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20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驱除(q) 烦躁(zo) 颔首低眉(hn)B . 犀利(x) 凋零(dio) 锲而不舍(q)C . 阻遏(y) 孕育(yn) 门庭若市(tng)D . 取缔(d) 簇新(c) 不求甚解(shn)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离开喧嚣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有形无形的压力,来到芳草萋萋的森林,尽情享受那泌人心牌的花香。B . 商店老板得知我们购买这些物品是要捐赠给灾民时,无不鼎力相助,其中一位老板更提供仓库让我们放置所采购的物品。C . 美元贬值间接导致各国对人民币更加轻睐,加速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这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金融新格局。D . 上映三天的猩球崛起3累计票房达到402亿元,随着影片的热映,影迷们迫不急待地前往影院一睹为快。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每思及年轻无知时所犯的错误,常觉有如芒刺在背 , 惶惶不安。B .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玩微博、玩微信。C .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D . 在每一次正式辩论前,辩方队友不依不饶的挑战令我疲于招架。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 .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 .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D .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 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B . 扬州风景美如画。从扬州西下高速,沿途种植了银杏、桃树、枫树等树木。C . 一年一度的扬州马拉松赛已拉开帷幕,文昌路上参赛选手绵延七、八里,数万民众驻足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D . 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 (7分)名著阅读,根据要求填空或作答。 (1)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而被卖掉。 (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 默写 (共1题;共16分)7. (16分)填空 (1)钱塘湖春行以“_,_”将初春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 (2)木兰诗中的诗句“_,_”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3)温庭筠望江南中“_,_”以江上所见表现主人公希望落空、悲从中来的强烈情感。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 (7分)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从,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个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_(3)班会课上,同学们还推举出“最新风流人物”获得法国女子网球公开赛冠军的中国选手李娜,她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运动员。请你拟写一条给李娜的祝贺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60字)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 (3分)请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_ , _ , _;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五彩的花坛。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10. (20分)古诗词赏析,回答1-2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4)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1.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细柳营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B . 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 . 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 . 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5)请联系短文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人物(汉文帝或周亚夫)评析。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2. (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后面小题。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3)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其作用是:_。(4)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谜:底:(5)在文中找出作者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13.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薄荷蛋江泽涵我把课本垒成一堵墙藏住脸。笔尖流畅,写了满满一页“薄荷蛋”。老尼姑像鬼一样飘到了跟前。我无须抬眼,就能感觉出来。她斜睨了一眼练习簿,冷冷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你当中考是三根手指捏田螺那么便当?”同桌忍住了笑,我却噗嗤笑出了声。老尼姑又瞪了我一眼,下巴朝后头的黑板一努。我就捧着课本站到了后面。老尼姑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半年教完初二就可以退休的,我也喜庆这一天的到来。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校方求之不得。即使有我这样的学生,她教的班级还是全县数一数二。只是她的相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乍看像陀螺,细看没眉毛,稀疏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个髻子,加上她不可一世又一根筋,像极传说中的灭绝师太。放学后,老尼姑肯定还会揪我去办公室补习,我只好提前开溜。我蹬着自行车,直飞东霞街:“薄荷蛋!薄荷蛋!我来啦!”我兴奋得怎么被汽车撞飞的都不知道。老尼姑最先赶到医院,医生说我只是皮肉擦伤,没其他大碍。她吁出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很无奈的样子。她确实无奈,校长都说我是学校三十年来的二十大问题学生之一。她电话通知奶奶,再三说我没大碍,叫她路上小心。“你个馋猫,蛋没吃到,苦头吃饱了吧,我这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老尼姑脸盘很大,脸上零件却小,只要一发怒,就挤一处了。忽又自言自语:“东霞街什么时候多了家卖薄荷蛋的,我怎么不知道?”我忘记了疼痛,只想说老尼姑你太可爱了。“笑!你还笑!”老尼姑自己也笑起来了,“还笑得出来就说明真没事!”她停了一下,“你先专心读书,等中考结束,就去吃个够,啊?”我沮丧极了:“没了,都没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不开心,呜呜,不开心”我哽起嗓子,竟哭了出来。老尼姑又无奈地叹了一声,她也懂我。我爸妈一直在南方打工,爷爷在乡下劳作,奶奶陪我在镇上读书,一家人被整得四分五裂。我第三天就去上课了。这天放晚学,老尼姑竟破天荒不在,但我也没能走成,科学老师把我叫去了办公室,无非做些学习上的思想工作。等我回到教室时,值日同学都走完了。我的课桌上放着个饭盒,一个黄色的塑料饭盒!还热乎乎的。我揭开盖子,只见青翠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上面浇了一层浓稠的卤水汁,却也掩不住淡淡的薄荷清香。我尝了一口,算不上美味,回味倒挺不错的。这对老尼姑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有一次周末,我被拽去她家补习,她中午留我吃饭,那厨艺我都要替她老伴感到委屈。我完全肯定这是老尼姑给的。但是第二天见到老尼姑,我没道谢,她也没提。整个初中,我只在最后一个学期发奋。可惜,根基差,时间紧,不管怎么努力,都为时已晚,只上了职高分数线。专业也都不是我感兴趣的,可书还得读,我看着厨师顺眼,就打了勾。往昔不可追,来日犹可鉴!那五年里,我学得一手好厨艺,毕业开了家饭馆,三年来经营得如鱼得水。我以老尼姑的“薄荷蛋”为基础,将鸡蛋换成了鹌鹑蛋,再加上精心配制的酱汁,自创了一道“碧波流珠”,获了厨师大赛的金奖。我带着“碧波流珠”去探望老尼姑。她的头发又少了一大片,身板还是笔直的,眼光还是犀利的,一眼就认出了我。她笑了:“你个小鬼头!”她尝了一个蛋,竖起了拇指,笑咧了嘴。她真的好可爱。她至今不知道,“薄荷蛋”其实是一个魔术演员的艺名,即使明知魔术表演使用了障眼法,但还是非常吸引年少的我们。那年之后,我再也没去关注那个魔术演员。还没说,老尼姑姓莫名流珠。“莫老师,我要和您拍张照。”我俯下身,脸贴近脸,中间是一盘“碧波流珠”。(1)文章以“薄荷蛋”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联系全文,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老尼姑”的性格特征。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只见青翠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上面浇了一层浓稠的卤水汁,却也掩不住淡淡的薄荷清香。(5)文章开篇极力描写“老尼姑”相貌丑陋,结尾却说“她真的好可爱”,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一定有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可在我们匆忙的行走中,何曾停下脚步认真地思考这些呢?我们时常叹息世风日下、人心浮躁,可曾想过自己的责任,想过把受惠于他人的光亮再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呢?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相信也曾感受过那种令人温暖的光芒: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安慰,一声真诚的问候,一次不求回报的帮助,或者一句善意的提醒,一次坦率的批评请以“曾为我点亮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1、6-2、三、 默写 (共1题;共16分)7-1、7-2、7-3、7-4、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1、答案:略8-2、答案:略8-3、答案:略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10-1、答案:略10-2、答案:略10-3、答案:略10-4、答案:略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1-1、11-2、11-3、11-4、11-5、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2-1、12-2、12-3、12-4、12-5、12-6、13-1、13-2、13-3、13-4、13-5、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