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62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要塞si 绯红fi 畸形q 一刹那chB . 凌空ln 翘首qio 悄然qio 锐不可当dngC . 桅杆wi 诘责j 紧绷bng 镌刻junD . 教诲hu 着陆zhu 挟着xi 白手起家bi2. (2分)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B . (李中堂)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练达 ,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C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D .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洗礼:指洗掉脏的东西。)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B . 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C . 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D . 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4. (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襄阳建制于汉初,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所于襄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襄阳历来为州、郡、路、府、道、县治所。早在6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襄樊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樊城由此建城得名。襄樊市是古城襄阳、古埠樊城的合称,建城史可追溯到28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A . B . C . D . 5. (2分)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朝花夕拾鲁迅长妈妈B . 童年高尔基阿廖沙C . 水浒施耐庵孙悟空D . 名人传罗曼罗兰贝多芬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 (10分)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三、 默写 (共1题;共16分)7. (16分)默写。(1)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2)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3)_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_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达观人生态度,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 , _。”(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达观人生态度,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 , _。”(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建功立业强烈愿望和人生抱负的句子是:“_ , _。”(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建功立业强烈愿望和人生抱负的句子是:“_ , _。”(9)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一句赞美大海的古诗句。_ , _。(10)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一句赞美大海的古诗句。_ , _。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8. (3分)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大闹_、三借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9. (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以其境过清(凄清)B . 不可久居(居住)C . 隶而从者(跟着)D . 卷石底以出(弯曲)(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以其境过清”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物喜B . 属予作文以记之C . 全石以为底D . 卷石以为底(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介绍小石潭的全貌。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B . 第段则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C . 第段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小溪的形状和溪岸写得形象逼真。D . 第段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了潭周围的环境气氛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凄”“清”“悄怆”之感,透露出作者贬居心境的孤凄悲凉。(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大雾素来都有“杀手”之称,加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附着于这些水滴上。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很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专家分析,PM25吸附的大气里面的毒性物质,进入到呼吸道以后,被身体吸收,对体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雾是由我们看不见的水滴构成的,但是霾是由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及飞扬的尘埃物等构成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0立方米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该如何躲开PM25的危害?专家们支了几招: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是很多农户和企业处理垃圾最便捷的方式。但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减少外出。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口罩的抵御能力有限,因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室内可以养点花花草草;地上还可以经常洒一些水,使漂浮的粉尘易于沉淀和吸附在地面;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此外,雾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多吃滋阴润肺的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1)阅读全文,结合标题,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PM25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的原因是什么?(3)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品析说明语言的特点。文段中画线词语“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文段中画线词语“空气过滤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12.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芙蓉上个星期来的时候,原来是想着行李越轻便越好走路,所以只在背包里放了一本速写簿和两只铅笔,想不到,在秋天的深山里,竟然到处都是高大的山芙蓉。野生的花树粗犷而又妩媚,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疏朗的枝干直直向上生长再向四周分叉,枝桠层叠间仿佛毫无顾忌,毫无章法,灰绿的叶茎上长满绒毛,如果在不开花的季节遇到,不过是些一无可观的杂树而已。但是,当花苞密集丛生在枝头,当薄薄的花瓣逐朵回旋展开,颜色从纯白到浅粉到淡红,单瓣的山芙蓉仿佛在秋日的山间演出了一场又一场飘忽的梦境,让经过的旅人也不得不心中飘忽起来。而我偏偏只带了两支铅笔。当然,还是在树下努力画了一些速写,下了决心,这个星期还要再来。并且为了怕自己一如往常地对自己失信,在台北下机的时候,就直接又跑到航空公司的柜台前,再买了去花莲的飞机票。一个星期过去了,在出发的前夜,往行李包里放东西的时候,孩子问我:“怎么才回来几天,又要走?”我声音放得很软地向他们解释:“怕花会谢,所以赶着再去一次。”孩子不说什么地走开了,我又放了一本水彩纸进画袋,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多画几张。再进到山里,花朵果然已经凋谢了不少,好在还有许多棵迟开的,依然可以入画。山上天气晴朗,每一片叶子好像都是透明发亮的。有人带着孩子上山,一边走一边还唱着歌,小女儿有些落后了,在经过我身旁时娇声地呼唤着她的父母:“你们走慢一点嘛!妈咪,等等我嘛!”我的热情忽然冷了下来。在我眼前,山芙蓉的颜色再也没有第一次看到时那样的诱人了,花间仿佛处处有我孩子寂寞的面容。提早一天回到台北,孩子们看到我的那一刻确实很快乐,晚餐桌上,每个人都说了很多话。然后,依旧是各人回到各人书桌前,做那些永远都做不完的功课,到了上床前互道晚安的时候,女儿才忽然说了一句:“妈妈,我们还是喜欢有你在家。”我一面微笑着拥抱我的孩子,一面好像看到那满山野生的花树,在无人经过的山路间,纷纷地开了,又纷纷地落下。(选自席慕蓉散文集透明的哀伤)(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讲述我两次到深山里画山芙蓉的事,表现我对美术的热爱和执着。B . 第节中孩子的问话是作者为下文决定不再画山芙蓉并提前回家设下的伏笔。C . 第节写一个小女儿的呼唤是闲笔,与中心无关。D . 作者极力描写山芙蓉这种野生花树的美丽,是托物言志,赞美生命力的顽强和粗犷。(2)第节写到“山芙蓉的颜色再也没有第一次看到时那样的诱人”,这是为什么? (3)读第节划线句,揣摩“我”当时听后的心理,请用第一人称来描写。(30个字左右) (4)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你想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说些什么? (链接材料)据统计,某县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0多万人,有9万多(含父母一方外出)18岁以下的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45.7%,分布于全县各个乡镇、村。这些儿童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管理的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中出现学习困难、亲情饥渴、生活懒散的问题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这一现象已引起该县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选自新浪网关于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任选一题作文。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1、6-2、三、 默写 (共1题;共16分)7-1、7-2、7-3、7-4、7-5、7-6、7-7、7-8、7-9、7-10、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8-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