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627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穗(hu) 匀称(chng) 迸溅(bng ) 须臾(y)B . 气氛(fn) 啜泣(chu) 偌大(nu) 滑稽(j)C . 篡夺(cun) 骸骨(hi) 黄晕(yn) 欹斜(q)D . 吮吸(yn) 贮蓄(zh) 枯涸(h) 收敛(li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啜泣 收敛 夜色苍芒B . 沉淀 瞬息 不可救要C . 加冠 教悔 盛气凌人D . 抽噎 睿智 长途跋涉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B . 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C . 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D . 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4.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 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这种文字对 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A . B . C . D .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 (6分)名著知识。(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 、 _ 。(2)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是法国作家_,这本书叫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7分)6. (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夏一刀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_,走了。“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关你什么事!”“我是你爹!”“起来!”父亲没动。“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 , 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_父子骑车看病(2)填入第段横线上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 . 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 . 踩着金灿灿的落叶D . 迎着雾蒙蒙的细雨(3)第段与第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细读第段,紧扣划线内容“环住”、“一震”“、清脆的车铃声”,说说结尾的妙处。 7. (6分)综合性学习。一位哲人曾说过:“不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学校举行“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做好准备:在正式演讲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演讲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搜集、整理资料。-设计演讲(恰当运用演讲技巧)(2)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3)简述事例:如果你在演讲中要举出“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作为论据,请你仿照例句,简述一个事例。例句: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8. (7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为者常成,_。 (2)_,不知其可。 (3)俱往矣,_,还看今朝。 (4)阡陌交通,_。 (5)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_,_”,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_,_”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盛赞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B . 揭示起义原因是秦朝严苛统治。C . 展现农民起义雄伟浩荡的场面。D .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迷信思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3)上面这段文字着重写了_;作者泼以浓墨,细加描绘,目的是_。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10.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魏寅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吗?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是否还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正如冯端夫妇,_。“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诚哉斯言。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5日05版)(1)文中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第段和第段中,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核心观点,请概括这两个方面。 (3)作为一篇文化时评,本文语言雅致生动,请你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4)在文中横线处,请你试着用冯端夫妇的事例来分析论述第段中作者的观点。 11.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杨禹范敬宜走了。这位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曾经说,来生还要做记者。作为新闻人,老范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记者调查莫把开头当过头,采写者是该报农村部记者范敬宜。那时,老范刚刚结束了十几年“右派”生涯,从务农的田间地头,回到省报的案头。那个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半年,国内掀起一股从“左”边刮来的风,质疑一些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基层实践“做过头了”。记者老范,凭新闻人的直觉写就此文。没考虑什么大背景,也没在字里行间埋什么伏笔,就是平铺直叙,“只是反映情况”,他后来说。忆老范,不能不提老黄,老黄名叫黄彩忠,当时是人民日报一名编辑。老黄把老范请到了北京,一起逐字逐句再推敲辽宁日报的那篇头条。几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转发了莫把开头当过头,还配上了编者按。1700多字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从此作为新闻名篇,载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范敬宜,从这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起,人生如同加了助推器,由辽宁日报、经济日报至人民日报,总编辑一路做过来。如果没有这位黄编辑,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位范总编辑。1998年,在长江洪水刚刚退去的那个秋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在做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报道,那段日子,屡屡提及老范这篇莫把开头当过头的人,不在少数。2008年,新闻界再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时,老范已经转而去清华执掌新闻传播学院了。他因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而迈入人生新境界,因锐意创新而成就了自己的总编辑风格,因最后做了个教书匠,而真的回到了新闻生产线的开头。报人老范去世的前一晚,电视人白岩松正在创新。在前一晚的亚运开幕式直播中,他创造性地“用新闻方式解说亚运”,一时间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电视人小白用一种站在新闻开头、奋力创新的姿态,于无意中送新闻界老前辈一程,冥冥中,也算是令同仁赞许的一番临别之谊。老范一辈子是报人的楷模,虽然没有从事过电视新闻工作,但也曾评说过央视新闻,言语间,以新闻基本规律为尺。白岩松于转播之初就开宗明义跟观众一起建立“五个时间纬度”2000年的广州,200年的海心沙岛,20年的从北京亚运到广州亚运,2年的从北京奥运到广州亚运,2小时的开幕式,其意义在于,这一刻,终于甩掉了羁绊电视新闻人已久的画面束缚,而大大方方地去搭建画面背后的新闻逻辑。最终,屏幕上还是那些画面,而解说者也是评论者白岩松,为观众提供了比画面更丰富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电视新闻人过去不太看重、也不太善于驾驭的。他们习惯于用画面、用现场“直给”;他们认为观众只会对精彩的视觉享受感兴趣,只能容忍屏幕外的只言片语,而不会有耐心去进入一段新闻逻辑。这一次,白岩松和他的同事们首先让自己有了这个耐心。这是最新鲜的“电视化表达”。事实上,他不过只是借用了报人们熟悉的新闻方法,使电视新闻的屏幕在不断变大、变薄、变清晰之后,重新变得厚实起来。报人老范,当年是这么评价电视新闻的:办报有很多好办法,如果被哪个聪明的电视人拿了去,电视新闻就更强大了。报人老黄,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新闻人要时刻让自己新鲜着。报人老范,最动情的一句话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莫把开头当过头。无论报人还是电视人,离自己的前方,都还有一段要奔跑的距离。大家都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多数人没有去清华听过范老师的课。但在他溘然离去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想下辈子还做记者的人,很快就会回来。(选自2010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为什么说范敬宜“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请分点概述。 (2)文中画线语句的意思是什么?对表现范敬宜的形象有何作用? (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却用了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圈圈涟漪;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你是思辨的春雨,是求索的春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让我的世界变得如此亮丽。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1、5-2、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7分)6-1、6-2、6-3、6-4、7-1、7-2、7-3、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8-1、8-2、8-3、8-4、8-5、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1、9-2、9-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10-1、10-2、10-3、10-4、11-1、11-2、11-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