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和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两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962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和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和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和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和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两篇)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曾经在我们孕育生命时我们都很期盼孩子的到来,但是当孩子呱呱落地后我们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要承受的艰辛也更多了,这时候更多的人经常有把孩子重新塞回肚子里面的想法。可是无论我们有多辛酸多疲惫,每当看到孩子那天使般的微笑的时候,那些疲惫与辛酸早已经抛之脑后了,取而代之的是欣慰与喜悦!曾有人说过有了孩子你就拥有了全世界!没错!有了孩子即使再苦再难你都不会轻言放弃。这就是为人父母,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深爱!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我们都声称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对孩子最好的人。可是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在孩子还说不清楚话的时候,孩子就被父母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或是外公外婆家,有的父母是被生活所迫,而有很多的父母仅是为了让自己更轻松自在。而孩子这一去就是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孩子很少能够见到自己的父母。其实他们是很想念自己的父母的,他们更羡慕那些能够每天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的孩子。可是他们的父母只一味地知道每次去看孩子的时候给孩子带很多诱人的食品、精美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孩子虽然很高兴,但是这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作为父母的陪伴!虽然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也是孩子的亲人,但是这种关心和陪伴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有很多父母在孩子要上学时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突然发现孩子和自己一点也不亲近,自己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不了解,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重重 。其实这都是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没有用心去呵护和陪伴造成的。爱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只做到了给予孩子生命而不去付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就会和我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的定义或许都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在重要的事情中最不能丢弃的就是对孩子的陪伴。人生短短几十年,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仅有十几年,在孩子上大学后他们成为了家里的旅客,在孩子结婚后他们成为了家里的稀客,在孩子生子后他们成为了家里的过客。而孩子真正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我们一定不要留下遗憾,要把这段最美的时光留下最美好的印记。天空不留痕迹,但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底。所以请不要说你有多难,不能陪伴孩子,更不要为了让自己轻松而把孩子丢给你自己的父母而自己去逍遥自在。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为人父母!既然选择做父母,就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做父母,就要给孩子一个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既然选择了做父母,我们就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要用心陪伴、用心呵护!各位家长朋友们,若爱,请深爱!若爱,请陪伴!若爱,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且行且珍惜!班级微信群,老师心里有点痛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益处。作为老师,我承认手机确实解决了好多家校互动上的问题。例如当发现班里那位同学没有来,老师立马用电话联系。那位同学今天有事,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告知老师。随着微信软件的出现,班级微信群成为家长与老师既省时省钱又能远程沟通的方式,老师随时可以把孩子在校情况发送到群里,家长及时把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发给老师。班级群的建立对老师和家长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建群初期每个班级都有明确的群规,禁止一切不和谐的因素,但是很多老师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在微信群里,有的家长以洪荒之力抵抗老师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微信群里有的家长用爱孩子名义,让老师的班规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在微信群里有的家长的言辞迫使老师谨言慎行,如履薄冰。最初建立我所带班级的微信群时,我非常高兴,自认为一个人带几十个孩子有点力不从心,若班级群建立了,几十位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群策群力,我又多了几十个帮手。但是群建立一个月,我疲惫不堪,我没有找到帮手,我又多了一些需要开导的家长。一个月时间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手机奴,二十四小时手机随时待命。除了上课外,只要手机响起 “滴滴”的声音,无论我有多忙都要拿起手机看一看。慢慢地我发现我成了全能老师。有的家长询问自己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若不及时回复,消息连发五遍不止;有的家长留言自己孩子今天感冒让我叮咛孩子多喝水;有的是孩子在校不小心摔了一下,问我怎么回事;有的孩子在操场衣服丢了让我留意一下;有的孩子钱丢了让我彻查我很理解孩子在校发生不愉快地事情时,父母知道后非常焦虑,但是这种事无巨细地包办孩子的一切以及过度关注孩子成长,我是不赞成的。更不赞成有些家长把我看成一个孩子的老师。试想一下全班几十个孩子,每个家长要求我关注自己孩子,这项任务在我的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根本完成不了,若我偏重这些那么我的教学任务怎样完成?但是我还是尽量做到及时回复家长的信息。可是班级微信群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几近崩溃,以致于每当我拿起手机心里就会有点刺痛。有天下午班里两个小男孩打架,当时事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处理。孩子们也承认错误并互相道歉。我的教学理念是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不想让孩子们养成一有事就喊家长的习惯。可是晚上刚到家手机“滴滴”,短信声音像不断线的水滴响着。拿起手机五十条短信,第一条是被打孩子家长发的,喊话让打架孩子的家长出来,语言粗鲁至极,威胁说若不出来明天要去揍打人的孩子。我一看情形不动,立马打电话给这位孩子的家长,家长直接质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挨打,我是干什么吃的,能当老师就当,当不了就别当。当时根本没有一点解释的余地,我静静地听着家长的怒吼,足足半个小时。家长反复说自己要揍那个孩子。当时我只说了一句话,若你想打孩子,那你先打我吧!我很理解挨打孩子家长心疼孩子以及气愤的心情,但是家长对我的质问让我心凉如冰。随后点开班级群,班级群已经炸开了锅。看着一条条家长的短信,我处于崩溃的边缘。有的家长认为我偏袒打架的孩子;有的说我想隐瞒事情真相;有的家长说打人的孩子是一颗定时炸弹,应该滚出这个班;有的说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个孩子;有的家长劝说打架孩子,家长时直接说拍我的马屁;有的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打的不是你家孩子,若是你家孩子你还能说这话吗?面对一条条短信我无力辩解。但是我唯一能做的是再次电话联系双方家长第二天到学校解决。第二天,双方家长见面后没有了剑张弩拔,怒目相对的场面。作为老师我把事情解释了一遍,表明我的立场和带班原则。庆幸地是两位家长在冷静后也认为自己做的过了,给我道歉。但是发生这件事情后我的心里有了缺口,当手机再次“滴滴”想起时,我没有了以前的激情。看到重要的事情回复,若不是则沉默以对。通过这些事情我只想告诉家长,请理解老师的不易。当孩子之间或者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时,家长应该给老师解决问题的时间,更应该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进行沟通。作为老师不会偏袒任何孩子,老师都希望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有所作为。或许家长的初衷都是善意的,但是出现问题,若面对面畅所欲言,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静静地聆听。但人言可畏,祸从口出,在班级群你的言行,不同的人听了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听了你的话结果是善,有的人听了你的话结果是恶。我们老师和家长因孩子而相识。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需要老师全身心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都是相互取暖的人,唯有团结,齐心协力,孩子才能顺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言行上彼此留一点情面,携手共建和谐微信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