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55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1分)1. (11分)“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画说“初心”】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图一“解说”中“_”改成“_”图二“解说”中“_”改成“_”(2)【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B . 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C . 划线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D . 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3)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处填写相应内容。2. (10分)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1)为宣传“国际爱鸟日”,请设计一则标语,呼吁大家都来呵护鸟类。(不超过20字)(2)李雅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要求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爱鸟”活动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古诗文填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 , _。(温庭筠商山早行)田家少闲月,_。夜来南风起,_。(白居易观刈麦)_ , 叶底黄鹂一两声,_。(晏殊破阵子)刘方平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 , _。一代爱国诗人陆游虽因力主抗金而受贬,却以卜算子咏梅中意味深长的“_ , _”来表明自己历尽艰辛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排不畏困难,以杜甫“_ , _”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奥运之巅。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4. (10分)(2013福州)名著阅读。(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_、_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_ , 与_(绰号)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_ , 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3)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 (20分)阅读菊有黄花,完成习题。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1)请简要阐释下面加点的语境义。菊不朽 , 他不朽那样放纵地挥霍美 (2)请简要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选自读者,有删节)(1)阅读文章,并结合给出示例概括这部分的主要故事情节。剖鱼_吃鱼_(2)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 (4)“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 (2分)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属予作文以记之_名之者谁_8. (17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1)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 . 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 . 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 . 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遇其叱咄( )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若既不出户(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共同之处:不同之处: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作文:以“为了_的微笑”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在“_”填上适当的词语。(如: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同学)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有恰当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不少于5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1分)1-1、1-2、1-3、2-1、2-2、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1、5-2、5-3、5-4、6-1、6-2、6-3、6-4、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1、8-1、8-2、8-3、8-4、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