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32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13)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狭隘(i) 澄澈(chn) 稽首(j) 莽莽榛榛(zhn)B . 干涸(h) 惩戒(chn) 感喟(ku) 杞人忧天(q)C . 抽噎(y) 坍塌(tn) 嗔(chn)怪 风流倜傥(dn)D . 蜷伏(jun) 拘泥(n) 苫(hn)蔽 混为一谈(hn)2. (2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拂晓 推崇 繁衍 张皇失措B . 琐屑 肃穆 鳌头 锐不可挡C . 阴惨 稀罕 造型 消声匿迹D . 疏懒 幻觉 徨恐 巧妙绝伦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1分)3. (12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甲】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A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乙】因此,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更妙的是,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从富有宁静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艺术及至带有狂想风格的现代派艺术。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科的奥秘,从科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啊,你们有眼睛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1)以上文段选自_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中【甲】段中的A指_。(2)联系原著,说说作者是如何安排仅有的三天光明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选文分析“我”的性格特点。4. (9分)古诗文积累,请根据语境填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养育了文化的地气,文化滋养了山水的灵性,从此:山水里有了惬意生活,陶渊明浅斟慢吟:“采菊东篱下,_”;山水里有了如画长卷,李太白奇思妙想:“_,双桥落彩虹”;山水里有了旷达心胸,_亭中醉咏:“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里有了绵绵情思,温庭筠淡写热盼:“_,_”;山水里有了千古离愁,_:“_,_”。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5. (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 . B . C . D . 6. (5分)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忍受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以至于看见人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8. (25分)阅读父爱就像那场雪,回答后面的问题。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天阴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着,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一起去。可一到下雪天,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呆着,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话,要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迭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便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圆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1)读完全文,给文章标题“父爱就像那场雪”续写一句话,写出“雪”的具体作用。(2)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都写到了外面飘飞的雪,分别起什么作用?(3)下面两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什么?A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B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4)阅读全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5)下面两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有点相似,说说两段文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甲】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乙】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9. (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马的眼镜莫言1984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办文学系,徐怀中老师是首任主任,我是首届学员。他确定的教学方针以及他为这届学员所做的一切,却让我们一直牢记在心。今年三月初,在文学系的讲座上,我忆起北京大学吴小如先生给我们讲课的事,虽寥寥数语,但引发了怀中老师的很大感慨,于是,我就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往事,以防遗忘。吴先生为我们讲课,应该是在1984年的冬季,前后讲了十几次。他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戴一顶黑帽子,围一条很长的酱紫色的围巾。进教室后他脱下大衣解下围巾摘下帽子,露出头上凌乱的稀疏白发,目光扫过来,有点鹰隼的感觉。他目光炯炯,有两个明显的眼袋,声音洪亮,略有戏腔,一看就知道是讲台上的老将。因为找不到当年的听课笔记,不能准确罗列他讲过的内容。只记得他第一节讲杜甫的兵车行。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是军队作家班。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胸,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他为我们讲课显然也是十分用心的,但由于我们当时都发了疯似地摽劲儿写作,来听他讲课的人便日渐减少。最惨的一次,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五个人。这也太不像话了,好脾气的怀中主任也有些不高兴了。他召集开会,对我们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并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一次吴先生的课,三十五名学员来了二十多位,怀中主任带着系里的参谋干事也坐在了台下。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这话说得很重,许多年后,徐怀中主任说:“听了吴先生的话,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吴先生的言外之意很多,其中自然有他原本并不想来给我们讲课是徐怀中主任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的意思。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记得在下课前他还特意说:我读过你们的小说,发现你们都把“寒”毛写成了“汗”毛,当然这不能说你们错,但这样写不规范,接下来他引经据典地讲了古典文学中此字都写作“寒”,最后他说,我讲了这么多课,估计你们很快就忘了,但这个“寒”字请你们记住。