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716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一面的一项是( )。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杨花落尽子规啼,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_ , 洪波涌起。(观沧海) (4)峨眉山月半轮秋,_峨眉山月歌) (5)江南逢李龟年抒发对国事凋零、诗人颠沛流离的沧桑之感的诗句是:_ , _。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_ , _。 三、 书写 (共1题;共9分)3. (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g yng;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A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 yu ji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nng j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少年要发扬和继承这种精神,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g yngyu jinng j_(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 (3)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2010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人恒过然后能改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B .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而”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而“用法一样,都是表示“并列”。C .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D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6. (21分)(2011南通)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原下的日子(节选)陈忠实村庄背靠的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在二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释的残雪下,有三两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是蒿草,或卑称臭蒿子。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气象。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杏花接着开了,那儿这儿又变幻出似走似住的粉白的云。泡桐花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骤然爆出的紫红的花帐笼罩起来了。【批注:“笼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小村庄开满紫红色泡桐花的景象,与“花帐”一词相对应。】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批注:这句话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表现了色彩之悦目、香味之浓郁。】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任何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晚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燥热难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然会使焦躁的心绪沉静下来。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儿便接连开放,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来整个原坡都覆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般神奇。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垄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叶子,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妆,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成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批注:】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缕圣洁的温柔,本能地仰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里飘落、融化,周围是雾霭迷茫的素净的田野。直到某一日大雪降至,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候,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浅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只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觅踪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好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我常常在上述这些情景里,由衷地咏叹,我原下的乡村。【注】作者祖居的老屋就在鹿原北坡的村庄里。原,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1)文章第段写那坨残雪有什么用意?(2)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它的作用。(3)本文第段是按照_顺序来描写原下的乡村景色的。(4)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请参照文中“批注”示例,对第段画线句进行批注。(5)【甲】【乙】两个片段,同样描写了“夏”,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甲】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 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般神奇。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陈忠实原下的日子)【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梁衡夏)7.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岁月是场纷纷扬扬的雪曹春雷他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年的冬天很冷,屋檐上的冰溜子很长很长,家里要生火炉,生火炉的煤是母亲捡的。妹姥家离矿区很近,母亲到矿上的叶石山去捡。捡到的煤攒够一小车后,父亲便用推车运回家,那将是一冬的取暖煤那次,父亲要到姑姥家去推煤,他嚷着也要去,父亲便让他坐上了车,推着他去了嫂姑家。把煤装上车以后,母亲对父亲说,带孩子去洗个澡吧。父亲便带他去了矿上的澡堂,那时他才八岁吧,第一次在那么大的澡堂洗澡。后来他唯一记得的就是澡堂里腾腾的热气,再有,就是窗外飘飞的雪。是的,那时窗外开始下雪了,漫漫洒洒,染白了大地。洗完澡回到妓姑家后,母亲要继续留下捡煤。父亲则带着他,推着一车煤回家。走出姥姥家的村子时,雪越下越大,如飘飞的鹅毛。路被遮盖住了,一脚踩下去,脚印很深。父亲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披在他身上,让他跟在自己身后,踩着他的脚印走。在看不见路的雪地里,父亲弓着腰,推着一车煤,硬是走出了一条路来。那雪飘落在父亲身上,一会儿就把他的头发染成了白的,棉袄也染成了白的。他问只穿着单薄棉袄的父亲冷不冷,正在用力爬坡的父亲说,不冷呢,推起车来就不冷了,等会儿你看看,我的头顶会冒热气呢。果然,一会儿后,他看到父亲头上真有一缕缕热气升腾起来。父亲说,只要干活就不冷,老天只冻懒人,不冻勤快人。他“嗯”了一声,低下头,将自己的脚一次次套进父亲的一个个宽大的脚印里。白茫茫的原野上,看不到别的人,只有他和父亲。一片静谨,唯有雪在下,下,下。雪再大,路再难走,他都不怕,父亲在呢。在他眼里,父亲就是一座大山。如今,他已结婚成家,住在离老家很远的一个城市。乡下的父亲呢,头上长年顶着一层“雪”,那是岁月下的雪,把父亲的头发染白了。有时他看着父亲头上那惊心的“白”,就会希望,如果像父亲当年在雪中推车时所说的那样,只要用力干活,身上就会冒热气,就会把头顶的这层“雪”融化掉,该有多好。他在冬天回老家,有时会遇到下雪天,当他坐的车离家还很远时,他就知道父亲一定会老早等在村口了。父亲会拿着大扫帚,从自家院门口扫起,一直扫到村口。当他走进村口,和父亲一起走在干干净净的回家的路上时,就会想起当年白茫茫的原野上,弓身推车的父亲,还有裹着父亲的大衣,走在父亲的脚印里的自己来。当年那场雪,一直在他心里下着,纷纷扬扬,从未停止过。在那场雪里,他永远都是个孩子,而父亲,永远那么年轻,永远都不会衰老。(1)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选文第段中划线短语“走在父亲的脚印里”语带双关,请说说其意思。 (3)文章以“岁月是场纷纷扬扬的雪”为题,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第三人称“他”的视角来叙事,有什么好处? 8. (15分)(2014湘潭)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喂出来!”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节选自喂出来!(1)从所选内容来看,文段中那个工人为什么会“得意洋洋”?(2)联系课文全文,请你说说那“奇怪的叫声”、“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3)上文结尾画线的一句有何深层含义?谈谈你的理解。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9.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 .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冰心的诗歌深受其影响。C .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其作者是马致远。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人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D . 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中“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斧正”是请人改自己的文章。10. (10分)名著阅读。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却冷了弟兄们的心!” A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 B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1)这段文字选自水浒,文中A是(人物),B是(人物)。(2)根据选文中A、B的语言,结合原文内容,各用两个四字短语说说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小说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2-6、三、 书写 (共1题;共9分)3-1、3-2、3-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1、4-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5-1、5-2、5-3、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6-1、6-2、6-3、6-4、6-5、7-1、7-2、7-3、7-4、8-1、8-2、8-3、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9-1、10-1、10-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