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383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B . “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玉帛,指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C .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D . 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变色龙的作者是莫泊桑。2.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B .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 .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D .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chxunjin埋没彷徨缅怀探_告_讨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默写。 (1)读书_,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2)闲来垂钓碧溪上,_。(李白行路难) (3)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做) (6)一抹晚烟荒戍垒,_。(纳兰性德浣溪沙 (7)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 (8)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10)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数英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强调:“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_。”(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作答) 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 (5分)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名著阅读。(1)下面关于鲁宾逊漂流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顶是( )A . 鲁宾逊救下“星期五”的时候,已经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B . 鲁宾逊第二次航海遇到土耳其海盗船,他被掳到海盗船长家里,成为奴隶。C . 鲁宾逊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时,这些庄稼因缺水而旱死了。D . 鲁宾逊所乘的船触礁后,除了鲁宾逊,船上只剩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2)请补全水浒传的两个回目。第六回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第九回_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B . 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C . 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D . 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B . 第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C . 第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 .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轮车夫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1)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她把心一横:“20就20。”(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C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D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浙西救灾沈括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 发粟及募民存饷 , 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避。又召诸佛寺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杭州不恤荒政 , 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陈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注】殍殣:饿死的人。领渐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带。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馈赠物品。监司:宋代各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长平仓等,总称为“监司”。荒政:古代在通到荒年时所果取的救济措施。司:即司农寺,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_为术甚备_谕之曰_两浙唯杭州晏然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因之以成就民利/虽不能察,必以情B . 文正乃自陈条叙/见渔人,乃大惊C . 皆文正之惠也/甚矣,汝之不惠D . 以惠贫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琅琊也(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4)根据短文内容,简要概括范仲淹救灾所采取的措施。 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普洱茶”的文字。(不超过120字) 要求: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2)不超过150字。 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种类繁多,以茶种分类,可分为阿萨姆种和非阿萨姆种;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可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代樊绰。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转身到母亲房间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看了这个广告,你有什么感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1、4-2、4-3、4-4、4-5、4-6、4-7、4-8、4-9、4-10、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1、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1、6-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1、7-2、7-3、8-1、8-2、8-3、8-4、8-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1、9-2、9-3、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1、10-2、10-3、10-4、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