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5课线的表现力|湘美版2(共15张PPT)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92450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5课线的表现力|湘美版2(共1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5课线的表现力|湘美版2(共1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5课线的表现力|湘美版2(共1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的表现力,什么是线条,1. 绘画时勾勒轮廓的线,有曲线、直线、折线,有粗线、细线,统称“线条”。“他特别刻意雕琢的,是人物的姿态和性格,在线条的组织上注意透光,并溶合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技法。” 叙记 阿英“侥幸保留下来的片断彩绘,色彩鲜艳,构图美妙,线条熟练。”古城废墟帝王坟 韩北屏2. 指人体或工艺品轮廓的曲度。 “她穿的是一件在北京才时兴的旗袍,剪裁得特别仄小,差不多是裱在身上,露出了全部的线条。”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张志强脚踩危崖,头顶青云,袒露着宽阔的胸脯,满身的肌肉突起,线条分明。” 黄河上的巨人 吴烟痕,中国画人物“十八描”,“十八描”的种种线形变化、“骨法用笔”、“笔断气连”,西画速写、草稿,“一画,立于一法。” 石涛石涛画语录 只有画出了第一根线条,造型才有了法度。线,在造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表现物象的形体轮廓,可刻画物体的内部结构,可勾勒花纹肌理,可描绘喜怒哀乐表情。线条的使用几乎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习惯在原始性艺术中就已经得到充分的确立从刻木记事到岩壁绘画,从象形文字到彩陶纹饰。即使在绘画发展到“科学方法”人们更注重造型的“物理结构”或“光影结构”的时期,绘画仍需要用线来约定形体、度量比例。,手指是最本分的绘画工具。人类学会直立行走以后,将双手解放了出来,手就成为文明创造的象征。一指一划,成为有形无形的线。包括绘画工具在内的一切工具,都可视为手的延伸。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在绘画史上,线条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造型手段。,锯齿旋涡纹双耳彩陶瓮,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人类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从手指、木棍到鸟羽、毛笔以及现在的各种自来水笔,都是适宜于划线的。人们在长期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对这些工具性能有了高度的把握,不同工具产生的线,也成为不同时期绘画的重要元素。,在中国,线的表现力不仅在于显示有形物象的形体轮廓,也可以表现抽象的、不稳定、不确定的物象,如传统绘画中水波、火焰、云气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线条的急徐快慢、起伏变化甚至成为情感思绪的表达方式,成为储存精气神韵的一种境界。,“开元中将军裴旻善舞剑。道子观裴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看过裴将军舞剑,增色了笔法的豪放;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成就了草书的遒劲。他们从生活现象的体悟中抽象出书法的线条,作为表现剑舞气韵神采的造型,不是“应物象形”之“形”,而是记录境界、情绪的“大象无形”。,线形的变化多端、运动的曲折节奏、结构的穿插交错,的确能够记录或传达自然与生命的状态与信息。我们使用的汉字及测试心脏的心电图,都选择了线条的方式。,甲骨文 埃及象形文 楔形文字,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