3、3-4、3-5、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6分)4-1、5-1、5-2、5-3、5-4、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6-1、7-1、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分)8-1、8-2、9-1、9-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分)10-1、10-2、10-3、10-4、11-1、11-2、11-3、八、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