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811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5湖南益阳)下列加下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今的打老虎、拍苍蝇、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就是要改变那种任性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把人们的行为引导、规范到法治轨道上来。B . 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C . 6月1日晚,搭载400多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没。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 , 令人无法接受。D . 在今年的毕业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高兴异常,都沉浸在天伦之乐中。2.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B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 .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 .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_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似的。他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_了一下。一个衣衫ln l_的老人进了饭店,向着柜台走过去。青春是美妙的,hu hu_青春就是犯罪。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4. (2分)(2013德州)名著阅读“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甲】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上,便蹉下去。【甲】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甲】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作“玉环步,鸳鸯脚”。文中的“【甲】”为水浒传中的_(人名)在原著中,下面事件与该人物无关的是:_(只填序号)闹飞云浦 沂岭杀四虎 血溅鸳鸯楼 夜走蜈蚣岭 倒拔垂杨柳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默写。 (1)_,良多趣味。(三峡) (2)_,终为土灰。(龟虽寿) (3)野望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两句是_,_。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思亲之情的句子是:_,_。 (5)默写赤壁。_,_。_,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练习。 (1)“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苍”指代_和_。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含义是_(3)这首词用了几个典故?作者用这些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4)贯穿全词的是“_”这个字。整首词是如何围绕这个字展开的?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有仙则名谈笑有鸿儒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2)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 . 渔人甚异之C . 无丝竹之乱耳D . 孔子云:何陋之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文段理解。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甲文用 “” 点明主旨,表现作者的情操,乙文则用“ , ”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夜能走多远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1)仔细阅读文章,说出本文的线索。 (2)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 (3)按要求赏析句子。“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划线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 (5)结合下面句子,思考问题。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解。9. (2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被忽视的气候杀手黑碳人们应该对冬日里烟囱中冒出的滚滚黑烟不会感到陌生。这些黑烟实际上是煤、柴火、秸秆等生物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微小碳颗粒,随着燃烧加热的空气飘上了天空。这些黑碳对空气质量是个严重的威胁,吸多了难免会导致人们呼吸道不适。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被忽视了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提起气候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温室气体,尤其是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其实,黑碳在促使气候变暖上也没少出力。据科学家统计,黑碳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可以达到 18%,仅次于占40%的二氧化碳而排名第二。所以,为了控制气候变化,人类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对黑碳也不能置之不理。虽然同样会造成气候变暖,但是黑碳和二氧化碳起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温室效应让地球升温的,它们可以让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自由通过,照射到地球上,而吸收地面发射出的长波红外线,把这些能量留在地球上,起的作用类似于温室的玻璃外壳。而黑碳则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加热自己身边的大气,起的作用类似于太阳能热水器。另外黑碳落到地面后会减少反射,增加地面吸收的热量。黑碳和二氧化碳还有一点关键的不同,就是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停留几个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就可能依然在空中游荡,继续给地球保暖。而黑碳在大气中只能停留几周就会沉降下来,落回地面。如果我们现在就削减黑碳的排放,那么对气候变暖起到的遏制作用将会是立竿见影的。