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203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翘望(qio) 嫉妒(j) 箴言(zhn) 拈轻怕重(nin)B . 摒弃(bng) 遴选(ln) 粗糙(co) 锲而不舍(q)C . 精髓(su) 雕镂(lu) 吮吸(shn) 鳞次栉比(zh)D . 抽噎(y) 踮脚(din) 叱咤(ch) 半身不遂(su)2. (2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 转弯摸角 锐不可挡 名付其实 铸剑为犁B . 丰功伟绩 眼花潦乱 大廷广众 转弯抹角C . 张皇失措 围追堵截 弄巧成拙 见异思迁D . 穷困撩倒 束手无测 一愁莫展 巧妙绝论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B . 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 .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D . 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了。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得知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后,第三个成功申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后,让杭州市民欣喜不已。B .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反腐时表示,反腐进入常态化,成为全民的意识,现在制度逐渐完善,包括互联网举报制度等,开始进入全民反腐局面,这个局面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C . 不可否认,无论是“电梯扶梯伤人事故”还是“高层电梯失灵事件”,国产电梯本身体现了我国电梯质量监督不得力和电梯售后定期维护不作为是显而易见的。D . 2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的 “杭十条”,涉及优化土地供应、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促进住房消费、提高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企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5. (2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破折号的作用是:( )A . 解释说明B . 声音延长C . 意思递进D . 意思转折6. (2分)关于论语和四书五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C .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记录的他及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D .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7. (2分) 有位交警在十字路口交通执法,要求一位五旬大妈过马路不要闯红灯。面对交警,这位大妈却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这时,恰好你在这位大妈身后,说了句:“大人更要自觉”。大妈听后回头冲你说:“小孩子也来执法!”听了大妈的话,你认为下列语句回答得最合适的一句是( )A . 你闯红灯是明知故犯,还强词夺理。B . 不怕出现危险,您就继续闯红灯吧。C . 您应该尊重交通执法人员。D . 我们大家都不应该闯红灯,您是长者,更应如此。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8. (25分) 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发着颤。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1)“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2)通读全文,领会文意,然后在结尾句中的方框处各填一个词。(3)“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4)“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5)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9. (20分)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害羞,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1)本文段选自_(国名)作家_的作品,他是_奖的获得者。(2)第段文字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第段中_、_两个动词反映了母牛和安恩的关系亲密。(4)文章第、段着力描写奶牛的健壮结实和安恩的悠闲自得,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5)作家的创作总是要体现他的思想和感情。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难忘那夜的秋雨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赶回亲戚家。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我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得哭了起来。母亲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不要怕,哪里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A)我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来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再往前走了约一百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不要怕,你是个大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快到西北边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说:“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我想到母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人淡淡地说:“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B)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寒噤。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可怜的样子,父亲没做声 , 转过身去,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我的湿衣服换了下来,都是打补丁的旧上布衣服。父亲煮了一锅菜粥,桌上放了一碗咸芥菜,也没放油。父亲说:“哼,人穷盐钵里都会长蛆。”母亲对我说;“你都十多岁了,家里人多,几亩地又打不到够全年吃的粮食,你爸爸也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我没做声 , 放下碗,倒在床上哭。父母心软了,让步了,又说:“是同你商量,你硬要读就去读,反正我们穷。”我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母亲把我追了回来。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吃晚饭时,父亲突然问:“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教师?”我说:“不知道,只要你们允许我读,我会努力的。”这时,母亲发现我发高烧,赶紧烧了一大碗开水,叫我全都喝下去,盖上被子把寒气逼出来。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船板做的墙壁缝中往里面灌,冷飕飕的。看到父母骨瘦如柴,岁月和苦难在脸上刻满了忧愁,我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有人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还薄。”这虽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我自认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懂得知恩图报。(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人物语言是心灵世界的写照。请仔细品味下面的话,说说这些话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A)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B)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3)文章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分别写到“父亲没做声”和“我没做声”,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两处“没做声” 的原因。 (4)标题为“难忘那夜的秋雨”,“我”为什么难忘?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11. (12分)古诗文默写。 (1)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 (3)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_,_”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物是人非的感慨。 (6)李白行路难:“_,_”用比喻的方法道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7)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8)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原因是:“_,_。”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颂钓者(唐)德诚禅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注释】丝纶:钓鱼丝线。(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 (2)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3. (10分)名著导读(1)“醉打蒋门神”、“大脑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2)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这段话出自哪一个情节?涉及的主要人物有谁?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2分)14. (12分)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我们常说,爱与责任比肩而立, 自由与命运比肩而立,人道与人性比肩而立。若责任不是沉重的,又怎见爱得深沉?若命运不圈定其边界、生命不存在死亡,我们又有谁会在乎有生之王是否虚度,又有谁会关心在有限的人生中灵魂何以能无限自由?若生活没有“重负”,我们又该拿什么来对人性的顽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使之越来越具有德性的(温柔 温润),散发人道的柔光?事实上,有多少人的刚毅坚强是由挫折磨砺而成;_;有多少人的率直纯真是因双脚深陷淤泥中不忘仰望星空一个人肩头扛下了多沉重的苦难,胸中就承载着多伟大的情感。生活的重负,若细细回味,其中也一定饱含(奖励 恩赐)。我想哲学家尼采应该会同意这个看法,否则又是什么不能使他说出“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1)为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德性的_(温柔 温润) 饱含_(奖励 恩赐)(2)请修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 (3)请根据上下文意和句式,在文中空白处仿写一句话。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5.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猫(清)宣鼎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力耶?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注】典质:典当。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狸奴:猫的别称。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翁每饭必食以腥(食物)B . 借贷无门,典质已尽(已经)C . 明告其故而归之(原因)D . 翁不得已,姑从之(听从,顺从)(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4)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2017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8-1、8-2、8-3、8-4、8-5、9-1、9-2、9-3、9-4、9-5、10-1、10-2、10-3、10-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3-1、13-2、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2分)14-1、14-2、14-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5-1、15-2、15-3、15-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