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91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C .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D .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B . 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C .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D . 花果山玉女峰以“江苏第一峰”而闻名遐迩 , 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古诗文默写。 (1)_,闻道龙标过五溪。 (2)正是江南好风景,_。 (3)遥怜故园菊,_。 (4)_,受降城外月如霜。 (5)_,若出其里。 (6)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峨眉山月半轮秋,_。 (8)乡书何处达,_。 (9)学而时习之,_。 (10)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 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那种熙熙然庭院的jng m_,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xi shu png gun_。当它为灿烂阳光所yng ro_,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 n b k 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 (7分)名著阅读。(1)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是苏联作家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在老水手_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2)“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句中划线“生活”的含义是什么?句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是怎样“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的?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7. (13分)【实践活动】江海中学八(1)班拟举行一次“品读爱国诗文感受爱国情怀”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示例与主题班会除外),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项目:爱国诗词朗诵会目的:增加诗词的积累,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怀。(2)班级拟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此次班会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3)【专题汉字】汉字意趣盎然,“水”,_写作 ,小篆写作 。词语中,有源而常流不断的水称“活水”;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称“_”;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风景的诗歌被称作“_”。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赏析望岳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汉桓帝时人。值:遇到。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败:毁坏,舍弃。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止:停留。全:保全。(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词。故不为苟得也_ 故患有所不辟也_不忍委之_ 遂班军而还_(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_的思想。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1分)10. (25分)读下文,按要求答题。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1)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那么人体的冷热感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2)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3)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4)写出本文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一句话。(5)“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11. (46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做一颗彩色的露珠杜旌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一一蜚声中外的学者。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1)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请将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先提出分论点:_ , 然后_加以论证,最后得出_的结论。(4)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1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6)请将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先提出分论点:_ , 然后_加以论证,最后得出_的结论。(7)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8)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9)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1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10)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题目:我最好的朋友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3-6、3-7、3-8、3-9、3-10、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7-1、7-2、7-3、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9-1、9-2、9-3、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1分)10-1、10-2、10-3、10-4、10-5、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1-5、答案:略11-6、答案:略11-7、答案:略11-8、答案:略11-9、答案:略11-10、答案:略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