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47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和书写都完全正确一项是( )A . 洗濯(d) 暗(yn)哑 紊(wn)乱 即物起兴(xng)B . 伫(zh)立 发怵(sh) 间(jin)或 鳞次栉(zh)比C . 襁(qing)褓 栈(zhn)桥 胆怯(qu) 面面相觑(q)D . 剽(pio)悍 鞭挞(t) 躯壳(qio) 顶礼膜(m)拜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不自量力 荒凉箫瑟 前扑后继 沾沾自喜和煦B . 喜形于色 苍皇逃窜 胸有成竹 狼藉班班缄墨C . 相形见拙 难以致信 鼠目寸光 美味佳肴媲美D . 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吞噬3.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选自纪传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国别体史书三国志。B . 日本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中作为一只猫的“我”,只能把看到的故事用“我”觉得最有趣荒诞、新奇、夸张、诙谐的方式讲给人们听。C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 . “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此句为并列关系的复句。4.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B .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 .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D .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5. (2分)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流缓慢,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和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A . “清澈”、“微波”都是名词,“历历可见”是并列短语。B . “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一句是递进关系。C . 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引用、比喻修辞方法。D .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一句中冒号后面应加上双引号。6. (2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编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改编成散文悠闲而又充满诗意可以改编成小说A . B . C . D . 7. (2分)老师想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特意选了几幅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作品与书体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一) (二)(三) (四)A . 第一幅是隶书,蚕头雁尾,古朴厚重。B . 第二幅是行书,收放结合,潇洒飘逸。C . 第三幅是小篆,圆劲均匀,平衡对称。D . 第四幅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8. (14分)按要求默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予独爱莲之,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揽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_?_”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诗句“_,_”抒发了因国家多难而产生的忧国情怀;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露,花鸟鱼虫在诗人的笔下都有了灵性。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9. (17分)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小题。(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 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啊?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一下。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了啊!A . 和B . 和C . 和D . 和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10. (2分)下面是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将这一故事补叙完整,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1)补叙故事: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_(2)八戒性格特点: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1. (2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美哉,书卷气(节选)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疼,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 , 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得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直到读出人生况味(景况和情况),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旅途的扩展与丰富?读书可以随缘。我非常喜爱莎剧,却不能欣赏莎翁的十四行诗集,使我着迷的是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那美丽的内慧,那跳荡的爱的火焰,实在让人心醉。再说,我对音乐是门外汉,偶然在读书上读到辛丰年的谈音乐的大作,可谓“声情并茂”,以后读一篇爱一篇,结下难解之缘。永玉三记之三的芥末居杂记是画册,在书摊上匆匆翻看,而难以割爱,于是买下一本,置诸案头,生平琐屑,以此为乐。女诗人崇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啊,别积累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吧。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法国最大的博物馆)。(1)根据文段意思解释“浅尝辄止”的含义。 (2)怎样理解爱默生说的“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这句话? (3)“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法国最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深刻含义? (4)请你分别概括第自然段的要点。 (5)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生活,运用所学过的修辞知识,写一个有关书的富有哲理的句子。 12.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1)简要分析第段的作用? (2)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原文( ) A . 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再迅速分离。B . 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没有减速,它的动能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C .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D .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公亦以此自矜 矜:_康肃笑而遣之 遣:_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_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B .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C .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D . 而钱不湿 择其善者而从之(3)翻译下面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 (10分)诗歌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试赏析结尾两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妙处。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任选下面一题作文。(一)邂逅,可以是一处自然景观,可以是一个良师益友,甚至可以是一种优秀品质.美丽的邂逅总能让你有所收获。请以“美丽的邂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二)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8-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9-1、9-2、9-3、9-4、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10-1、10-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1、13-2、13-3、13-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1、14-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