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0.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488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0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31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残损(sn) 河堤(d) 匀称(chng) 洨河(xio)B . 镂空(lu) 丘壑(h) 轩榭(xun) 池沼(zho)C . 嶙峋(ln) 金蜣(qing) 挖掘(ju) 罅隙(xi)D . 汴梁(bin) 题跋(b) 纤细(qin) 舳舻(zh)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B . 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答辨报以雷鸣般的掌声。C . 这劫后余生的四钵央苗,袁隆平倍加珍惜。D . 美国一家电影公司特地为杂交水稻拍慑了一部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的彩色纪录片。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年来,关于这幅画所反映的事件的真实性,学者们莫衷一是。B . 我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表示,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推广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首当其冲。C . 景忠山,古岩峥嵘,苍松蔽日,云雾飘渺 , 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有“灵山秀色”之美称。D . 世人对于金字塔与众不同之处的研究,已经写成了十几本厚厚的典籍专著,他早都一一拜读过。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小榄镇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将“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B . 为了应对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的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在“执法装备的质量”前加上“提高了”)C . 中国诗歌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删去“因为”或“的原因”)D . 微信“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能有炫耀的心理。(在“要有度”前加上“所以”)5. (10分)诗文填空。 (1)“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有朋自远方来,_?(十二章) (4)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 (5)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夜风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醒征人思乡情绪的诗句是:_,_。 6. (8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当文学与阅读相结合时,让我们遇见了美好。“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这是红楼梦中_在梦中与诗歌朦胧的遇见。“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这是故乡中“我”和_之间,初初相见时欢喜的遇见。“这是谁家的狗?”“这条狗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这是_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和赫留金之间,荒唐可笑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2)小陆同学在读完未选择的路后,颇有感触:人的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一条路,无论对错,再难回头。38妇女节快到了,她准备出一个女性题材的黑板报,主题为“选择”,请你帮助她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70字左右)A虎妞 B简爱 C扈三娘7. (5分)仔细观察左边的漫画,假设你是游客,会对公园领导说什么?写下来。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20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别时冰心哪有心肠?然而竟被友人约去话别。回来已是暮色沉沉。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闪闪的光影,从竹帘里透出,觉得凄清。走到院子里,已听见母亲同涵和杰断断续续地说话。等我进去时,帘子响处,声音都寂。母亲只低着头做针线,涵和杰惘然地站了起来,却没有话说,只扶着椅背,对着闪闪的烛光呆望。我怀疑着,一面向母亲说着今天饯别的光景,他们两个竟不来搭话,我也不问。母亲进去了,我才问他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涵不言语,杰叹了一口气,半晌说:“母亲说她舍不得你走,你走了她如同但她又不愿意让你知道”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然而今夜我听到了这意中的言语,我竟呆了。忽然涵望着杰沉重地说:“母亲吩咐不对莹哥说,你又来多事做什么?”暂时沉默这时电灯灿然地亮了,明光里照见他们两个的脸都红着。杰嗫嚅着说:“我想我想不要紧的”涵截住他:“不,我不许你说!”声音更严厉了。这时杰真急了,觉得过分地受哥哥的呵斥。他也大声地说:“瞒别人,难道要瞒自己的姊姊?”他顽固地抵抗着。我已丧失了裁判的能力,茫然的,无心地吹灭了蜡烛,正要勉强地说一两句话涵的声音凄然了:“正是不瞒别人,只瞒自己的姊姊呢!”两对辛酸的眼光相触,如同刚卸下的琴弦一般,两个人同时无力地低下头去。我神魂失据地站在他们中间。电灯又灭了,感谢这一霎时消失的光明!我们只觉得湿热颤动的手,紧紧地互握着,却看不见彼此盈盈的泪眼!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夜,北京【注】冰心,原名谢婉莹,文中的“莹哥”。于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乘船赴美国留学。(1)通读全文,你认为“哪有心肠?”是在责问谁?为什么? (2)“母亲吩咐不对莹哥说”,母亲瞒着我是因为_;哥哥瞒着我是因为_;弟弟不瞒着我是因为_。 (3)电灯在文中很神奇,仿佛通人性,事情发展需要时它会适时“亮”“灭”。请具体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亮”:_“灭”:_(4)本文叙述了一件事,在这件事中写出了家中成员对我不同的表现,却又表现了怎样共同的情感心理 (5)面对亲人的种种,“我已丧失了裁判的能力,茫然的”,亲人们常常就这样让你无奈又让你感动。请具体叙述一次你这样的“遭遇”。(例如一次随班春游前,去新学校上学前要求通过描写表现出人物特点,100字左右) 9. (15分)阅读杨子的两代人的矛盾一文,完成后面小题。“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其实,在这“两代人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在“两代人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成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1)概括选文的论述思路。(2)文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生活中如果你与父母发生矛盾,你打算怎样化解矛盾?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0.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 , 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 ,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 , 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 , 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 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涧:山涧名。(1)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断2处)。自 普 宁 凡 经 佛 寺 十 五(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以书邀余入山 书:_ 比出郭,日已夕 比:_濯足于惠因涧 濯:_ 谒辨才于朝音堂 谒: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4)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11. (7分)(2012泰州)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问题。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_。(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站到底的挑战只剩下最后一关,主持人都要问是否继续答题。其实许多明智的选手到了这一步一般都会选择放弃,知足而退,因为答错了就前功尽弃。但这个选手还是选择了继续答题。结果,他答错了,失去了许多本来到手的财富,不过却是一脸轻松的表情。主持人问他是否后悔,他说:当然不后悔。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才会真正地后悔。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31分)1-1、2-1、3-1、4-1、5-1、5-2、5-3、5-4、5-5、5-6、5-7、5-8、6-1、6-2、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8-4、8-5、9-1、9-2、9-3、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0-1、10-2、10-3、10-4、11-1、11-2、11-3、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