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31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 泄(xi)气 荻(d)港 芜(w)湖B . 要塞(si) 督(d)战 锐不可当(dng)C . 业已(y) 溃(ku)退 摧枯拉朽(xi)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鸡飞狗跳 不知所错 铮铮作响 净手焚香B .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缤纷和谐C . 针芒在身 泛味麻木 俯拾即是 抽丝剥茧D . 不约而同 月冷风清 竹木箫箫 金戈铁血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B . 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 , 无法达成共识。C . 深圳的灯光秀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D . 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滥造。B . 通过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C .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D .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5.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颗小桃树的作者是贾平凹,文中叙述小桃树的身世,同时暗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B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 . 老王的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唐吉诃德等。D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6. (4分)默写 (1)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头) (2)出师未捷身先死,_。(蜀相) (3)夜阑卧听风吹雨,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读书心得栏里,有同学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写在读书心得栏里。 (2)学校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3)学校组织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A)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烈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B)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C)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才容易染上网瘾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正方辩词(A)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_”改为“_”。反方辩词中画横线句(A)语义重复,应将:_删去。画线句(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改为“_”。(4)学校文学社编辑部在九年级组织了“读水浒话英雄”的活动。请你帮助小文完成下面内容。(从小说描写的众多人物中任选两个,初中课文中出现的人物除外) 英雄姓名:_;相关故事:_。英雄姓名:_;相关故事: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我狗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习。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1)第段中加下划线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 (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是气态的。B .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C . 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D . 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 , 好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2)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史记)【注释】淳于髡(kn):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滑稽:能言,指语言能力强。隐:这里指说隐语。蜚:通“飞”。(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或短语。 臣之妻私臣(_)王之蔽甚矣(_)未尝屈辱(_)诸侯并侵(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乙文中淳于髡的劝谏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4)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 甲文“由此观之”的“此”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B . 乙文齐威王用“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表明自己的醒悟与决心。C . 甲文“数月之后”与乙文“数使诸侯”的两个“数”意思是不一样的。D . 甲乙两文都叙述了劝谏的故事:或用类比、或用隐喻,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结合沁园春.雪预习,完成下列各题题 (1)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下阙中的惜字以下铺叙,同上阙中的望字以下七句结构上相同;但上阙是_ 的描写,下阙是_ 的叙述;上阙是_ 中有_ ,下阙是_ 。(3)作者用遣词造句,极有分寸,同是评价古人,而意存分别,这些词语是:_。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_。 (4)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 (6)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写作。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梦想,拥有激情,有时我们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乏味。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青春、幸福、知识、激情、健康、荣誉、友情”等词语。)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6-1、6-2、6-3、6-4、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1、7-2、7-3、7-4、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1、8-2、8-3、8-4、9-1、9-2、9-3、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10-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11-4、11-5、11-6、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