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7月)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12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7月)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7月)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7月)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7月)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由于观点的分歧、性情的差异,两人慢慢疏离了,最后分道扬镳 , 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B .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C . 日方不顾史实,在钓鱼岛问题上信口雌黄 , 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D . 3D版泰坦尼克号首座票房收入便达四亿人民币,登顶2012年国内票房排行榜指日可待。2. (2分)为下面这段话选配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5月9日晚,音乐人高晓松驾车在京发生交通事故。经酒精检测,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43.04毫克,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按照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酒驾车的,将被处以拘役的刑事处罚,并吊销驾驶执照,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因此,高晓松可能成为“醉驾入刑”后第一位中招明星。A . 高晓松驾车在京发生交通事故。B . 高晓松酒驾获刑。C . 高晓松或成首个醉驾入刑明星。D . 高晓松或成第一位中招明星。3. (2分)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B .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C .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D .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A . B . C . D . 二、 书写 (共1题;共2分)5. (2分)下面文字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 , 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 , 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A . jn q jin dingB . jn qi jin dngC . jn q jin dinD . jn qi jin din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6.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B . 范进中举着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鲜明的语言和行动。C . 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谁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D .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对下面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 . 诗人在观沧海时见到了山岛、百草、洪波等实景。B . 面对萧瑟秋风,诗人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也表现出了一丝凋衰感伤的情调。C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D . 诗的最后两句,是为了和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关系。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怀民亦未寝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思欲就亭止息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六、 默写 (共1题;共9分)9. (9分)补充句子(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范仲淹渔家傲)(2)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3)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4)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5)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7)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的优美来衬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5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薄荷,薄荷丁立梅不知它打哪儿来,最初的记忆里,就有它。屋后吧,凤仙花开得呼啦啦、呼啦啦,而它,姿态优雅地站立其中,恬淡地注视着,仿佛在看一群活泼的孩子,以一颗包容欣赏的心,由着它们热闹去。最是奇怪大人们,咋就知道屋后有薄荷呢?他们是从来不看那些凤仙花的,但他们就是知道,哪里有凤仙花,哪里有薄荷。在他们眼里心里,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值不得大惊小怪,如同日升月落。他们吩咐一声:“去,到屋后掐几片薄荷叶子来。”那是因为孩子们身上生痱子了,奇痒无比。孩子们得令,“嗖”一声飞奔过去,胡乱掐上一把来,满指满掌,皆是薄荷香啊。大人们拿它冲了热水,给孩子们泡澡,孩子们的身上,散发出薄荷经久的清凉。还真是神奇的,只要洗上两次薄荷浴,孩子们身上的痱子就不痒了,不知不觉,消失了。也有用薄荷泡茶喝的。不用多,沸水里丢下两片叶子足矣。我的父亲有个白瓷大茶缸,他每天早上外出干活,都泡上一大茶缸薄荷茶,凉着。暑热里归家,来不及脱了草帽,就奔向它,抱着它咕咚咕咚大灌一气,满足地长叹一声:“真过瘾啊。”秋深时节,薄荷也凋零,那个茶缸没有薄荷可泡了,我们拿了它去清洗,手指上缠绕的,竟都是薄荷的味道。长长久久。看过一个有关薄荷的希腊神话:冥王哈得斯爱上了善良的精灵曼茜,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知道后,妒火中烧。她念魔咒把曼茜变成了一株小草,长在路边任人践踏,以为从此拔去眼中钉。让佩瑟芬妮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曼茜变成的小草,身上竟散发出一股奇异的清香,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人们亲切地唤她,薄荷,薄荷。喜欢这个故事,有德之人,必有神灵护佑,纵使她变成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而薄荷的花语,恰恰是“有德之人”。从它的茎,到叶,到花,无一处不是清香与清凉的,可食,可入药。用薄荷做成的糖果与食品,数不胜数。最地道的,要数薄荷糖,过去贫穷年代,唯有它,可以与穷人相依为命。薄纸袋里,一装十粒,一毛钱就能买一袋。劳作疲惫的时候,拣一粒放嘴里,从嘴到心,立即被清凉填满。我的祖父祖母喜欢吃,我的父亲母亲喜欢吃,我们,也喜欢。离故乡远了,以为离薄荷也远了。却于某一日,在我家花坛里,那开得满满的红的、黄的美人蕉中,发现了一抹不一样的绿,凑近了看,竟是一株薄荷。或许是风吹过来的,或许是鸟衔过来的,或许是泥土本身带来的它来了。我很吝啬地掐一片叶,置在枕边,于是清凉满枕。我多日的失眠,竟不治而愈。从未谋面的文友,说要到我的小城来看我。我说:“好,你来吧,我家里还长了薄荷。”她“扑哧”一声,在电话那头笑了,说:“这个理由好,我不是去看你,我是去看薄荷的。”(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以“薄荷,薄荷”为题有什么好处? (2)品味第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很吝啬地掐一片叶,置在枕边,于是清凉满枕。(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暑热里归家,来不及脱了草帽,就奔向它,抱着它咕咚咕咚大灌一气,满足地长叹一声:“真过瘾啊。”(4)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段画曲线句子的理解。而薄荷的花语,恰恰是“有德之人”。(5)文章第段引用有关薄荷的神话有何作用? 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房屋演变史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_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段中划线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2)【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3)【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一)以“唱给_的赞歌”为题目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萄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要求: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书写 (共1题;共2分)5-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6-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六、 默写 (共1题;共9分)9-1、9-2、9-3、9-4、9-5、9-6、9-7、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1、12-2、12-3、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