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49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116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瘦削(xio) 妖娆 自惭形秽(hu) 断章取意B . 驾驭(y) 濡养 间不容发(jin) 血雨腥风C . 渲染(xun) 诡谲 如火如荼(t) 不屑置辨D . 筵席(yn) 寂廖 味同嚼蜡(jio) 铜墙铁壁2. (2分)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 . 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C . 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D . 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 , 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3. (2分)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夸张、比喻)C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喻)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4. (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传统节目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A . 第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B . 第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 . 第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D . “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5.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B .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登飞来峰这几篇作品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C . 清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有以三国纷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D .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别和时代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的特点。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常用于宴会典礼。B . 小石潭记和马说的作者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C . 呐喊和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社戏一文出自呐喊。D . 苏菲的世界常因其有着深奥晦涩的哲学“高冷”面孔而不受大家欢迎。7. (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建康贫者建康府城之东郊坛门外,尝有一人,不言姓名,于此面野水构小屋而居,才可庇身,屋中唯什器一两事 , 余无他物。日日入城去乞丐,亦不历街巷市井,但入寺逍遥游观而已。人颇知之,巡使以白上 , 上令寻迹其出处,而问其所欲。及问之,亦无所求。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 , 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强与之,乃转以与人,益怪之。因逐之,使移所居,且观其所向。乃毁屋,移于玄武湖西南内臣张谋果园,多荒秽,亦有野水,复于水际构屋居之。时大雪数日,园人不见其出入,意其冻死。观之,见屋已坏,曰:“果死矣。”遂白官司。既发屋视之,则方熟寝于雪中,惊起,了无寒色。乃去,不知所之。(江淮异人录宋吴淑撰)【注】建康:今南京。一两事:一二件,极言家具之少。白上:此指向上司汇报。衲衣:经缝补的旧衣,亦为僧衣的代称。(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才可庇身_辞不受_因逐之_意其冻死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划线字的解释。 上令寻迹其出处 , 而问其所欲。乃去 , 不知所之。(3)“建康贫者”其行为怎样怪异?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 8. (7分)古诗词默写与鉴赏 (1)古诗词优美动人、内涵丰富,小陈同学独具创意,把几句古诗词放在一起,竟然组成了一个动人心弦、起承转合的故事,请你把背诵过的古诗词按情境恰当填入。 时间“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地点“_,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环境“鸟下绿芜秦苑夕,_。”(咸阳城东楼许浑)主人公(一男子)“_,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李白)开端(男子感慨人生,想回到最初的起点。)“_,_。”(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来友纳兰性德)插叙(回忆年少时积极进取,心怀梦想,豪情万丈的细节。“_,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倚东风,_。”(行香子秦观)发展(现在的境况很不如意,在现实的打击下,梦想凋落)“_,太匆匆,_。”(相见欢李煜)高潮(为了志向,流尽眼泪,耗尽生命!)“_,_。”(无题李商隐)结尾(2)下列哪位文学人物最符合上面的主人公的人物设定?( ) A . 范仲淹B . 陶渊明C . 刘禹锡(3)你认为在处填下面哪句诗作为故事的结尾比较好?请结合表格内的故事简要分析。 A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 (6分)小明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有2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小说为什么要取名为“骆驼祥子”? (2)原著有一段祥子的心理描写,“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这里提到的小马儿和老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10. (2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 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11. (9分)阅读下文,回答儿童。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1993 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 D 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 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多。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对于弹钢琴之类,需要双手进行的乐器演奏,就刺激锻炼了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乐器或者跳舞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门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当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望而生畏,常常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是大有裨益。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像解决特别困难的问题,安排复杂的事情,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其次,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即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 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但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地之别。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种“莫扎特效应”,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B . 害怕学习乐器的人,可以通过多听音乐,这种做法同样也对大脑有益处。C . 毫无疑问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多。D . 音乐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地之别。(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让我们对音乐、特别是在“音乐使人更聪明”的说法上有了更客观的认识。B . 第段“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中划线词“可能”只是表示揣测,不是十分地肯定,去掉了,就变成了肯定的意思,与科学事实不相符合。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C . 第段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D .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第段提出问题,-段分析说理:为什么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结尾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全文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3)你的同桌王冰晚上学习时喜欢听音乐,其父亲却极力反对,为此两人经常发生争执。请你结合本文知识,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80宇左右) 12.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哒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儿,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一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好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儿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花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给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欠,我用打老枣树的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 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有删改)(1)阅读第段,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二次第三次打枣的原因。 示例:第一次:无理哭闹。第二次:_。第三次:_。(2)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3)第段作者说“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联系全文说说母亲和老枣树有哪些共同之处。 (4)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13.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多彩的世界中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有平淡无奇的小事。平凡的生活中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份尊重的举动也会轻触我们的柔软的心灵,在我们的心田荡起涟漪请以“驻足在心中的平凡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书写认真,结构严谨;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14. (21分)综合探究与运用。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李静同学和朱墨同学分别讲了战国时“将相和”的故事和清朝时“六尺巷”的故事,假设你是主持人,请对两位同学所讲的故事在内容上做一点评,揭示出故事的精神内涵和对我们的教育意义。(50字左右) (3)请你指出班上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116分)1-1、2-1、3-1、4-1、5-1、6-1、7-1、7-2、7-3、8-1、8-2、8-3、9-1、9-2、10-1、10-2、11-1、11-2、11-3、12-1、12-2、12-3、12-4、13-1、14-1、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