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592957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互联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互联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 联 网 +关 心 下 一 代 工 作 ”的 实 践 与 思 考根据省教育厅关工委有关要求,为便于各市(县)区教育关工委工作信息交流,方便电子工作数据的查询,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传递、宣传、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关工委工作现代化办公水平,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无锡市教育关工委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主要采用了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教育关工委网站建立教育关工委网站,并把它作为教育关工委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平台。 本网站由教育关工委主任亲自负责,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办公室管理,由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搜集、更新等具体管理工作。并建立了一支以老同志为主体的热心写作的,精干、高效的宣传报道员队伍。 网站重视充分发挥的宣传引导作用,提升关爱工作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水平,更好地为关爱工作服务,该网站发布我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种新闻、通知、公告、文件、领导讲话、基层动态和工作简报等,并为我市各地各校关工委提供交流经验和各种信息。网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树立创新意识,报道内容客观、真实,符合工作实际,文风朴实并有针对性、指导性,确保了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多年来,我网站报道了受到全国、省、市关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经验;宣传各级关工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五老”队伍中体现“情系后代、面向未来、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关工精神”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自 2010 年网站开通以来,每年各项信息动态报道均在 300 多篇。发表了 30期关工简讯。共有 100 人次的关爱志愿者在“五老风采”栏目中得到广泛宣扬,激励了更多的“五老”投身到关爱工作中去。“工作创新”栏目报道了省市30 个获奖创新特色项目。专题教育栏目紧跟上级关工委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面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紧跟政治形势教育内容及活动。每年发表青少年学生优秀征文50 篇左右。受到全市几十万大、中、小学生的关注。我网站还链接了教育部关工委、省关工委、省教育关工委、市关工委、各市(县)区教育关工委、各高校关工委、无锡教育、省内各兄弟城市教育关工委。网站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系统关工委同各市(县)区及社会各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网站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让社会各界通过网站,了解关工委的各项工作。网站其它栏目还有:通知公告、组织机构、重要文件、高校协作、关爱驿站、专题教育、家庭教育、基层动态、工作数据,反映校外辅导站工作情况。以及公益慈善、帮困助学、爱心交流、心理疏导、关爱视导工作等。自网站建立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15 年 12 月,无锡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网站。同时我们也积极鼓励县区级关工委建立工作网站,并将建立网站作为评选关工委优秀工作团队的必要条件。2016 年,我市宜兴市(县)教育关工委已建立了网站,其它各县区的关工委网也正在筹建中。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针对当代青少年有具有求新、求异的思想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操作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开展和圆满完成关工委各项工作。因此,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 队伍必须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以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兴奋点。因此,学习和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操作技术,必将成为“五老“ 队伍加强和提升自身工作技能和艺术的不可或缺的途径。鉴于从事关工委工作的同志中还有相当部分的老同志尚未掌握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的现状,我们十分重视老同志的有关培训。今年 3 月 18 日,我们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举办了搭建“互联网+关心下一代工作”平台的研讨交流会,旨在提高老同志的思想认识和学校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成功经验,与会同志得益匪浅。6 月 14 日,我们又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举办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尤其是提高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技术操作能力。为各县区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印发了使用微信和美篇制作的资料,并进行现场指导。会上还健全了教育关工委工作的网络 QQ 群和各县区教育关工委有关人员的微信群。上述举措对及时交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与会同志尤其是老同志的欢迎。不少老同志平时也不断虚心向年轻人学习有关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操作技术,践行了新时代对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要求。三、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已成新常态为了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间的互通互联,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家校通”电子通讯平台。很多小学关工委把创立校级公众号和班级 QQ 群,作为创建爱的平台。该校在原有学校网站的基础上,设立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最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和校园精彩活动。锡师附小每班建立 QQ 群、微信群等平台,由班级家委会会长、副会长担任群主。班级 QQ 群,成为了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一个新管道,它的便捷,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也使家校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他们总结出,班级 QQ 群作用如下:首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老师们定期告知学习任务、交流孩子近况、解答家长教育困惑、分享孩子在校的活动资料。(班级活动 PPT)其次,是一个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家长们他毫不吝惜地夸赞自己孩子的同学,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足,互相学习的氛围很浓厚。再次,是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如果哪位家长有疑惑,知道的家长会立即告知。班级需要配合的工作在平台出现,马上有家长主动揽下所有的活,减轻大家的负担。家长们也会将自己孩子的学习心得在平台中分享。家委会的成员对班级建设也积极参与,为孩子们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制作班级书包架)另外,它也是给孩子们提供快乐童年的平台。家委会不定期在群里讨论组织活动。家长们在群里分工合作,自领任务,为多次成功举行课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多次的活动联系,同学成了孩子们最为宝贵的朋友和伙伴,家长与孩子也增进了了解,从而促进了班级体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互联网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加便利,更有爱的温度。也让教育实现了从单元体到多元体,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实现对等的共享与沟通,人人都可以参与,即用信息化的手段创造协同教育。对于传统教育而言,这是一次从时间到空间、内容、结构的颠覆性变更。有了在线的良好沟通,才有了线下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使得以爱为核心的家校沟通更加顺畅。我市高中、职高乃至高校学生,他们本来就较熟练地掌握了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使用技术,加上学校在就餐、借阅、购物等方面均采用了刷卡运作。这无疑对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师生交流、方便师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大有裨益,同时其中也不乏思想教育,成为学校管理的新常态。四、一点思考互联网与新媒体有“提升教育者能力”、“多形式传播教育内容”、“建立教育关爱联动平台”等积极意义。因为它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也变更了我们的世界观和社会活动行为方式。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孕育了丰厚的土壤和环境。但网络和新媒体也是“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应引起重视。前些年青少年迷恋网络走上歧途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许多青少年成为“低头族”。无论何处何时,青少年玩手机已成常态,甚至有低龄化趋势。据了解,大部分是发短信、刷微信或玩游戏。有些信息属垃圾,耗费了青少年许多宝贵春光;一些不良信息则危害更大。涉世未深的孩子由于缺乏鉴别能力,极易上当受骗,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一些家长在微信圈里任意“晒娃”,甚至似有“炫富”之味,不仅引起其他家长的反感,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和家长们加以正确引导。当下青少年有求新、求异、求乐,追求感官刺激等思想特点。具有海量信息的网络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几乎是不可抗拒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做好互联网+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为之做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