科学家说,只要等上几周或者几个月,大气就会有明显的变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二氧化碳来说,控制黑碳排放的难度要低得多。在非常依赖化石燃料的今天,想让人类获取能源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减少黑碳的排放却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要减少森林开发,赤道地区雨林的燃烧是黑碳的重要来源。再就是要改进柴油机上的过滤装置,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还有就是减少木柴等生物燃料的使用,代之以太阳能和天然气。虽然这些措施都要花钱,不过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便宜多了。另外,控制黑碳排放本身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总之,现在是控制这些黑烟的时候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每一点不超过15字),指出黑碳与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和划线词和的作用。据科学家统计,黑碳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可以达到18%,仅次于占40%的二氧化碳而排名第二。在非常依赖化石燃料的今天,想让人类获取能源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几乎是不可能的。(3)结合全文,说说控制黑碳排放有哪些现实意义。(4)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现在普遍存在的污染源自哪些方面的污染。链接材料工业生产经常导致污染,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 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烧煤可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烧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生产过程排出的烟尘和废气。以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 水泥厂等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由生活炉灶和居民区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污染。此外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排出的尾气,其中汽车排出有害尾气距呼吸带最近,而能被人直接吸入,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铅尘等等。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明星写书出乎意料的好,文坛将不再那么寂寞郦亮、周冰倩在告别最初的“演而优则写”的初级阶段后,有越来越多的明星正在暴露当作家的野心。这方面最有力的例证便是,过去明星出书,大多走的是自曝隐私的路子,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隐私成分越来越少,文学色彩却越来越强。最近刘若英推出的作品集我的不完美便引发关注。因为相比于十年前的随笔集一个人的KTV,刘若英俨然是在以作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越发感性且细腻的散文不说,刘若英甚至动笔写了过年,回家喳喳小熊与红色洋装三篇小说。而且初写小说,刘若英似乎也没有一般写作者的矜持,分明显示着一位作家的做派。除了刘若英之外,出了散文集的林青霞、汪涵等也都暴露了这样的野心。事实上,好的作家大多都是草根出身,他们没有所谓文学专业训练的束缚,便敢于发挥。对文坛而言,明星也是草根,他们将草根当作家发挥到了极致。现在有的专业作家被逼着写作,往往写不过那些有特殊经历的明星作家。随着大批具有强烈文学色彩的明星作品涌入,本已不平静的文坛势必更为波涛汹涌,尤其对那些专业作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现在文坛功利写作之风弥漫,已长久没有优秀作品面市。这些明星作家写作既不为名,也不为利,纯粹出于喜好,因此他们的作品被读者普遍看好。(选自上海青年报,有改动)【乙】明星作家越少越好张魁兴明星作家是成了明星后玩文字的,本行不是作家。明星作家是成明星后才写书才卖书的,买书的多是粉丝,看重的多半不是书的内容,而是明星的光环。明星之所以要出书,是为了让粉丝分享明星体验,称之为为钱也无不可。出版社之所以乐意出版,更是因为明星的书有钱可赚,是否有文学或其他价值不在考虑范围。明星作家的出现虽也是文化现象,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明星作家、明星的书多半会随明星一样成为过眼云烟。作家明星不同于明星作家,作家明星是因为书写得好而成名的,作家是本质。作家明星有特定的内涵,不仅书写得好,还有责任和担当,能与人民共忧患。毕淑敏否认自己是明星作家,但她却是作家明星。明星作家一定关系帅、靓、青春,文字未必美,甚至玩弄文字;娱乐第一,甚至为了保住明星的光环,故意漠视责任和担当。作家明星比明星作家更值得期待。一是现在依靠写好书成名的作家明星还很少。二是明星作家比作家明星更受关注,未必是健康的文化现象。三是作家而明星有利于作家写好书,有利于作家承担社会责任,但明星而作家则是明星为了给自己的“铜臭味”抹上文化色彩,是为了包装自己。作家明星化是社会对作家的认可和重视作家的文化现象,而明星作家化则是展示人心浮躁和明星玩弄文字的另类文化现象,不值得提倡与效仿。笔者希望作家明星越多越好,明星作家越少越好。(选自深圳特区报,有改动)(1)甲文为明星作家叫好,其原因是 ; 。(2)乙文为什么将明星作家和作家明星放在一起论述?(3)说说下列句中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过去明星出书,大多走的是自曝隐私的路子。明星作家一定关系帅、靓、青春,文字未必美,甚至玩弄文字。(4)下列材料中,用来支撑甲、乙两文观点均不适宜的一项是( )A . 著名歌手汪峰写了晚安北京这首歌之后萌发写小说的想法,到2001年,完成了同名小说,引发热烈反响。B . 在今年两会期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 国作家莫言成为上千名中外记者追逐围堵的最为耀眼的明星。C . 著名作家余秋雨持有上海徐家汇商城1.5%股票,位列第十大股东,身家轻松逾亿,他因此而备 受关注。D . 影星陈坤创作了随笔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表达自己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这部随笔热销50多万册。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4-1、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5-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1、6-2、6-3、6-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1、7-2、7-3、7-4、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8-1、8-2、8-3、8-4、8-5、9-1、9-2、9-3、9-4、10-1、10-2、10-3、10-4、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