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05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嗥(ho)叫 收敛(lin) 偷窥(ku) 博学多识B . 炽(ch)痛 磐(pn)石 哽咽(y) 义愤填膺C . 玉簪(zn)花 踌(chu)躇 惩(chng)罚 淋漓尽致D . 金柝(tu) 镐(go)头 骊(l)山 炯乎不同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我这习惯了太空生活的身体不欢迎锻练。坚持一天两次一小时的训炼需要耗费我能掌握的所有意志与自制。B . 对飞行与漂浮,从软管里吮吸经过脱水、净化的食品我都变得习以为常。C . 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半点了五彩班斓的世界。D . 我们忙得根本无瑕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假如你的邻居王大妈的儿子要去正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地方出差,王大妈因不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以为去就会染病而死,坚决不准他去。你了解情况后,对王大妈说:“_”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4. (9分)诗词默写与赏析。 (1)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2)青青子衿,_。(诗经郑风) (3)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_,_。 (5)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5. (6分)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这种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方式也是本书的精妙这处。(1)海底两万里是_(国家)_(人名)的作品。(2)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_和仆人康塞尔及鱼叉手尼德兰尼一起随-_(潜艇名)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3)本作者“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是:_、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新浪网”)(1)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某中学向来访的泰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部,拟写一句推荐语。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7.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雨中的男孩葛昕旭春鳅夏鳝冬至狗。老天爷也知道这几天该吃狗肉了,天气骤然地就冷了下来。晚上,坐在值班室里,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同事们想吃狗肉的念头一下就活蹦乱跳地冒了出来。有了念头,第二天,我就和一位同事去山下寻狗。谁知,我们走了几户农家,却一直没有结果。我知道,喂大一条狗不容易,农民和狗早已有了感情,不是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谁也舍不得卖。但我们不死心,继续在村里寻找。又走了几户农家,终于,在最偏远的一户里,我们看见了一条壮实的本地土狗。那土狗的样子,特别惹人喜欢。我们找到狗的主人。主人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四十岁左右,但一脸的皱纹,跟树杈子没两样。当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农民的头立马就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头看了一眼同事,摊摊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此时,同事的两眼,正死死地盯着那条土狗。我回过头,看了一眼农民,说了一个平时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价钱。农民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屋里,顺着农民的目光,我们看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那妇女干生生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肌肤应有的光泽。我知道农民心动了。看来还是钱能通神。我的脸上,溢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时,农民再次看了一眼床上躺着的妇女,猛吸了一口草烟,大步走到拴狗的柱子前。我接过拴狗的绳子时,农民的儿子放学走进了院子。农民的儿子十岁左右,虽说穿得有点破,却是一个长得很阳光的小男孩。男孩听说我要买狗,一下呆住了。片刻,男孩反应过来,蹲下身子,一把抱住狗,嘴里大喊着不卖不卖!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我和同事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那天,我和同事牵着狗上山时,谁也没说话。回到站里,看见狗,站里的同事全欢呼雀跃起来,整个小站一下就焕发了生机。我把狗拴在厨房门口的树上,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宿舍。谁知,吃过晚饭,同事跑来说,狗不见了!我一听,翻身起床,到拴狗的地方一看,狗是扯断绳子跑的。我知道,狗肯定又跑回去了,狗是通灵性的,认识路。此时,雨,忽然大了起来。回到值班室,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想到丢失的狗,同事们开始互相埋怨。坐在那里,我没说话,脑中闪现的,是小男孩抱着狗流泪的样子。忽然,门外传来了汪汪的两声狗叫。我心里一惊,跑出门看,上午的男孩,牵着狗,站在门口,浑身被雨水淋得湿透了。男孩看见我,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说,叔叔,你们买的狗跑回了我家,我爸叫我给你们送来。说完,男孩把手中的绳子递到了我的面前。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地透不过气来。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我忙叫男孩进屋坐坐。男孩把绳子塞到我手中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过身,跑入雨中。屋里的同事愣在了那里,谁也不说话。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1)从发现“狗”的那刻起,一直到最后“狗”不见踪影,“我”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请将下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我”的心理变化:无奈_(2)结合上下文,回答以下问题。品味下边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地透不过气来。文中第段画线句写雨“忽然大了起来”,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文中第段中写“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 农民在男孩的耳边说了什么?请发挥想象,运用第一人称写一段合理的话。(4)结尾对“狗”是怎么走的、去向如何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请结合小说,赏析结尾这一情节安排的效果。8. (20分)阅读名,完成小题。名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选文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说说本文第段中所选用的两个事例的特点和作用。(3)第段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从修辞角度对第段的表达效果加以分析。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 (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及长,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节选自三国志)(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B .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C .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D .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哀:_诣:_(3)说说“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这句话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说说邴原经过书舍为何痛哭。(5)邴原将孙崧的推荐信藏于家中,孤身前往寻师求学,你如何看待他这一行为。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 . 在领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 . 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 .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宽容可以赢得尊敬,宽容可以温暖人间,宽容可以获得真情;宽容就是一缕阳光,宽容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也可用话题作为标题。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书写工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1、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4-1、4-2、4-3、4-4、4-5、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5-1、5-2、5-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1、6-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7-1、7-2、7-3、7-4、8-1、8-2、8-3、8-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1、9-2、9-3、9-4、9-5、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1、10-2、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