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糖监测临床指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17508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指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指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指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年版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 1 目录 自我血糖监测 SMBG 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及其案例应用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SMBG的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 2 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 SMBG反映实时血糖水平 发现高血糖 防控低血糖 评估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 提高治疗依从性SMBG帮助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便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方案 3 自我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进行SMBG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 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 需要进一步研究 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 GuidelineonSelf MonitoringofBloodGlucoseinNon InsulinTreatedType2Diabetes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 2009 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 Clinicalpracticerecommendations Executivesummary 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 2010 DiabetesCare 2010 33 suppl1 S4 S10 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 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Guideline66 TheManagementofType2Diabetes 2010 4 SMBG监测频率建议 CDS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ADA 美国糖尿病学会 IDF 国际糖尿病联盟 5 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 6 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选择 点击进入各方案 强化方案 常规方案 7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SMBG方案 目标人群 胰岛素强化治疗 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 的患者 在治疗开始阶段或达到治疗目标后监测方法 未达标时每天监测血糖5 7次 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 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 应监测夜间血糖 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 4次 返回 8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SMBG方案 目标人群 使用预混胰岛素者 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 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 每两周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 即空腹 晚餐前和晚餐后 每月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测5点血糖谱 返回 9 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 目标人群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 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 每两周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 即 空腹 早餐后和晚餐后 每月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返回 10 非胰岛素治疗者的短期强化SMBG方案 目标人群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 有低血糖症状 旅行 感染等应激状态 正在对用药 饮食或运动方案进行调整 HbA1c水平升高 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如入学 开始新工作或改变工作时间 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监测方法 连续三天 监测5 7点血糖 包括餐前 餐后及睡前注意 短期强化监测方案适用于目标人群在特殊时期使用 无需长期维持 11 非胰岛素治疗者的交替配对SMBG方案 目标人群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 已使用短期强化监测方案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 可以进行一周交替配对SMBG方案监测方法 一周七天交替监测早餐前后 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注意 短期强化监测方案适用于目标人群在特殊时期使用 无需长期维持 返回 12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方案 目标人群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监测方法 餐时配对方案建议一周三天 分别配对监测早餐 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 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连续进行餐时配对监测 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选1周进行餐时配对监测 返回 13 生活方式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 目标人群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监测方法 每周测5 7点血糖谱 以指导营养和运动方案 并能在血糖持续不达标时尽早开始药物治疗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各选1天监测5 7点血糖谱 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监测1次5 7点血糖谱 14 监测案例1 男 33岁 口干 多饮 体重下降2个月空腹血糖15 8mmol L 餐后2小时血糖21 3mmol L 糖化血红蛋白9 6 目前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 餐时短效胰岛素类似物 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未达标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 每天监测血糖5 7次 必要时加测夜间3 00血糖 15 监测案例2 女 58岁 血糖高10年 视物模糊1年诊断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注射诺和灵30R20U 早 12U 晚 空腹血糖8 4mmol L 餐后血糖11 7mmol L应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未达标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3天测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 每两周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疑有低血糖表现 随时加测 16 监测案例3 男 43岁 糖尿病史5年空腹血糖11 8mmol L 餐后2小时血糖15 7mmol L 近1年体重减轻5Kg治疗 瑞格列奈1mg tid 二甲双胍500mgtid 地特胰岛素10U睡前皮下注射应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未达标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 每两周复诊1次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17 监测案例4 女 55岁 诊断2型糖尿病3年平日口服格列美脲2mgqd 血糖控制良好三天前至外地旅游途中 两次出现头晕 出冷汗 当时测血糖为2 7mmol L应用非胰岛素治疗的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建议进行连续三天的5 7点血糖谱监测 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和低血糖风险 18 监测案例4 该患者经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发现有晚餐前血糖偏低 在门诊调整饮食方案和药物剂量短期应用非胰岛素治疗的交替配对血糖监测方案 建议继续进行1周交替配对监测 即每日两点 交替监测早餐前后 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 观察治疗改善情况 19 监测案例4 上述患者经治疗调整后 血糖恢复稳定应用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血糖监测方案 建议每间隔1天 分别配对监测早餐 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 随时了解饮食 运动和治疗措施对血糖的影响 必要时加测睡前血糖 20 SMBG的准确性 准确性 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患者真实血糖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 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 高准确性 高精确性 低准确性 高精确性 低准确性 低精确性 高准确性 低精确性 21 血糖仪的准确性标准 比对条件 在空腹状态下 采集静脉血浆用生化仪进行血糖测试的同时 采用毛细血管全血使用血糖仪进行测试准确性标准 精确性的标准 22 SMBG的影响因素 血样来源 全血 血浆红细胞压积血糖仪酶技术 葡萄糖氧化酶 GOD 葡萄糖脱氢酶 GDH GDH辅酶 吡咯喹啉醌 PQQ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干扰pH值 温度 湿度和海拔高度操作不当 23 血糖测试和记录的注意事项 测试前清洁采血部位按摩采血部位切勿挤压采血 测试中一次性吸取足量血样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 测试后记录血糖测试结果试纸与针头丢弃至适当容器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24 需要血糖仪校准的情况 新购买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后SMBG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 25 SMBG血糖数据管理 血糖日志 应包含血糖 饮食 运动等多方面信息血糖数据管理软件 提供血糖记录册 血糖趋势图 14天图谱等工具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 饮食和运动等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 26 SMBG血糖数据管理工具示例 计算机化的血糖数据管理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 将血糖仪与电脑连接 将血糖数据下载至血糖管理软件 27 指导患者将SMBG用于糖尿病自我管理 与患者充分讨论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认真审查血糖记录与患者共同回顾SMBG结果指导患者如何解释监测结果根据SMBG积极改变行为方式根据SMBG调整治疗方案 28 如何设定血糖控制目标 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值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 单位 mmol L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 29 SMBG的局限性 针刺采血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如果血糖监测频率不足 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血糖谱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不一不能将临床研究的结果简单推广至实际工作中 30 总结 SMBG是评价血糖控制的最基本手段新指南对不同治疗阶段患者 提供SMBG表格式监测方案 便于临床借鉴使用SMBG监测方案的推广和监测结果的评价与解读 将是今后糖尿病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