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识和中医养生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4091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常识和中医养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常识和中医养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常识和中医养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常识与中医养生概述 1 二 中医生理常识 三 阴阳与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 一 中医基础常识介绍 2 中医是在中国产生 经过数千年发展 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 现在我们认识中医 一般是相对西医而言 然而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 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 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歧黄 青囊 杏林 悬壶 汉书 艺文志 的 有病不冶 常得中医 中医大夫有 持中守一而医百病 3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 阴阳与五行 1 阴阳阴阳是对世界上一切事物最基本属性的概括 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 如水与火 男和女 冷和暖 明和暗等等 凡是运动的 向外的 上升的 温热的 明亮的 无形的 兴奋的都属于 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 内向的 下降的 寒冷的 晦暗的 有形的 抑制的 都属于 阴 4 阴阳 自然变化的最根本的规律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之间相互作用是事物发生 发展 变化的根本原因 或者说 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均是阴阳双方相互作用 不断运动 变化的结果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 阴阳与五行 5 2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是研究各种演化过程 功能及自然现象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 阴阳与五行 尚书 洪范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6 木 升发 生长 条达 舒畅的特性 火 发热 温暖 光明 向上的特性 土 生长 承载 化生 长养的特性 金 肃杀 下降 洁净的特性 水 寒凉 滋润 向下 闭藏的特性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 阴阳与五行 7 中医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经络 藏象 二 中医生理常识 气血津液 中医体质 8 1 藏象 藏 指藏于体内的脏腑 内脏的总称 象 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 二 中医生理常识 藏象 一脏 一腑 一体 一窍一系统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以五脏系统为基础的易发疾病风险管理 防治 服务套餐 9 二 中医生理常识 经络 2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较经脉细小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 入络于肢节 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 将人体脏腑 组织 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借此行气血 营阴阳 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10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俗称穴位 穴位分别归属于各经脉 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 故人体腧穴 经脉 脏腑 二 中医生理常识 经络 磁疗贴 11 3 气血津液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具有推动 温煦等作用 属于阳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 具有濡养 滋润等作用 属于阴 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二 中医生理常识 气 血 津液 12 二 中医生理常识 中医体质 13 二 中医生理常识 中医体质 KY3H体质辨识产品 14 1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2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3 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 4 用于治疗即病与养生 三 阴阳与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 三 阴阳与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阐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用于养生 五脏相音辨识评估系统 16 二 各历史时期养生大事记 三 常用养生方法 四 辨体施养 五 养生如是说 内容提要 一 养生的概念 二 中医养生方法概要 17 养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 内篇 养生主第三 通过庖丁精湛的技艺 悟出自然宇宙间的 道 和 理 所谓养生 就是根据自然宇宙和人体生命规律 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健身体 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一 养生的概念 18 二 各历史时期养生大事记 19 主要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 药食养生 起居养生 三 主要养生方法 精神养生 20 精神养生 它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通过理念上和具体生活实践内容的调摄 增强心理的负荷力和心理素质 以达到与环境和社会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 表现为健康稳定的心态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三 主要养生方法 21 起居作息的调摄包括的内容很多 如衣食住行 站立坐卧 苦乐劳逸 睡眠休息 服装顺时等等 起居养生 三 主要养生方法 22 药食同源 运用适宜的食物和药物 针对人的健康状态 进行食养和药物调理 以促进健康 增强体质 药食养生 三 主要养生方法 23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经常适度的劳作和锻炼 可以预防疾病发生 动以养形 运动养生 三 主要养生方法 24 根据人体体质特征 采取适当的养生方法 以维护平和 改善偏颇 防病保健的一种方法 四 辨体施养 25 五 养生如是说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文学学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 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等 演讲深入浅出 内容广博 使听众于绵绵细语之中既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又能参悟大道至简 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 26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 北京中医协会理事 所著的 求医不如求己 1 2 3 是当今中国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自助养生之书 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 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 自幼 中里巴人即师承父亲练习道家导引养生功法 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 后又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和现代医学典籍 尽得医武同源 医道同源之意趣 中里巴人 其名 源干春秋战国时的两首古曲 阳春白雪 和 下里巴人 中里巴人一名 寄寓将中医精髓传承于千家万户的理想 一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 养生如是说 27 五 养生如是说 樊正伦著名中医学家 曾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主任 现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40余年 在多种疑难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高尚的医德和医风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应邀在诸多大学 媒体开办中医养生讲座 2008年春节黄金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 中医养生 系列讲座 并多次重播 反响热烈 28 五 养生如是说 王晨霞中国掌纹诊疗专家 多年致力于掌纹医学研究 1993年著有 现代掌纹诊病 一书 同时从所收集手图中 精选出上千幅拍摄录制了目前国内外唯一 实用掌纹诊断技术教学录像带 北京科教电影制版厂专门摄制科教片 掌纹诊病 向世界推广这一新型诊断技术 书中介绍了面纹与健康的7种读法 体貌与健康的12种读法 掌纹与健康的30种读法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纹 掌纹 体貌 了解身体状况 发现和预防疾病 掌握长寿的特点和规律 29 五 养生如是说 藤田纮一郎1939年出生于中国东北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毕业 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所工作 其后担任长崎大学教授等职务 1989年担任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教授 现为该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研究寄生虫学 热带医学及感染免疫病学 1994年发表著作 微笑蛔虫 讲谈社 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科学出版奖 藤田纮一郎为日本寄生虫研究第一把交椅 素有 寄生虫博士 之美称 另有 爱上寄生虫 讲谈社 霍乱降临街头 朝日新闻社 等多部著作 30 五 养生如是说 洪昭光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 教授 主任医师 2001年获卫生部 辉瑞怀 高血压健康教育奖 被评为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被评为 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同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和平使者 并获 中国控烟贡献奖 近年被聘为中央文明办 卫生部组织 相约健康社区行 首席健康专家 31 和 体质平和 健康之源脏腑经络通达协调气血津液充沛阴平阳秘 是为无病 结语 32 哲学家培根曾在 论养生 中强调指出 养生是一种智慧 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 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 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 什么对自己有害 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 结语 33 谢谢 炎黄东方 北京 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