现在回想起来,吴先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寒”字,是不是有什么弦外之音呢?是让我们知道他寒心了吗?还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知识的浅薄?其实,我从吴先生的课堂里,还是受益多多的。他给我们讲庄子的秋水和马蹄,我心中颇多合鸣,听着他绘声绘色的讲演,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故乡一望无际的荒原上野马奔驰的情景,还有河堤决口、秋水泛滥的情景。后来,我索性以马蹄为题写了一篇散文,以秋水为名写了一篇小说。马蹄发表在1985年的解放军文艺上,秋水发表在1985年的莽原上,这都是听了吴先生的课之后几个月的事儿。这两篇作品对我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蹄表达了我的散文观,发表后颇受好评,还获得了当年的“解放军文艺”奖。秋水中,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名称,从此,这个“高密东北乡”就成了我的专属文学领地。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我是在白狗秋千架这篇小说中第一次写下了“高密东北乡”这几个字,在国内外都这样讲,后来,我大哥与高密的几位研究者纠正了我。秋水写了在一座被洪水围困的小土山上发生的故事,“我爷爷”“我奶奶”这两个“高密东北乡”的重要人物出现了,土匪出现了,侠女也出现了,梦幻出现了,仇杀也出现了。应该说,秋水是“高密东北乡”的创世纪篇章,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吴先生讲庄子秋水篇那一课,就是只来了五个人那一课。那天好像还下着雪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我们的阶梯教室的门正对着长长的走廊,门是两扇关不严但声响很大的弹簧门。吴先生进来后,那门就在弹簧的作用下“哐当”一声关上了。我们的阶梯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五个听课人分散开,确实很不好看。我记得阶梯教室南侧有门有窗,外面是礼堂前的很大一片空场。因为我坐在第七排最南边的座位上,侧面便可见到窗外的风景,那天下雪的印象多半由此而来。虽然只有五个人听讲,但吴先生那一课却讲得格外地昂扬,好像他是赌着气讲。我当时也许想到了据说黑格尔讲第一课时,台下只有一个学生,他依然讲得慷慨激昂的事,而我们有五个人,吴先生应该满足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朗声诵读,抑扬顿挫,双目烁烁,扫射着台下我们五个可怜虫,使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目光短浅不可以语于海的井蛙、不可以语于冰的夏虫,而他就是虽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却自以为很渺小的北海。讲完了课,先生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收拾好讲稿,穿戴好衣帽,走了。随着弹簧门“哐当”一声巨响,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因为当时我们手头都没有庄子的书,系里的干事便让我将秋水、马蹄这两篇文章及注解刻蜡纸油印,发给每人一份。刻蜡纸时我故意地将马蹄篇中“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中“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其意大概是想借此引逗同学发笑吧,或者也是借此发泄让我刻版油印的不满。我没想到吴先生还会去看这油印的材料,但他看了。他在下一课讲完时说:“月题”,是马辔头上状如月牙、遮挡在马额头上的佩饰,不是马的眼镜。然后他又说我感到他的目光盯着我说“给马戴上眼镜,真是天才!”我感到脸上发烧,也有点无地自容了。毕业十几年后,有一次在北大西门外遇到了吴先生,他似乎老了许多,但目光依然锐利。我说:吴先生,我是军艺文学系毕业的莫言,我听过您的课。他说:噢。我说:我听您讲庄子的秋水、马蹄,很受启发,写了一篇小说,题目叫秋水,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马蹄。他说:噢。我说:我曾在刻蜡纸时,故意把“月题”解释成“马的眼镜”,这事您还记得吗?此时,正有一少妇牵着一只小狗从旁边经过,那小狗身上穿着一件鲜艳的毛线衣。吴先生突然响亮地说:“狗穿毛衣寻常事,马戴眼镜又何妨?”(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寥寥数语河堤泛滥奔驰(2)请简要回答本文写作的缘由。(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4)吴先生讲授的秋水和马蹄给作者带来哪些影响?(5)当吴先生讲课结束,为什么作者“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6)简要分析吴先生的形象。(答出两点即可)(7)对于作者将“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一事,吴先生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浙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洋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阅十余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 . 寻十余里,无迹 未果,寻病终C . 必于石下边水处啮沙为坎穴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D . 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当求之于上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 . 求石兽于水中 躬耕于南阳C . 然则天下之事 入则无法家拂士D . 盖石性坚重 盖竹柏影也(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切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的道理。B . 文章写僧人们打捞石兽时,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待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C . 文章对讲学家和老河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闻之笑日”四字刻画出讲学家自负而又轻蔑的神态,而老河兵的“笑”则显示出他的胸有成竹。D . 文章叙事,脉络分明,逐层深入,结构严谨。叙事之后,以简洁的抒情结束全篇,揭示题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浣 溪 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采 桑 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 苦相思的悲情。(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3)“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着希望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600字以上。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1分)3-1、3-2、3-3、4-1、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5-1、6-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1、7-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8-1、8-2、8-3、8-4、8-5、9-1、9-2、9-3、9-4、9-5、9-6、9-7、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1、10-2、10-3、10-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