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01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生命如树,葳蕤勃发。即使足迹迤逦,也不忘时代赋与的使命。芳华如星,熠熠璀燦。即使时光匆遽,也不会轻言殒落。(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生命如树,葳蕤勃发。(2)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_迤逦熠熠(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改为_;_改为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_,_。(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_,_。(温庭筠望江南) (4)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咏梅) (5)鸡声茂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 (6)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3. (6分)(2015天津)名著阅读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1-2题。(1)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那里有朝花夕拾中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_1_,有以家书的方式诠释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有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引路人_2_,有罗曼罗兰笔下发誓“扼住命运的咽喉”的_3_,有水浒传中托塔天王_4_、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等等。会晤经典,与人物对话,愿我们从名著中获取无尽的人生启迪。1_2_3_ 4_(2)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简述故事:_性格特点: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 (2分)请根据上下文的语意,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句子,并与上文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1)“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故事两则【甲】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 家无慧仆,以老佣往。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恶筲斗不文 , 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乙】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飨:用酒食款待。非人:不懂事理的人。筲斗(sho du)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铛臼(chng ji):煮茶用具。(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走送之 跑B . 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思念,怀念C . 手自烹进 亲自用手D . 贵官执盏一拱曰 拿着,握着(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A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 . 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C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3)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B . 山峦为晴雪所洗出 (满井游记)C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D .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B . 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C . 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D . 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7. (2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来源:学&科&网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2)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B . 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C . 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节作铺垫D . 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3)选文中对于勒形象的刻画既运用了侧面描写,又运用了正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从到是侧面描写。从到是正面描写。(4)小说写了菲利普夫妇可鄙的一面也写了他们可怜的一面。请你从文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可鄙之处与可怜之处。(5)虽然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依据( )A . 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B . 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C . 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想相认。D . 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6)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同意其中的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蝉鸣龙应台盛夏,整个北京城响着蝉鸣。穿短裤球鞋的妈妈骑着自行车穿梭大街小巷,到市场买菜、听北京人卷着舌头说话、和小贩吵架,看起来她在做这个那个事情,其实她心里的耳朵一直专注地做一件事:听蝉鸣。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仅只为了这放肆的蝉鸣,妈妈就可以喜欢这个城市。妈妈一个人逛市场。买了个烙饼,边走边啃,发觉北京的茄子竟然是圆的,葱粗大得像蒜,番茄长得倒像苹果,黑糊糊的东西叫炒肝,天哪,竟然是早点;调羹不叫调羹,叫“勺”,理发师傅拿着剃刀坐在土路边的板凳上等着客人她突然停住脚步。有一个细细的、幽幽然的声音,穿过嘈杂的市声向她蒙绕而来。不是蝉。是什么呢?她东张西望着。一个打着瞌睡的锁匠前,悬着一串串拳头大小的细竹笼,声音从那里放出来。妈妈凑近瞧瞧,嘿,是蟋蟀蝈蝈!打瞌睡的人睁开眼睛说:蝈蝈,一块钱一个,喂它西瓜皮,能活两个月。妈妈踏上自行车回家,腰间皮带上系着两个小竹笼,晃来晃去的。刚从动物园回来的孩子正在说熊猫。“妈妈,”安安说,“有一只熊猫这样”他把两只手托着自己下巴,做出娇懒的样子。“这是什么东西?”飞飞大叫起来。“安安,”妈妈解下竹笼,搁在桌上,“你说这是什么?”两兄弟把脸趴在桌面上,好奇地往笼里端详。“嗯”安安皱着眉,“这不是螳螂!因为螳螂有很大的前脚,这不是蚱蜢,因为它比蚱蜢身体大,这也不是蝉,因为蝉有透明的翅膀是蟋蟀吗妈妈?”“对,”妈妈微笑着,“北京人叫蝈蝈。”“叫哥哥?”飞飞歪着头问。黄昏出去散步,兄弟俩胸前脖子上都圈着条红丝线,丝线系着个小竹笼,竹笼跟着小兄弟的身体晃来晃去。入夜,小兄弟闭上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覆盖下来,使他们的脸庞甜蜜得像天使。蝈蝈开始叫,在安静的夜里,那叫声荡着一种电磁韵律。小兄弟沉沉地睡着,隔着的妈妈却听了一夜的叫哥哥。早餐后,兄弟俩又晃着竹笼出门。经过一片草坪,三两个小孩和大人用网子正捕捉什么。小兄弟停下脚步观看。“外国小孩好漂亮!”手里拿着网子的一个妈妈踱近来,“您是他们的阿姨吗?”在北京,“阿姨”就是保姆或者佣人的意思。妈妈笑着回答:“是啊,我是他们的保姆,也是佣人,还是他们的清洁妇、厨娘。”“来,送给你一只。”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安安伸出手,手指间捏着一只硕大的蜻蜓。安安却不去接。这么肥大的蜻蜓他可没见过,他犹豫着。“我要我要”飞飞叫着。“不行,”妈妈说,“你会把它弄死。”她小心地接过蜻蜓,像小时候那样熟稔地夹住翅膀。走了一段之后,妈妈说:“你们看够了吗?我们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好!放了的蜻蜓跌在地上,大概翅膀麻痹了。挣扎了一会,它才飞走。孩子的眼睛跟随着它的高度转。“妈妈,”安安解下胸前的小竹笼,“我要把我的蝈蝈也放了。”他蹲在路边,撕开竹笼,把蝈蝈倒出来。蝈蝈“噗”一声摔进草丛,一动也不动。安安四肢着地,有点焦急地说:“走啊!走啊蝈蝈!回家呀!不要再给人抓到了!”_蝈蝈不知是听懂了,还是受到那熟悉的草味的刺激,它真抬起腿来开始迈动,有点艰难,但不一会儿就没入了草丛深处。安安如释重负地直起身来,转头对飞飞说:“底笛,把你的也放了吧?它好可怜!”“不要不要不要”飞飞赶紧两手环抱竹笼,拼命似的大喊。1993年(节选自孩子你慢慢来)(1)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安安对蝈蝈等小昆虫态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好奇、喜欢_珍爱生命,如释重负(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 (请从修辞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这句话。)“不要不要不要”飞飞赶紧两手环抱竹笼,拼命似的大喊。(你如何看待飞飞不肯放了蝈蝈这件事?)(3)安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写道:“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两处龙应台觉得当母亲很幸福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任选一题作文。(一)题目:静待花开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二)材料作文: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是无法实现的。自拟题目,600字左右。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2-6、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3-1、3-2、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6-4、6-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7-1、7-2、7-3、7-4、7-5、7-6、8-1、8-2、8-3、8-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