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60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酝酿(yn) 应和(h) 着落(zhu) 咄咄逼人(du)B . 鏖战(o) 雾霭(i) 瘫痪(tn) 翻来覆去(f)C . 莅临(ln) 谙熟(n) 粗犷(kung) 淅淅沥沥(x)D . 棱镜(lng) 絮叨(x) 拗口(o) 白雪皑皑(i)2. (2分)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嬬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任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B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C .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肢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D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震竦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人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贝多芬最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使音乐成为丰富心灵的记录。 , ; , , 。 他通过音乐记录上帝创造之美 巴赫所有的音乐都为歌颂上帝 而贝多芬将音乐拉回人间 因此最大可能地丰富了音乐,且让它们能感动每一个凡人,启发每人的精神丰富性 表达凡人的内心冲突、对幸福的渴望、意志的希冀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B . 巴黎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共造成数百人左右伤亡。C . 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D . 为了防止埃博拉病毒不再蔓延,利比亚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5. (12分)古诗文默写。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 , _。(岑参逢入京使)_ , _。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 , _(王维竹里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 , _。(李白峨眉山月歌)_ , 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木兰诗中“_ , _”描写了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 (7分)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各题。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借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越闲越懒,无事可做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是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驳倒,没人能把它解释开;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1)以上文字节选自_(作者)的著作_。(作品)(2)看过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时候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 (7分)“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2015-2017年,是遂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一轮冲刺攻坚。为此,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下任务: (1)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不超过20字)。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A阅览室_B洗碗池_(2)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一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请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不超过30字)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综合性学习。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走廊墙壁、楼梯、教室等建立书架,摆上书籍,同学们可以随时借阅,归还书籍。为此,需要写一则前言,激发阅读兴趣,并告诉读者一些注意事项,张贴在书架的显眼处。现在,请你写出来。(150字左右)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的契机和姿态命运的转折,常取决于外界一个微小的引诱或刺激。譬如说陈省身。小时候,父亲在杭州工作,他跟着祖母待在老家嘉兴。有一年,父亲返家过春节,给他带了一套礼物,是当时流行于新式学堂的笔算数学,分上、中、下三册,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和中国学者邹立文合编的。还家当日,父亲觉得儿子还小,仅仅给他粗略讲了讲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算法。谁知陈省身一听就爱上了,他私下里慢慢啃,越啃越有兴趣,没过几日,居然把三册书啃完,并且做出了其中大部分习题。这简直是奇迹,陈省身无意中闯进了数学的门槛那里正通向他生命的殿堂。譬如说钱学森。初中阶段,一次课余聊天,有位同学说:“你们知不知道20世纪有两位伟人,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列宁?”众人闻所未闻,面面相觑。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信息传播相当滞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虽然问世十多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也已过去了五六年,但他俩的大名和事迹还没有广为人知。见状,那个同学侃侃而谈,他说:“爱因斯坦是位科学巨匠,列宁是位革命巨匠。学校图书馆有关于他俩的书。”钱学森听得心痒,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内容似懂非懂,心扉却轰然洞开,他看到了身外有宇宙,宇宙有无穷奥秘。正是从那时起,他思想的触角,开始试探太空的广阔与自由。由陈省身、钱学森又想到侯仁之,他们仨同龄,都是1911年出生,但是后者的起步阶段,远没有前两位幸运。侯仁之幼时孱弱,也没大病,就是弱不禁风,碰一碰就倒的样子。他就读的博文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体育风气浓厚,各种项目之中,篮球尤为大家喜爱。班班有篮球队,经常举行班际比赛。侯仁之也想上场一试身手。一天,他壮着胆子找到本班的篮球队长,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队长看看他,矮、瘦,而且黄,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岂能硬碰硬地打篮球?队长摇头,断然拒绝。其实,不要说班代表队,就是本班同学玩球,大伙分成两拨,哪一拨也都不要他。侯仁之被孤立在篮球运动之外。他感到绝望,由绝望中又生发出豪气:既然玩不了球,我就练跑步跑步,是不要别人恩准的。从此,每天下了晚自习,他就围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跑。他坚持了整整一个冬天,风雪无阻。转过年来,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体育委员找到他,说:“侯仁之,你参加1500米赛跑吧,怎么样?”侯仁之感到突然,他说:“我可是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呀。”体育委员说:“你行,你肯定行,我看见你天天晚上练来着。”侯仁之于是硬着头皮报了1500米赛跑。比赛开始,发令枪一响,侯仁之就拼命往前冲,跑过一圈又一圈,转弯的时候挺纳闷:怎么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回头一看,哈,所有的人都被他甩得老远!侯仁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冠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各有各的跑法。仍拿陈省身作例,他的“跑”,就是玩。陈省身不爱体育,中学时,百米成绩居然在20秒开外,比女生跑得还慢。但是,他懂得玩。他的玩,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向的,他玩数学、玩化学、玩植物学、玩围棋、玩一切他喜欢的功课和项目他是同知识玩,同自己的心智玩。钱学森读的是北京师大附中,受到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喜欢体育运动,更喜欢数学、音乐和美术。若干年后,他曾向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同事表示:根据定义,一则数学难题的解答,具体呈现就是美。因此也可以说,钱学森的“跑法”,就是追求美。说到侯仁之,他的人生姿态,绝对是长跑。体弱多病和长跑健将,这两者很难令人产生联想,但是,侯仁之把它们串联在一起了。起初是出于无奈,跑着跑着,事情就起了质的变化。跑步不仅使侯仁之告别羸弱,赢得健康,而且成了他生活的动力、奋发的标志、人格的象征。顺便说一说,陈省身以玩的姿态,一路跑到93岁;钱学森在追求美的路上,跑进了98岁;侯仁之呢,长跑进了102岁。 (文章有删节)(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段“但是后者的起步阶段,远没有前两位幸运”中的“远”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10. (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家徽余华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文章有删改)(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2)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4)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5)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6)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7)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8)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注】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严:敬重。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即更刮目相待 _蒙辞以军中多务 _及准出陕 _咏徐曰 _(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B .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C .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D .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4)【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寇准都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你快乐时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去找的人,是给你帮忙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对你从不苛求的人,是你从不用提防的人,是你败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崔永元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5-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1、7-2、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10-6、10-7、10-8、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1、11-2、11-3、11-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