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20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对学问的钻研锲而不舍。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作为民主战士的他,抱着“至今热血犹殷红”的壮志,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力誓涤尽一切人间污秽 , 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A . qi yn du huB . qi yn du suC . q yn du huD . q yn du su2.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A . 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B . 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C . 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D . 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B . 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C .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D .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4.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但一定要有一件事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不见得我们一定会做得多棒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时间与心力的充分理由A . B . C . D . 5. (2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云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B . 阿廖沙寄居外婆家(童年)C . 武松景阳冈打虎(水浒传)D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6. (8分)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为“阅读悦美,书香扬州”。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将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活动一】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有时有计划31.1%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出两点)。(2)【活动二】写出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各一个:_、_。学习了专题狼,学生对狼的评价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狼狡诈、凶残。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正方: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_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_ ,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欲渡黄河冰塞川,_。(李白行路难)_ ,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_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源记)爱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主题,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夏完淳面对支离破碎、满目疮痍的大明江山,在别云间中写下“_ , _”的诗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的悲愤。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8.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1)以上文段的内容选自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 (2)在作者笔下_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 (3)作者在本书中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_之情。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9. (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 (22分)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佳木秀而繁阴_(2)翻译下面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野芳发而幽香。(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分别摘写出来。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5)就以上两段文字分析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语言特色方面的不同。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闲读梧桐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1)“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不超过10个字)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伺“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3)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 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B . 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C . 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D . 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E .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12. (17分)阅读下面现代文。(甲)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已久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乙)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1)甲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_。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_。(2)百草园捕鸟的条件是: 。 (用原文回答)。(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儿童怎样的特点?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请以“_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作品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6-1、6-2、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7-1、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1、10-2、10-3、10-4、10-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