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164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广府庙会上,那_的人流,叫人_的美食都让人们印象深刻。听古仔、唱粤剧、行花街,老人小孩都_。时代虽在变迁,但传统文化始终是_历史的精神坐标。A .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怡然自得 标注B .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忘乎所以 标榜C .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怡然自得 标榜D .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忘乎所以 标注2. (2分)下列对病句修改不够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梳理案例发现,虽然官员“造假”的内容和手段五花八门,但目的都是千方百计地捞取利益,保全自己。(在“通过”前面加上主语“我们”或“调查组”之类)B . 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把“长于斯”和“生于斯”调换位置)C . 学校对面的小商店有卖文具、矿泉水、凉茶、果汁等饮料出售,一下课那里就会聚集很多同学。(“卖”和“出售”重复,删去其中一个)D . 在星期四开展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环境保护专家给我们讲了有关许多环境保护的知识。(把“许多”移到“知识”前)3. (2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诗歌是情感的抒发。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默写。 (1)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5)倚东风,_,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6)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8)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关雎中表现小伙子喜欢贤惠美丽的女子的句子是_,_。蒹葭中表现所爱之人在远方的句子是_,在水一方。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5. (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n勃A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骄阳,带来了挺bB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C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D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睿智的沉思。(1)给划线字注音。_憧憬绚丽(2)根据拼音写汉字。pnb_勃挺_(3)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B,C,D处。如金 苍翠 洁白 新绿A处_;B处_;C处_;D处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6. (4分)骆驼祥子介绍到国外时,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近年来,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日,湖北省“为万名留守儿童圆梦”活动之“温暖之旅”启程。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在留守儿童中展开调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2)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几个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去江滩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等方面。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乒乓球,画画,跳舞(3)远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担心小辉的安全,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要外出。小辉觉得生活很单调,粤粤社臣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于是,他给爸爸打电话说:“_”爸爸说:“好的,你去吧!”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8.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注】翻:义同“反”。(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标题中“_”一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三。(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涓人:国君的近侍。安事:何用。捐:花费。期年:满一年。(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策之不以其道 策:_其真无马邪 其:_臣闻古之君人 闻:_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A . 潭西南而望B . 中峨冠而多髯者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 . 学而时习之(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 , 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让人,乃众妙之门。B . 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C .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D . 让人,并不是懦弱。(2)选文第段中划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4)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赵三贴刘剑飞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雨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昧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人们无不喷喷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在在一息。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这人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正位,接骨,贴膏药。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哼,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儿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走路,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帝,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外的龙山采药。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推骨给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竞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伤愈后,在芍香楼定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儿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背后指使的。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有删改)(1)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_;_;_;孙接骨伤愈后答谢赵三贴,并说出真相。(2)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4)说说第段画线句的含意。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品读中我们欣赏了美丽,感受了温暖,燃起了希望我们仿佛走进了春天。请以“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章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全文不少于5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4-1、4-2、4-3、4-4、4-5、4-6、4-7、4-8、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5-1、5-2、5-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6-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1、7-2、7-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8-1、8-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1、9-2、9-3、9-4、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