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62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18分)1. (2分)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_作家,代表作有传记_等。 2.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表示话题转变的一项( ) A .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B .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C .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D . “散学了你们走吧!”3. (2分)读课文最后一课,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在今天这次课上“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 . 因为这堂课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法语课之一。B . 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镇上许多人都来听课,从前的镇长也来了。C . 因为明天韩麦尔先生就退休了。D . 韩麦尔先生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4. (2分)选出下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 )诧异:惊奇。哽:声气阻塞。踱:原指走路一奔一跳的样子,这里指步履沉重。祈祷: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宛转:本文指身体翻来复去。A . B . C . D . 5. (2分)下列语法判断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针对”“通常”“停泊”“似乎”“渺小”五个词的词性各不相同。B . “这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中的两外“钉”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和名词。C . “山重水复”“市场经济”“众说纷纭”“跑得好快”的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和补充短语。D . “感情因素”“教学设计”“报告材料”“军队规模”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6.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屏障 蚱蜢 澎湃 坚难险阻B . 哺育 懊悔 宝藏 一泄万里C . 宛转 斑斓 惩罚 九曲连环D . 亘古 揣磨 田垄 亦复如是7.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山坡上,星罗棋布的几间房屋,在雨中静默着。B . 读者成了我最爱读的课外书,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C . 阅读是表象,欣赏是本质;阅读是浅层次的,欣赏则是高品味的。D . 这篇作文让人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鼓作气的样子。8. (2分)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鹤楼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B .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写出了一个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母亲形象C . 于园按逻辑顺序很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接着写后厅的池塘,再写卧房槛外的沟壑,最后写园后,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D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写了鲁迅童年的玩乐、读书、看戏等的生活9.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B .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C .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D . “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二、 问题理解 (共14题;共73分)10. (8分)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炼。_改为_改为_祈导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掺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_改为_改为_11. (5分)最后一课与第一堂课写的是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代的故事,为什么课堂上气氛和老师的情绪如此相似呢?12. (5分)选文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13. (5分)爱因斯坦是个科学家,他的“思想斗争”是反映他不关心政治吗?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加以说明。14. (5分)课文绿色蝈蝈,“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中的“和”能否换成“或”?为什么?15. (5分)小说读简爱,对劳沃德学校的描写让你有怎样的感触。16. (5分)课文中关于主人公拮据家境的细节描写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17. (5分)“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抓住了哪一个瞬间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18. (5分)下面句中“一个伟大的计划”是针对什么而言的?麦隆内夫人想到一个伟大的计划 , 她要美国人赠送一克镭给居里夫人。19. (5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天边?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文中最后一句永远去追求地干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中的地平线具体指的是什么?20. (5分)小弗郎士在小说最后一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1. (5分)读课文最后一课,“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2. (5分)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23. (5分)文章的结尾从那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24. (8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理;他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三特征。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是死了也还年轻;假如他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1)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2)第2、3、4三个文段分别阐释了“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_、_、_。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9分)25. (9分)阅读散文,回答小题。寻芳习家池李春富盈盈一池泉水,宛若明净的眼睛,看着秦岭,看着巴山,看着汉江,看着襄阳,看着南北中国。蜿蜒千里的秦岭和巴山,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行至襄阳,驻足不前。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眸。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凤凰山。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馕嵌在山之阳,江之滨。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笑容可掬。习家池池约三四亩,澄澈宁静,碧玉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池,小如戏台。一个满圆似日,芳名溅珠;一个半圆如月,雅号半规。山风拂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哲人言,养树盆花,探春秋消息;蓄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化变,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也。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蕤。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他一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五十二岁的时候,夜来风雨声,悄然花落了!他,永远春眠在这里。我轻轻地徜徉来回,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熟睡的先生。但敏感的脚步,犹如扣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扉,又如同踩响了一枚枚历史的琴键。过去的岁月如烟似雾,扑面而来,那些睡眠在书页间的人们又欢活起来。我似乎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一张张形色各异的面孔,影影约约地听到了他们的歌声、笑声、吟诵声和叹息声。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嘭”地一跃。刹那间,天空破了,涟漪乱了,一片惊恐,满池碎影,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但是,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山稳固。无疑,习家池是这一方水土的文心和慧眼。【注】迤逦(y l):曲折连绵。鼋(yu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_ch_黑黝黝_那涟漪(2)选文中能概括习家池总特点的句子是:_。 (3)吟哦讽咏而后得之。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120字)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问题理解 (共14题;共73分)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24-1、24-2、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9分)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