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3108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焦灼(zhu) 踉跄(lin) 愠怒(wn)B . 酸涩(s) 宿营(s) 肥嫩(nn)C . 火燎(lio) 抽噎() 蔫巴(nin)D . 一霎(sh) 残渣(zh) 绽开(zhn)2. (2分)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B .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竞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C .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砂砾,把峻岭劈成深渊。D .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休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3.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B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C .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D . 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删去“从中”)B .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删去“的生产量”)C .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D . 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把“制止”改为“阻止”)5.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峰也是他的作品。B .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C .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D . 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6. (2分)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看看吧!青海湖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她微微地荡漾着,闪动着,好像草原上立起了一张碧绿的竖琴。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就是竖琴上的弦丝吗?伴随着微风,我们仿佛听到了阵阵悦耳的琴声。看看吧!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显出一种多么豪放美丽的风姿。她好像伸出了强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蓝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牵着草原和牛儿、马儿、羊儿。千百年来,在她的胸怀里,抚育了多少子孙后代,多少英雄儿女?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青海湖,母亲般的青海湖呵!A . 第段中的“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烈表达了“我”希望尽快到达青海湖的迫切心情。B . 第段中把“青海湖”比喻成“一张碧绿的竖琴”,形象地写出了青海湖绿波荡漾的美丽形态,抒发了“我”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C . 第段中“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青海湖豪放美丽的风姿。D . 第段中“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深情地赞美了草原宽广博大的胸怀。7. (2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是上天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 , 。泻进山脚下的尘地 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跌落岩缝汇成“叮咚”作响的山泉A . B . C . D . 二、 阅读与理解 (共2题;共41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少年书架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书架伴“我”成长(2)品读第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4)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9. (21分)阅读,完成后面问题善待挫折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1)本文的中心论点:_(2)第段所列举的事例,证明了 (3)第段的两个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取消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4)第段中,科学家贝佛里奇的话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5)第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阅读与理解 (共2题;共41分)8-1、8-2、8-3、8-4、8-5、9-1、9-2、9-3、9-4、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