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24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7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l mng_(2)我也应该用s y_的hu lng_歌唱。(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 ln_在土地里面。2. (10分)默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艾青我爱这土地)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莫道不消魂,_,_。(李清照醉花阴)得道者多助,_。(孟子两章)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3. (1分)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_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4. (2分)根据水浒传里的情节,完成下列填空。晁盖、吴用等七人因_ , 事发后被官府追捕,走投无路,遂投梁山。朝廷前来梁山招安,_(填人名)从梁上跳下,把诏书扯碎,揪住便打,致使第一次招安失败。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5. (10分)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6. (2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岳飞论马)【注释】骥(j):良马。称:衡量。斛(h):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介胄:披上战甲。酉:酉时,指傍晚。褫(ch):解除,解下。受大:指饮食量大。力裕:力量充沛。(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一食或尽粟一石( )比行百余里( )日啖刍豆数斗( )(2)下面各组中加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千里称也。 骥不称其力。B . 其真无马邪?称其德也。C . 执策而临之。介胄而驰。D . 虽有千里之能。故常奇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真无马邪?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4)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共同特点:甲文句子:乙文句子: (5)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适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 , 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日夜辄自鸣:终不能已:适来问疾:夔食讫: (2)下列句子中的“以”和“僧俱以告”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 . 遂以命楼C . 以实奇D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翻译下面的句子。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7分)1-1、1-2、1-3、2-1、3-1、4-1、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5-1、5-2、6-1、6-2、6-3、6-4、6-5、7-1、7-2、7-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