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358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2泰安)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痴(ch)想 扒(b)窃 气冲斗(du)牛 义愤填膺(yng)B . 磐(pn)石 亢(kng)奋 颔(hn)首低眉 期期艾艾(i)C . 寒噤(jn) 藩篱(fn) 戛(g)然而止 龙吟凤哕(hu)D . 襁(qing)褓 拮据(ji) 鳞次栉(ji)比 怏怏(yng)不乐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现代人,每当想到一代天娇成吉思汗(hn)时,就会想到他是蒙古大英雄,其实他还不能被称为蒙古人,因为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这个民族根本还没有诞(dn)生。B . 有些人的心态存在问题。在顺境里浮夸、自吹自擂(li);在逆境里又自惭形秽(hu)、自暴自弃: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C . 年轻时正是锐意进取的年华,每每都是心无旁骛(w)开创事业,但一部分人在功成名就后饱食终日,看问题难免断章取意 , 在后辈面前强聒(gu)不舍,忘记了当年追求。D . 这部电视剧真好看,剧情扣人心弦(xun)、高潮叠起 , 可是,正当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却不知为什么,荧(yng)光屏闪了几下之后,就一片黑暗了。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易卜生的话剧艺术,在揭示人物深层心理特性上达到了淋漓尽致,炉火纯青的程度。B . 进入高三以来,一些学习平平的人却进步很大,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C . 陈水扁说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的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把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 , 真是无耻之极。D . 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励精图治 , 共扶国运,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4. (2分)“在和谐社会里,高价房价是破坏和谐的重要因素。虽说政府出台这样那样的政策来稳定房价,可在地产商的和谐之下,房价却居高不下。”这句话中,三个“和谐”的词性依次是( )A . 形容词、名词、动词B . 动词、形容词、名词C . 名词、动词、形容词D . 形容词、名词、名词5. (2分)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我们青少年应该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B .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实验中学举办了“喜迎十九大”的知识竞赛。C . 我们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D . 教学效果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6. (2分)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A . B . C . D . 二、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我将要做的就是在没有罗切斯特先生的世界生活,这真是荒谬空虚的生活啊,只会度日如年。当然,正如圣约翰曾经说过的那样,人生中应该找到新的焦点,来代替旧的。现在他为我提供的职业,不正是由上帝委任、只有最为光荣的人才能从事的吗?在情感与希望被撕毁后 , 这高贵的职责和庄严的成果难道不是我能想到的填补空洞的最好方式吗?(节选自简爱)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节选自朝花夕拾)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 , 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希望要去追寻,三段文字都写到了希望,请你说说这三个希望分别指什么?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从简爱、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 (12分)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参与解决。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2)活动中李丹找到四句古诗,下列哪句不符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 A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B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C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D . 功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3)假如一天中午小张同学正要将半碗米饭倒进了垃圾桶,刚好被你看见了,你会怎样劝他呢? 四、 句子默 (共1题;共10分)9.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树木丛生,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_”,“_”。(4)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小题。南乡子落日照楼船朱熹(宋)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 ,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注】楼船:我国古代一种形体巨大、外观似楼的船。危弦:急弦,形容欢乐的场景。幕毡:帷幕。(1)下列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出了黄昏时分,夕日映船,船稳江澄,浑然一体的景色。B . 次句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着重强调了使君的留客之情。C . 词中的“清霜透”“雁字连”,表明此次情真意重的送别是在秋季。D .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一句,写出了使君对客的依依不舍之情。(2)下面对词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侧面描写。通过“永夜清霜透幕毡”写深夜的失眠,侧面反映客人对使君的思念之情。B . 虚实结合。虚写“落日”“风月”,烘托眼前“江树”“晴空”,达到景壮而情豁的效果。C . 寓情于景。通过写辽远晴空中的雁群,表现出使君与客人分别后的孤寂怅惘。D . 前后照应。