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474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寒噤(jn) 殷红 怒不可遏() 风雪载途B . 藩(pn)篱 绥靖 气息奄(yn)奄 惟妙惟肖C . 箱箧(qi) 震悚 日薄(bo)西山 步履蹒跚D . 诘(ji)问 愧怍 锐不可当(dn) 瘦骨嶙峋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B . 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C .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D . 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3. (2分)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 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 修改:删去“能否”。B .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C . 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D . “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 修改:将“培养”改为“提高”。4. (2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日更定”,旧时晚上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B . “故自号曰醉翁”,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生前有谥号,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C . 下面称呼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D . “晚生蒙老先生垂爱,得赐登龙,已出望外。”中的“垂爱”是敬辞。二、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5.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并根据释义写出相应例句或成语。 例句释义成语毕力平险_沿溯阻绝_溯流而上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只是_日薄西山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出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部分。 (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默写。 (1)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 (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6)登幽州台歌中,写出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诗人深感人生有限的诗句是:_,_! (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 (8)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日子。 (9)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巧妙地在比喻中融入议论,表达自己虽远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_。 (10)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根据阅读印象,完成问题。 (1)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其长子_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_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2)傅雷家书中,不仅有生活上的关心,音乐艺术方面的交流,还教导儿子行为礼仪要得体,请举例说明行为礼仪方面有哪些教导。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9. (6分)学校开展主题为“振兴中华传统节日,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活动。 (1)【观点论述】众所周知,关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下人们谈论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你写出这个节日,并简要叙述该节日的主要习俗。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清明节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柳枝袅袅报春意,下联:_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古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 陋室铭)(乙)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 靳秋思索画)(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谈笑有鸿儒 _用以慰天下之劳人_(2)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物质的组成奥秘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chemistry)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1)结合相关内容给“化学”下定义。 (2)联系全文内容总结化学的重要作用。 (3)第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化学的核心知识全部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B . 化学家们可以完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C . 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D . 化学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实用的学科。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请为善良坚守前些天,温州11岁男孩失踪的消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短短几日,不光温州当地,浙江全省乃至全国的好心人都在帮忙扩散!终于,12月5日凌晨,好消息传来,孩子已于12月4日22时48分找到。人们刚松了一口气,却又被一个“神转折”震惊了 , 乐清市公安局5日发布警情通报称,这起令人揪心的事件竟是孩子母亲自导自演、蓄意策划的,只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和重视!一时间,网友们气愤不已,纷纷表示:人性的善良去哪了?其实,近些年,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说到水滴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经常会在微信群里看到,当有人患严重疾病却没有条件支付昂贵医疗费的时候,家属在上传相关证明之后,可以借助此平台向广大网友求助,求助来的钱可以提现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以通过很多人的救助,让自己的家人免于病痛获得重生。南宁的邓女士便是该平台受益的一方。当时,邓女士因无法支付女儿昂贵的医药费,在网上发起了筹款。大家出于爱心,纷纷众筹,很快就筹集到了25万元。但马上就有网友举报:这个家庭有着自己经营的店铺,并且生意很好,平时出行还开豪车。网友们得知真相后想找这位受助者进行询问,但这位受助者在社交平台上不但没有感谢大家,反而说出了很难听的话。明明有经济能力为什么还要去骗别人的钱?这样恶意消费我们的爱心难道不愧疚吗?这世界还有善良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忽然发现这个社会似乎变得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了。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老生常谈,空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跌倒的老人没人敢扶,西安车站甚至挂出了巨幅标语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看起来人性的善良已经微乎其微。但是细观身边,我们始终会看到,总有一些人用无言的行动告诉我们:请为善良坚守!郑州街头,一位环卫阿姨将自己带的鸡蛋早餐,让给不相识的盲人乞讨者。阿姨细心的把鸡蛋剥了皮,放入盲人口中,这位盲人当场跪地感谢。他虽然看不到,但却知道这一定是世上最美的人,因为善良的内心比美丽的外衣更加重要。一个孩子摸黑骑车回家,后面来了一辆车,司机全程给孩子照亮前路,用龟速慢慢开在自行车的后面。快到家时,孩子停下车,站定,给司机鞠躬答谢。他带着红领巾,是一名小学生。司机在评论里说,他拍视频是为了防止小男孩摔倒讹人,没想到是下来鞠躬,这让他更加坚信善良的力量。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无条件地拥抱善良?大概是当每个人都遇见善良后吧。浙江江山一11岁小男孩为了给家人送雨伞,不慎跌入水流湍急的路边排水渠中,就在这危急关头,几个陌生人挺身而出,86秒,他们狂奔100多米,救起落水男孩。86秒,对大家来说也许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但是,对于拯救生命来说,却是无比珍贵。善良,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最高贵的体面。善良虽然会迟到,但是她永远不会缺席。所以,请暖心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善良是相互的,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是自我的一次改变,只要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多付出自己的一点爱,最终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世界也将因你而改变!感谢为善良坚守的人们,也愿善良的好心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们为什么要“为善良坚守”?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人们刚松了一口气,却又被一个“神转折”震惊了。(划线词“神转折”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明明有经济能力为什么还要去骗别人的钱?这样恶意消费我们的爱心难道不愧疚吗?这世界还有善良吗?(连续使用三个问句有何作用?)(4)看完了文章,小汪不禁感慨:“水滴筹里面的事情都太假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在这个平台给任何人捐钱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小汪的说法做出评价。 13.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B . 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C . 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D . 本文的认证思路是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2)下列与本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指出人们不读经典的原因,最后号召人们有了认识之后,行动要跟上。B . 人们不读经典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生活浮躁,匆促的生活节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细细品味。C . 作者在第段中例举曹雪芹“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经典本身是纯粹的,作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D . 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会对经典产生隔膜,他们无缘分享出来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碧澄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5-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6-1、6-2、6-3、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7-1、7-2、7-3、7-4、7-5、7-6、7-7、7-8、7-9、7-10、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9-1、9-2、9-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3-1、13-2、13-3、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