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4119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X 页数:95 大小:77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应试辅导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 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注意 中医学认为 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 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过程中 既强调辨证论治 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细目二 辨证论治 3 例 中医对感冒的辨证论治1 风寒型感冒 恶寒重 发热轻 头痛 关节疼痛明显 鼻塞声重 流清鼻涕 口不渴 咳嗽时吐白稀痰 咽喉疼痛不明显 或仅见咽痒 舌不红 苔薄白 治法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等可以选用 还可用葱白30克 淡豆豉9克 生姜9克煎服 4 1 病 证 症的基本概念 1 病 即疾病 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 特征和规律 如感冒 痢疾等 皆属疾病的概念 2 证 即证候 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 有内在联系的 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5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 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 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 原因 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 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 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 处方遣药的依据 如风寒感冒 肝阳上亢 心血亏虚 心脉痹阻等 都属证候的概念 3 症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 孤立的现象 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如恶寒发热 恶心呕吐 烦 6 躁易怒等 称症状 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如舌苔 脉象等 称体征 7 2 辩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 也叫辨证施治 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 即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 部位 邪正关系 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 是根据辨证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辨证的目的 8 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 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同样是感冒 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可不一样 其理论依据是同病异治 2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 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大致相同的证 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9 临床上崩漏 肌衄 胃下垂等病 辨证为气虚时 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就是同病异治 因此 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 证同则治同 证异则治异 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10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1 精的概念 1 哲学中的精 气二字内涵经常相同 是指构成宇宙的极细微的物质 但就其意味而言 精 常指气中 精粹 的 能变的部分 2 精的概念首见于 道德经 3 源于 水地说 细目一 精气学说的概念 11 2 气的概念 1 气在哲学中的概念 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 气的概念源于 云气说 3 气在中医学中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2 1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 精气在不断运动与变化3 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精气 细目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细目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1 阴阳的基本含义阴阳的含义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细目一 阴阳的概念 14 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 最确切的是 A 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 阴和阳即是矛盾C 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D 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E 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 15 2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相对性 阴阳中复有阴阳 可分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 二者可相互转化 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事物阴阳属性也会变化 昼夜阴阳属性的一般说法是 上午属阳中之阳 下午属阳中之阴 前半夜属阴中之阴 后半夜属阴中之阳 四季阴阳属性的一般说法是 夏天属太阳 阳中之阳 秋天属少阴 阳中之阴 冬天属太阴 阴中之阴 春天属少阳 阴中之阳 2 绝对性 当对立面固定不变时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16 1 阴阳的一体观2 阴阳对立制约3 阴阳互根互用4 阴阳交感互藏5 阴阳消长6 阴阳转化7 阴阳自和平衡 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7 1 阴阳一体 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 协调共济 2 对立制约含义 对立 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 制约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举例 动极者镇之以静 阴亢者胜之以阳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阳病 阴胜则阳病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18 3 互根互用含义 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 互为根本 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 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阴阳双方又相互资生 相互为用 举例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阳又各互为其根 阳根于阴 阴根于阳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的理论根据是 19 4 交感互藏交感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互藏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 任何一方中都蕴含有另一方 20 5 阴阳消长 量变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或比例上的对比变化 消 减少 长 增加 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 从冬至春及夏 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 即是 阴消阳长 的过程 21 6 相互转化 质变 转化含义 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是有条件的 内在因素 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条件 极 重 甚 即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 即 物极必反 重点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寒甚生热 热甚生寒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体现的是阴阳转化 22 阴阳互相转化表明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固定不变的 体现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知识点 7 自和平衡含义 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平衡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 23 1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细目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25 26 27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总之 表实热属阳 里虚寒属阴 28 例题 1 属于阴的是 A 脉象洪大B 面色鲜明C 迟脉D 脉象滑数E 声高 29 2 脉象分阴阳 属于阴的脉象是 A 浮B 大C 迟D 滑E 洪 30 4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2 确定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为总则 31 对阴阳偏胜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损其有余 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补其不足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指的是阳病治阴 适用的病证是 阴偏衰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指的是阴病治阳 适用的病证是 阳偏衰 阴病治阳 的病理基础是 阳虚 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 阳病治阴 32 3 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四气温 热 阳寒 凉 阴五味辛 甘 淡 阳酸 苦 咸 阴作用方向升 浮 阳沉 降 阴 33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 五行学说的概念1 五行的含义木 火 土 金 水五类 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事物属性的概括 2 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34 木曰曲直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 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 向上 升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 承载 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 引申为凡具有沉降 肃杀 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 下行 寒凉 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均归属于水 35 2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 归类方法 取象比类法 推演络绎法 取象 即是从事物的形象 形态 作用 性质 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如漫画家漫画创作 比类 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 特性 为基准 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 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36 37 推演络绎法意义 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8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39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40 细目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 五行相生含义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 助长和资生作用 规律 41 难经 把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 生我 者为母 我生 者为子 比如木为火之母 土为火之子 42 2 五行相克含义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 内经 把相克关系称为 所胜 所不胜 关系 克我 者为我 所不胜 我克 者为我 所胜 比如水为火之 所不胜 金为火之 所胜 43 2 五行制化制化 制 制约 化 化生 制化是生克关系的结合 事物生中有克 克中有生 相反相成 维持其相对的平衡 44 3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1 相乘含义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45 2 相侮含义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即反克 又称 反侮 46 4 母子相犯 1 母病及子含义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累及其子行 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规律 母行虚弱 亢盛 引起子行亦不足 亢盛 