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使感情得到升华。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蛮竹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当你搜肠刮肚地冥想时,历史无迹可寻,可有些事物,无论你身处何地,不管你心境如何,只要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一瞥,那潜伏在你内心里最熟知的记忆神经便被骤然牵起,让你回到拥有无限遐想的时光隧道中,回到那个虽被尘封可依然鲜活的记忆空间里。就在那天,走在街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辆用蛮竹做的推车,于是脑海便翻涌着关于它的所有片段,如一扇门在我眼前开启,门内是老家郁郁葱葱的蛮竹。蛮竹,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竹子,高大而粗壮,挺拔的竹竿带着大地黑土的倔强直冲云天,恣意地向白云深处延展。“蛮”即“大”,在布朗族眼里乃“王”之意,在我看来,他有的是王者的大气而无霸气,有王者的博爱而没有狭隘,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蛮竹苍苍,他是主妇,染绿了山寨,掩映着篱笆和野花,让家变成了温馨的小窝;蛮竹苍苍,他是壮汉,带领着源源不断的子孙,世代驻守着大山,倾其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而善良的人们。蛮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暖暖的记忆,生长在心里最肥沃的地方。春天,细雨绵密,_洒向静默的大山,黑土里,岩缝中,蛮竹用积蓄了一冬的能量破土而出,开始了一生_拔节。在天地间,细雨的轻柔与蛮竹的刚劲完美地交融为一幅烟雨图,唯其这般,山林才显得灵动而多彩。记得小时候,我和阿公到山里找菌子,看着满坡地蓄势待发的青笋,阿公笑着对我说:你看,我们的朋友开始出土了。是啊,我们的朋友,它是布朗族一辈子也离不开的朋友。阿公那根挑起全家衣食的扁担,阿奶那个被手摩挲得发亮的簸箕,一代又一代的布朗人就在与蛮竹的相守中走完辛劳而平和的一生,这一生始终带着蛮竹清淡素怡的滋味,带着蛮竹生生不息的精神,这样的人生简单而实在,自然而淡定。经过季节的洗礼,蛮竹从嫩绿到油绿再到淡黄,一节节展示着自己的壮硕。于是人们砍来蛮竹,建房、做成家具农具,把蛮竹丝丝入扣地编织进了自己的生活里,日子也透着清淡的竹香。老家保存着一根扁担,宽厚而结实,被阿公长满老茧的手磨得光滑而透亮,那是一根浸透了汗水的扁担,从阿公砍下蛮竹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了一个战士,肩负起家的重任。在挑起日出与月落的过程中,父亲长大了,于是阿公便一担担地翻山越岭,把家里有限的食粮挑运给外出求学的父亲。蛮竹做的扁担渐渐弯了腰,色泽由淡黄变成灰褐,父亲在城里工作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这时,扁担也完成了一生的使命,_靠立在屋子的角落,年迈的阿公拄着拐杖,背上是岁月留下的一个弧线。每次看到阿公遗留下的那根蛮竹扁担,总会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章节,一样的情感被不一样的符号所记刻着,那根扁担被年月镀上了一层光晕,那是父爱厚重的光晕,常常氤氲了我感动的泪眼。一切农具几乎都来源于蛮竹,箩筐、耙、扁担、簸箕、手推车这些用具经过岁月的积淀,有些被人们的手磨得光滑,有些被汗水和黑土一层叠一层凝结成褐色,这是经过耕耘、种植、收成而留下的劳苦见证。布朗人离不开它,离开了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终结,在这些平凡的农具中,我看到了山里人伟大而坚毅的人格魅力,他如苍苍的蛮竹,在骤风暴雨中依旧能挺直脊梁,压不垮催不倒,倾其一生来承受和付出,这共同的秉性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上苍的安排是这么的意味深长,此刻,仰望蛮竹,我热血沸腾。春天的雨又开始飘飘洒洒地落下了,我知道,在远方,在大山皱褶处,我的心又开始发芽了。(1)阅读第段,仿照示例,概括第段内容。示例:春天的蛮竹生生不息,自然而淡定。(2)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懈地 柔柔地 静静地B . 柔柔地 不懈地 静静地C . 静静地 柔柔地 不懈地D . 不懈地 静静地 柔柔地(3)品味划线句和划线词语,依据要求赏析。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品味划线语句,体会划线词的含义)从阿公砍下蛮竹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了一个战士,肩负起家的重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蛮竹”为标题的理由。 13. (1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就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无奈。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育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文中的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下面对儿子的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次强词夺理,为自己占便宜找借口。B . 第二次是巧言善辩,还想占便宜。C . 第三次是故作姿态,试探父亲,还怕上当。D . 总之,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都是为了调侃父亲,拿父亲开玩笑。(3)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才。B . 使故事情节富于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C . 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D . 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4)父亲有三次总结性的语言。文中能显示这种关系的词语依次是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_之情。 (5)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 (6)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限30字以内)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7-1、7-2、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1、8-2、8-3、四、 句子默 (共1题;共10分)9-1、9-2、9-3、9-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1、10-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13-6、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