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44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2恩施州)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颤(chn)抖 狩(shu)猎 骇(hi)人听闻 忧心忡(chng)忡B . 奢(sh)望 喑(yn)哑 杳(yo)无消息 获益匪(fi)浅C . 讪(xin)笑 动弹(dn) 怒不可遏() 从(cng)容不迫D . 炽(zh)痛 掺(chn)杂 蓬(pn)断草枯 广阔无垠(yn)2. (2分)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白杨礼赞中,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B . 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创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D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独立成段。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苏格兰公投引发全球关注,专家分析英国遭遇“分裂”难题的关键因素除了历史积怨,还有保守党与工党不顾国家长远利益的派系党争造成的。B . 八国集团关于气候变暖问题作出了一项声明,希望世界上发达国家在2050年之前,能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两倍。C . 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 . 北京时间9月26日,仁川亚运会男篮比赛第二阶段小组赛,中国男篮以108比67击败蒙古队,获得第二阶段首胜。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4. (11分)(2011鞍山)下面两个句子中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1)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政府竭尽全力控制事态,避免损失不进一步扩大。(2)在祖国的怀抱里,使重建后的汶川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5. (1分)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一个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表现性格,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厚实 嬉闹 束手无策 沉默寡言 炯炯有神。6. (1分)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吴晨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吴晨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吴晨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吴晨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_。(晚春) (3)蒙曰:“士别三日,_。”(孙权劝学) (4)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寒光照铁衣。” (5)岁月有痕,记忆有声,无论是金戈铁马时,亦或是觥筹交错间,还是那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潜滋蔓长着。穿越千年的古道,有一位诗人,奔赴边塞,东望故园,长路漫漫,诗人轻吟“_,_。”只为不愿让亲人挂念。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名著阅读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要寻闹相似,便换些上好的酒与他罢。”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好的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1)调动阅读积累,概述武松寻闹的原因。(2)小说水浒传主题是“官逼民反”,在当时朝廷为什么不定为禁书?结合小说内容及施耐庵的创作意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六、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 (5分)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对应的内容。 “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苏轼)“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毛泽东)以上两段文字是对同一个人的评价,请问是对谁的评价?10. (10分)(2017西宁)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茸茸(r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楝(li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1)请简要分析第二句诗中 “树树”的妙处。(2)三,四两句诗抒发诗人什么感情?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12.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录,回答问题。(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解释加线的词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不知而不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请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写出成语示例: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2)三人行,必有我师。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成语: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成语: (5)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中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例:我选第_则,启迪:。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3. (8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花椒-从后宫到厨房在现代汉语里与“椒”有关的东西不少,辣椒、胡椒、花椒,还有随着热播宫廷剧火起来的“椒房”。而椒房实非新词,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汉代著名宫殿群未央宫中皇后所住之处就称为“椒房殿”。再后来,椒房一词逐渐演化为后宫嫔妃的居所及嫔妃们的代名词。甄嬛娘娘便是以得到了“椒房之宠”昭告她获得了皇上的专宠和偏爱。椒者,花椒也。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有了对花椒的记录和使用的历史,但花椒的人工种植直到两晋时期才开始发展,而将花椒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调味品,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时至今日,我国的花椒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的杂交、选育和地域影响,使得今天的花椒衍生出了极多的品系:如大红袍、汉源椒、茂汶椒、凤椒、伏椒等。因为花椒全株具有芳香的特征,在先秦时期人们便用它来敬神祭祖,同时也拿来寓意美好幸福生活。直到两汉时期,花椒的种种功能运用体系才被完整开发。作为药物,花椒被认为是济世良药,可散风寒祛风湿,还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即使在今天花椒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香辛类药物。作为香料,花椒被用来祭祀、殉葬和装饰家居,未央宫内皇后居所椒房殿便运用了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传说这样除了能改善居室气味,还能起到建筑防虫的效果。花椒不但闻起来辛麻,吃起来也是既麻且辣,且无论哪种花椒,其最核心的味道必定是麻味。相对而言,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种强烈而刺激的麻味,但这并不影响花椒作为调料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宋朝以前,加了椒的食品被认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如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啖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而麻辣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椒盐排骨、青椒童子鸡这些菜式也是因为有了花椒的浓厚味道才显得独特而精彩。将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巧妙地运用于烹饪,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试想,你在重庆吃火锅,如果没有满盆的花椒构成麻、辣、香的主味,那样的汤底对顾客还有什么吸引力呢!(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花椒的知识。 (2)两汉以后,人们开发了花椒的哪些功能?请你就其中的一种功能简述其特点。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宫廷热播剧开篇,其作用是:贴近人们生活,引出说明对象,突出了花椒的特点和作用,给本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B . 最后一段“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一句中“在某种程度上”表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文章引用蛮书中的相关记载,不但介绍了花椒作为调料入菜由来已久,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 . 虽然我国北部、东部地区的人大多不喜欢麻味,但花椒仍在这些地区广泛使用。14.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篱,阿发拔后篱,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义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槽,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腺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是( ) A . 第一段第3句的“点”、“硫”、“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B .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 .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 .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3)第小节哪两个词集中体现了“我”在夜行途中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他乡遇故知的邂逅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二)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王老师给她的学生带来三幅画:落花生、向日葵、雁阵。她说:“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落花生扎根土地,默默生长,这是质朴宁静的姿态;向日葵心中有光,追逐太阳,这是乐观向上的姿态;大雁万里迁徙,互相辅助,这是团结友爱的姿态。我把我喜欢的姿态分享给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要求: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4-1、4-2、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5-1、6-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7-5、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1、10-1、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12-1、12-2、12-3、12-4、12-5、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3-1、13-2、13-3、14-1、14-2、14-3、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