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68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对各句中划线的“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 . 一狼洞其中(柴草堆)C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 . 屠自后断其股(狼)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为唤醒国民而锋芒(b)_露、锲而不舍的鲁迅先生;为争取民主而(l)_尽心血、至死不渝的闻一多先生;为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鞠躬尽(cu)_的邓稼先先生他们是当之无(ku)_的伟人。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下面是某同学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并在【甲】处写上恰当的评点。 雅趣出处古诗文名句评点饮酒陶渊明饮酒(其五)_,_。酒中有悠闲。欧阳修醉翁亭记山水之乐,_。酒中有真趣。郊游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禽鸟赶春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_,误入藕花深处。【甲】_鼓乐陆游游山西村_,衣冠简朴古风存。难忘那些民俗。王维竹里馆_,_。自个儿乐。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文的快乐,正如秦观的行香子中所说“倚东风,_”。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4.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 阅十余岁(河中石兽)_欣然规往(桃花源记)_躬耕于南阳(出师表)_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_5. (13分)文言文阅读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日:“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忧。”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 子其居,尚请入。”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后,子胥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 子胥将卒六千,操鞭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选自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有删减)【注释】伍子奢: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博。(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胥 且 奔 吴 邦 君 王 必 早 闭 而 晏 开 胥 将 使 边 境 有 忧。(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且杀之_出见使者,谢曰_固不拜矣_操鞭笞平王之墓_(3)请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如扶苏之仁,则死而不请。苏东坡 东坡志林始皇扶苏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在生死仁义面前,扶苏与伍子胥作出了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可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6.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话说当日智真长老道:“智深,你此间决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偶言,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智深跪下道:“洒家愿听偶言。”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鲁智深听了四句谒言,拜了长老九拜,背了包襄、腰包、肚包,藏了书信,辞了长老并众僧人,离了五台山。(选自水浒传第五回)智真长老让鲁智深到什么地方?鲁智深为什么要离开五台山?智真长老所说的“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四句偈言暗示了鲁智深一生的命运,请说出鲁智深最后的结局。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心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母亲捞起螃蟹_(2)阅读文章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阅读画线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写景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8.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子夜昙花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 , 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A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B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和“惊喜”分别是何原因?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划线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的理解。 (4)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这首诗的体裁是_,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_之情。 (2)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0. (5分)鼎湖中学80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围绕插图中“谁是庄子”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意见不一,于是张欣怡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写了一封信。请你读完信后给张欣怡写一封信,发表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效。论证合理。(不超过150字)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鼎湖中学802班的学生。我们班同学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对插图中“谁是庄子”产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有同学认为低头看鱼的是庄子。我认为从服饰上看,拄着竹杖的是庄子;从神态上看,低头看鱼的是庄子。那么,这幅插图中,究竟谁是庄子呢?希望能得到您的回复。张欣怡2019年5月17日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按照题目和要求作文。 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请以“眼泪”为题目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出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3-1、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4-1、5-1、5-2、5-3、5-4、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6-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1、7-2、7-3、7-4、8-1、8-2、8-3、8-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0-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