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期末版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15316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期末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职业卫生期末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职业卫生期末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 期末考核 1 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概述第二章 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防治第三章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第四章 高温 灼伤的危害与防护第五章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第六章 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第七章 个体防护第八章 职业卫生管理第九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目录 2 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概述 一 职业卫生概述 二 职业危害概述 3 一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是研究生产劳动中生产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因素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 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 防止职业病危害侵袭 从而提高劳动者能力的学科 这个解释包括如下几个要点 1 劳动条件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作业环境 2 生产过程 指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作业的过程 3 劳动过程 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从事有目的有价值的职业活动的过程 4 作业环境 指生产作业场所的厂房建筑结构 空气流动状况和通风条件 以及采光照明等因素 4 职业卫生工作的工作原则和预防原则 职业卫生工作实行 预防为主 分类管理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的三级预防原则 1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 从根本上进行预防改进工艺 改进生产过程寻找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 2 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3 三级预防 临床预防 已患病者作出正确诊断 及时处理 5 二 职业危害概述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表现在 1 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 2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 热辐射 异常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噪声 振动 超声波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3 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 布氏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3 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缺少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缺少防尘 防毒 防暑的措施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的配制有缺陷 6 第二章 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防治 一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评价 二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和危害 三 防毒技术措施 7 一 工业毒物的分类工业毒物以不同的物理状态存在 具体分为气体 雾和粉尘三种 在其中粉尘可分为粗尘 飘尘 烟尘等 如右图所示工业毒物按其损害人体器官或系统可分为 神经毒性 血液毒性 肝毒性 肾毒性 呼吸道毒性和全身毒性等 二 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1 评价指标成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 LD100或LC100 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一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评价 8 2 LD50HUOLC50 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即能引起50 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 MLD或MLC 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 LD0或LC0 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即使全组染毒 但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2 毒性分级见下表 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 9 二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和危害 1 呼吸道侵入 气态 蒸气态 气溶胶态毒物 10 2 皮肤侵入 脂溶 类脂 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 与皮肤表皮物质结合的物质 11 3 消化道侵入 12 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 工业毒物对全身的危害 1 急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呼吸系统 窒息 水肿 支气管炎 哮喘 肺炎 肺纤维化 神经系统 神经衰弱 神经症状 多发性神经炎 血液系统 白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变质 贫血 泌尿系统 肾损伤 循环系统 急性心肌损害 心律失常 肺源性心脏病 消化系统 刺激 腐蚀胃黏膜 13 2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毒物作用于人体速度缓慢 较长时间才发生病变 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病变 不易在短期內治愈 2 工业毒物对皮肤的危害瘙痒 皮炎 湿症等 3 工业毒物对眼部的危害接触性眼部损伤 中毒所致眼部损伤 14 4 工业毒物与致癌5 工业毒物与致畸6 工业毒物与致突变 15 三 防毒技术措施 1 密闭 通风排毒系统系统有密闭罩 通风管 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 2 局部排气罩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 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 按构造分为密闭罩 开口罩两种类型 3 排出气体的净化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也有所不同 大致分为洗涤法 吸收法 吸附法 袋滤法 静电法 冷凝法 燃烧法等 4 个体防护凡是接触毒物的作业都应规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卫生制度 必要时应列入操作规程 如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 吃东西 班后洗澡 不准将工作服等带回家中等 5 建立建全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规程和操作标准以及严格的检查和消除生产装置上物料的跑 冒 滴 漏等管理制度 16 第三章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 一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二 生产性粉尘的防治 17 粉尘与生产性粉尘 粉尘 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国际上将粒径小于75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其粒径多在0 1 10 m 它是污染环境及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18 19 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来源 矿山开采 开山筑路 金属冶炼 煤的燃烧 原料的处理等 生产性粉尘分类 无机性 有机性 混合性 性质分 降尘 飘尘 颗粒停留时间分 非吸入 可吸入 呼吸性 沉淀部位分 可见 显微 超显微 大小分 20 物化性质 21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1 呼吸系统疾患尘肺 pneumoconisis 肺粉尘沉着症有机性粉尘肺部病变呼吸肿瘤其它疾病 2 局部作用 3 中毒作用 22 尘肺 23 二 生产性粉尘的防治 八字 方针 即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 三项措施 尘源控制及隔离常用的除尘设备个体防护措施 24 第四章 高温 灼伤的危害与防护 一 高温作业的危害 二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三 灼伤及其防治 25 一 高温作业的危害 高温作业 workinhotenvironment 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 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 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 或2 以上的作业 26 高温作业的类型 高温 强热辐射作业 1 冶金工业 2 机械制造 3 炉窑车间 4 锅炉间 高温 高湿作业液体加热或蒸煮潮湿的深矿井 27 28 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3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5 中暑的临床表现 29 中暑的原因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1 