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579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1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蝉蜕(tu) 田圃(p) 转弯抹角(m)B . 勾当(gu) 瓦砾(l) 坚持不懈(xi)C . 顷刻(qng) 发窘(jing) 随机应变(yng)D . 奔丧(sng) 脂粉(zh) 混为一谈(hn)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 , 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接受了景区的设计工作后,他工作认真仔细,不但多次实地地形,而且不辞劳苦地当地的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要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发展。A . 痕迹 勘探考察 因势利导B . 遗迹 考察勘察 因地制宜C . 痕迹 勘察考察 因地制宜D . 遗迹 考察勘察 因势利导3.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告罄 无精打采 儒雅 励精图治B . 伦理 刻不容缓 急燥 一筹莫展C . 筹划 巧妙绝仑 阴晦 陈规陋习D . 恻隐 闻名遐迩 云霄 涣然一新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 .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C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 .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5. (2分)选出与例句表述不同的一项( )例句:老二按老大的主意开快车,结果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A . 三个行人被老二撞伤了,这是老大叫老二开快车所致。B . 老二开快车,是听了老大的话,结果出了事故,把三个行人撞伤了。C . 老二开快车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这都是老大的主意。D . 老二的车子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原因在于老二按老大的主意把车开得太快。6.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两组。B . “真美啊!太湖的山水。”她由衷地赞叹。C . 请以我和爸爸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D . 白杨礼赞 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7. (2分)对“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告诉了我们对待欺骗的最佳方法,镇静的思索是最好的应付之策。B .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告诉了我们遭遇不快时最主要的是要有自信心。C . 对于欺骗无须特别注意,反正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管它呢!D . 镇静是说不慌不乱沉着应付,还应该思索被欺骗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日后不再受欺骗。8. (2分)下列五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共享停车”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多城市恐怕要用这一模式解决停车问题。共享停车位已经在北京等地试点,而广州是拟立法鼓励共享停车位的第一个城市。因为这种做法既能解决车主停车问题,又盘活了城市停车位资源;不仅能让停车位拥有者从“共享停车”中受益,还有利于做大共享经济“蛋糕”。对于这种运用共享经济思维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做法,我们应给予掌声。换言之,“共享停车”与共享单车、网约车有相似性,都是一种创造共赢的模式。A . B . C . D . 9. (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在节日里徜徉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因为婚姻里有大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来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A . 每逢这些节日,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B . 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C . 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D . 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10. (3分)判断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索弗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句中的破折号起注释作用。_“麦琪的礼物”是指德拉和吉姆彼此送给对方的表链和发梳。_本文是一篇小说,人物、社会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_二、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1. (7分)经校刊编辑部研究决定,校刊雏鹰第三期的主题是“人与鸟”。如果让你负责这一期校刊,请完成以下工作。(1)【栏目设计】作为本期校刊的主编,请你围绕本期主题设计两个栏目,要求新颖别致,不超过6个字。栏目一:_栏目二:_(2)【知识积累】仔细观察上图,你由此想到了哪种鸟?并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3)【专题探究】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古代诗人往往借助“鸟”这一意象寄托自己丰富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对“鸟”的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在本期校刊中需要向学生作这一方面的具体介绍。请你从“燕子”“子规”“大雁”中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古人在它身上所寄托的情感。(4)【人物访谈】本期校刊,在 4 月 1 日“国际爱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设了一个“人物访谈”微专栏,请根据相关情境补全该栏目内容。本刊小记者:_。区环保局王局长:作为环保部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为鸟类创造适宜居住的环境。区林业局刘局长:_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2. (15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张守仁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上。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大家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经过那次笔会,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他因此被划成了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的遭遇了。”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汪曾祺,是一片温暖的湖泊。(原文有改动)(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他到哪一桌。(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3)第段中汪老教给作者哪些写散文的经验?(4)第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6)第段叙述汪老对作者写作方面的指导时,汪老的“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的写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请结合你的观察与体验,用文学语言写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13. (2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2)“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文中第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5)“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哪些“闲愁”?下文中写了两件事,道出了“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6)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7)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这种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8)本文的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雅致,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对课文语言特色的理解。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1-1、11-2、11-3、11-4、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2-1、12-2、12-3、12-4、12-5、12-6、13-1、13-2、13-3、13-4、13-5、13-6、13-7、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