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78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1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红润 竹蔑 露宿(s) 恍惚(hung)B . 陡峭 幕色 撵走(nin) 驿路(y)C . 悠闲 简陋 麂子(j) 聚拢(lng)D . 漆黑 漫步 晶莹(yng) 菌子(jn)2.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悄_然(Aqio;Bqio)变化着。它日夜散发着一种气息,清新的、充pi_的、诱惑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柔嫩_(Ann;Bnng)的柳条在风中飘摇,fi_红的春花在枝头怒放,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3. (2分)根据语境,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_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_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_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A . 果然 诚然 居然B . 诚然 居然 果然C . 果然 居然 诚然D . 居然 果然 诚然4. (2分)(2017毕节)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B . 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C .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D . 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5. (2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大海的气概,创造了开阔的意境。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伤感与失望。C . 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两句描写极其寒冷的边塞秋天,秋雁毫无逗留之意,如此景物与词人家乡大不相同。D .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句中两个比喻用沦陷区反衬解放区,表达出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真挚情感。6. (4分)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7. (15分)江西赣州某校九(11)班开展“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1)【活动一:做调查说现状】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活动二:提倡议共参与】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 (3)【活动三:写书信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80字以内)。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29分)8. (3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曲中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 (2)下面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B . 结尾句“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C . “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D . “看沙鸥舞再三”一句以动态之景体现作者闲适之情。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傅:老师。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秦民大说 说:_有一人徙之 之:_(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 . 故外户而不闭C . 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 .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3)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甲文中的“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10. (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o细zhu”: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dio zhu精_细_(2)第段的“藏”在文中的意思是_。 (3)对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B .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C .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D .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4)有人觉得第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根据要求作文。“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其实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书写工整。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7-2、7-3、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29分)8-1、8-2、9-1、9-2、9-3、9-4、9-5、10-1、10-2、10-3、10-4、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