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43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冀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冀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chng_强好胜 稳操胜qun_ zi_三推辞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_,思而不学则殆。 (3)_,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三军可夺帅也,_。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规律的句子: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3. (3分)文言词语释义。 好鸟相鸣_猛浪若奔_窥谷忘反_4. (14分)(2015沈阳)阅读选文,好的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 , 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注释】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山阜(f)隐轸【zhn】很多高山。丘陵舄(x)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畴:已耕作的田地。硗(qi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印度之人/马之千里者(马说)B . 随地称国/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北乃山阜臆轸/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 . 西方土地硗确/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北广南挟,形如半月。斯大概也,可略言焉。(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4)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甲】_【乙】_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阅读名著片断,回答问题。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1)此文段中“他”是_(人名),该小说的作者是_。 (2)结合整部小说内容,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词语将小说主人公的人生命运补充完整。积极向上不甘失败_(梦想成真 坚持奋斗 自甘堕落)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如唐代诗歌),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1)下列关于原文第2,3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诉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B .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C . 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D .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B . 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C . 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D .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步在全国各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B .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功立业。C . 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D . 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7. (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中国人喜欢美食,我们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上的浪费”:聚餐时点菜往往多多益善,七八个人吃饭,一点就是十几个菜,有的饭菜几乎动都没动,就被直接倒进了垃圾桶。面对餐桌上的杯盘狼藉和满桌的剩菜剩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今年1月初,北京一群年轻人在网上发起了“光盘行动”,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1)为了响应“光盘行动”,弘謇中学九年级(2)班级组织“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解释“光盘”的意思。(2)请你拟一则关于节俭的自律格言,30字左右。(3)有一次,在饭桌上你看见有位同学将没吃完饭菜倒掉,旁边的同学批评他,而他却说:“你管得着吗?这是我用钱买的。”为驳斥这个同学的错误看法,你会对他说: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_。 (2)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辛弃疾写这首“壮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的困顿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B . 词人从乐曲的演奏中听到的却是沙场校阅的军声,这是何等感人的爱国激情啊!C . 词人只是在梦中重现抗金杀敌的场面,醒来后便忘却了。D . 这首词通过酒醒梦回后的追忆,极写对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的向往,景象雄阔,笔墨酣畅。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9. (5分)(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报道“五毛食品”害处多)日前,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在向学生讲解“五毛食品”(质次价低的伪劣食品)的危害。桐乡市“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街道小学举行,该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会同教育部门到全市中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伪劣食品实物展等,教育学生如何辨别伪劣食品。同时,还对校园周边销售“五毛食品”、“山寨食品”等伪劣食品行为进行执法检查。结合自己身边的经历,写一篇劝说同学们注意食品安全,预防“五毛食品”危害的短文。要求:字数不少于12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不过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值得令人回味!初中三年,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 让我们敞开心扉,把体验到的爱与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的情感凝聚在笔端,倾写于纸上吧!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体验到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表达真情实感。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2-6、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3-1、4-1、4-2、4-3、4-4、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1、6-2、6-3、7-1、7-2、7-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1、8-2、8-3、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9-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