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亢盛 2 子病及母含义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累及其母行 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47 细目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 将自然界的五方 五气 五色等与五脏联系起来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 48 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 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如 肾病及肝 子病及母 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 如 心病及肝 相克关系传变 相乘 相克太过而为病 如 木旺乘土 和 土虚木乘 相侮 反向克制而为病 如 木火刑金 和 土虚水侮 49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 50 4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1 指导脏腑用药 2 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 及早控制传变 防患于未然 黄帝内经 中提出 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欲病 下医治已病 难经 七十七难 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51 3 确立治则治法以相生规律确定治则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以相克规律确定治则 抑强 扶弱 以相生规律确定治法 滋水涵木 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 金水相生 以相克规律确定治法 抑木扶土 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 泻南补北 52 4 指导针灸取穴 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5 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53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1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藏象 又作 脏象 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古代解剖知识积累 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 54 3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 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 形态与六腑形似 功能与五脏相似 4 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 55 1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不包括 A 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B 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C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D 中外知识的结合E 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 56 2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A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C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D 藏精气而不泻 虚实而交替E 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57 3 区分五脏 六腑和奇恒之府最主要的依据是 A 分布部位的不同B 解剖形态的不同C 功能特点的不同D 阴阳属性的不同E 五行属性的不同 58 4 五脏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A 传化物B 实而不能满C 藏精气D 泻而不藏E 受盛传化水谷 59 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 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1 主血脉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 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于周身 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功能正常的三条件 心气充沛 脉道通利 血液充盈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 心主血的内涵 心行血 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60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 使血行脉中 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心主身之血脉 2 心藏神 神的概念广义的神 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 表情 语言 动作等反映于外 又称为 神气 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 狭义的神 是指人的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 61 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 心为 五脏六腑之大主 君主之官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 3 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62 4 心血 心气 心阴 心阳的生理作用 心血 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 化生心神 心气 推动调控心脏搏动 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 心阴 制约心阳 抑制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心阳 制约心阴 激发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63 2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 主气 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在 调节气机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 生成宗气 64 主呼吸之气 65 2 主行水 66 例题 肺 主行水 所依赖的是 通调水道 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A 肺司呼吸之气B 肺主一身之气C 肺外合于皮毛D 肺朝百脉主治节E 肺主宣发和肃降 67 生理 肺主行水 表现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意义 参与体内津液代谢 维持其动态平衡 肺为水之上源 68 3 朝百脉 主治节 69 肺主治节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 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 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70 4 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娇脏 肺气宣降 71 主宣发肃降 72 3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 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 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73 运化水谷 74 运化水液 75 2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 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 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 生理意义 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表现 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 76 例题 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控制血液的流速B 控制血液的流量C 控制血液向外周运行D 控制血液向内脏运行E 控制血液在脉内的运行 77 3 脾的生理特性脾具有把水谷精微上输输布并固护脏器位置的生理功能 78 4 脾精 脾气 脾阴 脾阳的生理作用 脾精 浓厚者化营化血 轻清者化卫化气 脾气 化水谷为精微 化水饮为津液 并转输 脾阴 凉润 宁静的作用 脾阳 温煦 推动的作用 79 4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 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 条达 升发 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 调畅情志活动 通调排精与排卵 2 肝主藏血含义 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80 肝为血海 3 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 指肝气主升主动 具有刚强 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肝主升发 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 条畅气机的作用 4 肝血 肝气 肝阴 肝阳的生理作用 肝血 濡养目 筋 爪 化生和涵养魂与怒 肝气 升发 畅达全身气的运行等 肝阴 凉润 宁静 抑制的作用 肝阳 温煦 推动 兴奋的作用 81 5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 肾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 指肾具有封藏精气作用 精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2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83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 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84 天癸的含义 化生 天癸 的主要物质是 肾中精气 85 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脏腑气化 是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推动和调控着脏腑形体器官的功能 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相互转化的功能活动 86 2 肾主水主要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 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 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87 3 肾主纳气纳 受纳 摄纳之意 肾主纳气 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 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4 肾的生理特性 主蛰守 指肾具有潜藏 封藏 闭藏的生理特性 亦是其藏精功能的概括 其纳气 主生殖 主二便等功能均是封藏之本的体现 肾气上升 肾阳鼓动肾阴 合化为肾气上升以济心 88 5 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的生理作用 肾精 决定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化髓充骨通脑 肾气 推动和调控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等 肾阴 凉润 宁静 抑制的作用 肾阳 温煦 推动 兴奋的作用 89 6 命门的概念与功用 1 概念 最早见于 灵枢 根结 指眼睛 难经 始作为内脏 指右肾 2 功用 有主火 水火共主 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 90 细目二 五脏之间的关系1 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调关系 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两脏是 心肺 2 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3 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血液和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临床上最容易出现精神异常的两脏是 心肝 91 4 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下列五脏配合关系中 被称为 水火既济 的是 心肾 5 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6 肺与肝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节方面 主要表现为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肺肝 7 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 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 92 8 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 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 9 肝与肾主要体现在肝肾同源 藏泄互用及阴阳之同源 指哪两脏之间的关系 肝肾 10 脾与肾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 11 肾与命门同为五脏之本 内寓真阴真阳 93 细目三 五脏与五体 五官九窍 五志 五液和季节的关系五脏与五体 五官九窍 五志 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94 被称为 生痰之源 的脏是 脾 被称为 贮痰之器 的脏是 肺 气之根 指的是 肾 生气之源 指的是 脾 具有 主四肢 作用的是 脾的功能 罢极之本 指的是 肝 刚脏 指的脏是 肝 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