致病因素 1 环境温度过高 湿度过大 风速小 2 劳动强度过大 劳动时间过长 2 诱发因素 1 过度劳累 睡眠不足 体弱 肥胖 2 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 一般临床上将中暑分为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三种类型 30 二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管理措施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加强领导 改善管理 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个人防护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钢水连铸 生产自动化 隔热 通风降温 31 三 灼伤及其防治 灼伤及其分类灼伤的现场急救灼伤的预防措施 灼伤及其分类化学灼伤 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 热力致伤 由于接触炽热物体 火焰 高温表面 过热蒸汽等造成的损伤 复合性灼伤 由化学灼伤与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 或化学灼伤兼有中毒反应等 32 灼伤的现场急救 迅速脱离现场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清洗创伤 降温 保护受伤部位维护呼吸道通畅 灼伤的预防措施加强管理 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加强设备维修保养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冲淋装置和中和剂 33 第五章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噪声的分类 1 空气动力性噪声 2 机械性噪声 3 电磁性噪声 34 噪声的危害 1 噪声对人的听力的损害 2 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3 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4 噪声对交谈的干扰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5 特强噪声对仪器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6 噪声对视力的损伤 35 噪声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噪声控制原理控制噪声必须设法抑制噪声的产生 传播和对听者的干扰 噪声控制方法一是控制噪声源 二是控制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6 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技术多孔吸收材料 一般来说 对高频声吸声效果好 对低频吸声效果差共振吸声机构 对低频吸声效果好 主要包括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37 噪声个体防护 噪声个体防护 1 防声耳塞 2 防声棉耳塞 3 防护耳罩 4 防护帽盔 38 第六章 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第六章 第六章 1 电离辐射与非电力辐射 1 不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 红外线 射频电磁波 微波 2 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包括 粒子 粒子 r射线 X射线和中子 39 2 射频辐射 1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其主要影响包括 神经系统 心血系统 睡眠和眼睛 2 射频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因素场强 频率 作业时间 与辐射源的距离 振荡性质 作业现场环境温度与湿度和作业人员的年龄与性别 3 射频辐射的防护措施第一种方案是仅用吸收材料吸收辐射能量 第二种方案是将吸收材料与屏蔽材料联合 能吸收辐射能量 又能防止投射 40 4 影响电离辐射损伤的因素 1 辐射敏感性 2 剂量和剂量率 3 传能线密度 4 受照条件 照射方式 内照射和外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造成的危害 内照射 粒子 质子 粒子 r射线 X射线 41 外照射 中子 r射线 X射线 粒子 粒子 照射部位 照射面积5 电离辐射的防护 1 缩短接触时间 2 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 3 屏蔽防护 4 个人防护服与用具 5 操作中的安全事项 6 信号标志和报警设备 42 第七章 个体防护 43 一 个体防护的类型 44 二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应遵循的原则性是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来确定作业类别 GB11651 89 45 三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1 用人单位要正确选购防护用品实行三证制度 生产许可证 安全鉴定证 产品合格证 产品上应贴有 安全鉴定证 产品合格证 LA 46 2 个人要正确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如 型号 保养方法 3 注意使用期限和定期报废 1 使用期限 腐蚀作业程度 受损耗情况 耐用性能 2 定期报废 47 第八章 职业卫生管理 48 一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及性质1 职业卫生行政管理2 职业卫生专业管理 二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1 国务院行政部门的职责2 卫生部门的职责3 工会组织的职责4 企业的职责 第一节 49 一 职业卫生许可在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二 职业危害申报 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节 50 三 职业危害告知 1 用人单位的权利2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义务的告知义务 1 合同告知 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告知 3 职业危害与健康告知 51 四 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按照 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三条1 建设项目的预防性管理2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卫生管理 52 第三节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职业病防治法 和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要求 一 监测基本技术规范1 监测点设立原则2 监测周期 53 二 职业接触限值 1 分类 1 最高容许浓度 MAC 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 STEL 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2 定量识别与评价 1 毒物 2 粉尘 3 噪声 54 三 监测方法1 粉尘监测2 化学因素监测3 物理因素监测 四 监测数据评价1 接触水平的评估2 危险度的评定3 主要事项 55 第九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56 第一节 一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定义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 改建 扩建和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二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原则 严肃性 严谨性 公正性 可行性 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 57 第二节 一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定义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 改建 扩建和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二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原则 严肃性 严谨性 公正性 可行性 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 58 第三节 一 预评价程序1 准备阶段2 实施阶段3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二 预评价方法1 类比法2 检查表法3 定量分级法 59 三 预评价方案编制1 编制依据2 建设项目概述防护措施 四 预评价报告内容必须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的要求书写 并符合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的要求 60 五 案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2 结果与分析工程概况和类比企业 生产工艺 类比项目监测结果分析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3 结论及建议 61 第四节 一 效果评价程序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二 效果评价方法职业卫生调查法 职业卫生检测法三 效果评价方案编制编制依据 工程建设概况 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运行情况 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质量保证措施 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 经费安排 62 四 效果评价报告内容 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 依据 范围和内容2 建设项目概括3 试运行情况4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及效果6 总平面布置辅助用室 卫生要求 应急救援 个人防护用具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情况7 评价结论 63 五 案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评价依据 范围及内容 检测方法及内容2 结果与分析项目概况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职业病的防护措施3 评价和建议综合评价 建议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