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290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信笺jin 鸫鸟dng 绽裂zhn 阴霾miB . 一绺li 濒临bn 恪守g 目眩xunC . 牛虻mng 眼睑jin 忏悔chn 尴尬gD . 踉跄qing 凯歌ki 瞳孔tng 仲夏zhng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惊闻乔任梁离世的消息,粉丝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B . 家中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C . 女排朱婷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D . 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 , 深得同事们的好评。3. (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大突破。B .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失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C .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4. (2分)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 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B . 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C . 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D . 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5.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B . 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C . 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D .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辽阔的冀中平原,微风f_过,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浩mio_的白洋淀,湖水波动,小渔船轻快地穿su_于芦苇丛间;在层层的麦浪里,在m m_的芦花荡中,闪现着抗日军民的身影这些富有诗意的场景,就来自于白洋淀纪事。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默写填空。(1)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 (3)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宁静优美的山中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终南山水尽云生、变化无穷的美景,而“_,_”(使至塞上)又写出了大漠边关绮丽的自然风光。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 (7分)综合性学习。学习了诗歌长城谣和一片槐树叶后,老师联系学习过的诗歌乡愁,在班上组织了一次“乡愁诗的初步探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知识整理】将相关内容填写在A、B处。篇 目作 者意 象长城谣A._主体意象:长城一片槐树叶纪弦主体意象:槐树叶乡愁余光中组合意象:邮票、船票、坟墓、B._(2)【话题探究】根据下面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欣赏“乡愁诗”时应注意什么。长城谣:诗人小时候曾在大陆成长,长城、黄河自然成了她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一片槐树叶:诗人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了足迹,所以诗中有“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句子。乡愁:诗人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按诗人自己的说法,这首诗“蛮写实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公子执辔愈恭 执:_愿枉车骑过之 愿:_故久立 故:_乃谢客就车 谢:_(2)翻译下列句子。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3)据载魏无忌“窃符救赵”有赖于隐士侯嬴的舍命相助。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侯嬴愿意舍命相助的原因。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 (15分)(2015天津)阅读燕子来时,回答1-4题。燕子来时王琪(1)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2)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3)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4)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5)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6)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7)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1)请结合文章第(2)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第(1)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B . 文章第(3)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C . 文章第(5)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D . 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E .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4)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第(7)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现象:_作用:_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舒翼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处,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选自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第段有何作用? (2)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4)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记: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层层涟漪;或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得提起,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1、7-2、7-3、7-4、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