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15120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2 职业暴露定义 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 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2 职业暴露的分类 感染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 3 4 什么是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 人员 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 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 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4 历年发现的经血传播的病原体 5 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20 40 暴露于HBV3 10 暴露于HCV0 2 0 5 暴露于HIV 6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 头皮针 套管针 缝合针 血糖针 玻片 手术刀 粘膜暴露 眼睛 伤口 粘膜 呼吸道 最主要的暴露方式 7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废弃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 缝合中 回套针帽 血标本放入试管 分离针头 器械传递 8 锐器伤高发环节 紧急抢救时 个人防护意识薄弱 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医务人员在接触体液 分泌物等医疗操作技术时个人防护的意识淡薄 不使用相关防护用品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输液管用后处理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 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被利器刺伤发生机率大 9 常见血源性职业暴露 HBV的职业暴露HCV的职业暴露HIV的职业暴露梅毒的职业暴露 10 针刺伤后感染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 不同病原体感染风险 HBV感染率6 30 HCV感染率1 8 HIV感染率0 3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 高于HCV38倍 11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局部紧急处理报告与记录暴露的评估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的随访 12 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眼部冲洗最好用特殊的冲洗器 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冲洗后 用75 酒精或0 5 碘伏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3 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尽快脱掉隔离衣及被污染的衣物以防止污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 脱掉防护手套 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高压灭菌器 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 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清理发生污染的所有地方 14 暴露后的报告与记录 评估与预防 一 职业暴露发生后 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 科主任或护士长 和感染控制处 二 科室负责人确认后 按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进行登记 预防 PEP 如果服药则在24h内完成暴露者血检测 0 4周 8周 12周 6月 12月 15 暴露后评估 处理及随访 16 事故登记 建立 职业暴露登记表 详细记录 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过程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 程度接触物种类 培养液 血液及其他体液 17 HBV职业暴露的防护 HBV传播的主要途径 经输血或血液制品 已经较少发生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 围产期传播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 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 纹身 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与HBV阳性者性接触 19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播 无血液暴露的接触 如 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 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公用厕所等 20 乙肝三大抗原系统意义 第1 4项阳性 代表病毒复制 第1项阴性 第4项阳性为曾感染但已痊愈 大三阳指 第1 3 5项阳性 为急性期感染 小三阳指 第1 4 5项阳性 为慢性期感染 携带者指标 第1 5项阳性 21 HBV处理流程 1 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 不要惊慌 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 尽量挤出血液 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 并用0 5 碘伏消毒伤口 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 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 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 HBVDNA HBsAg 表面抗原 抗 HBs 表面抗体 HBeAg 抗 HBe 抗 HBc和肝功能 酌情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3 特殊处理 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 则可不予特殊处理 如抗HBs滴度低 10IU mI 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 5ug 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 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200U和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 1 2 12月执行 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 4周 8周 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 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 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 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200U 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22 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HIV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乳汁中传播途径三种 性传播血液及制品传播母婴传播 24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羊水等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 粪便 汗液 泪液 母乳 精液11 000 阴道分泌液7 000 血液18 000 羊水4 000 唾液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25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 1 发生以下情形时 确定为一级暴露 1 暴露源为体液 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 2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 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2 发生以下情形时 确定为二级暴露 1 暴露源为体液 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 2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 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程度较轻 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 发生以下情形时 确定为三级暴露 1 暴露源为体液 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 2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6 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 由于梅毒患者的精液 阴道分泌物 唾液 奶水 皮疹和粘膜渗出物 血液甚至汗液中含有足够感染量梅毒螺旋体 因此梅毒比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传染性更强 28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 洗手 戴手套 操作过程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 可寻求帮助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 操作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29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 使用锐器盒 使用后立即销毁 禁止盖帽回扣 30 2020 2 11 31 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病人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 医院布局及硬件设施的改进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前常规检测HBV HCV HIV等血液透析器一次性使用软式内镜活检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便携式血糖仪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消毒 无菌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供应对医疗废物收集与运送规范的制定其他 31 对于职业暴露我们存在的问题 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对职业暴露防护重视不够培训效果不佳日常操作规范 SOP 执行不到位不知晓暴露后处置报告 程序较复杂 不知晓程序 不愿意报告其他 32 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 我们该怎么办 33 实施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主要策略 是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 标准预防包含三个基本特点 隔离的物质 不仅包括病人的血液 全部体液 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预防的对象 强调双向防护隔离的方法 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4 接触隔离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疾病 如多重耐药菌 志贺氏痢疾杆菌 甲型肝炎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 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预防措施除实施标准预防外 还包括隔离室 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 必须转运病人时 病人及运送人员都要防护 以防传染和扩散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使用隔离标识等 35 空气隔离预防措施除实施标准预防外 还应实施空气隔离 包括 设立隔离室 病人所的环境需要屏蔽 可使用单人房间 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 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 病人及运送人员要戴口罩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例如当进入已诊断或怀疑为易传染肺结核的隔离房应戴口罩 N95口罩 36 飞沫隔离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防之外 还应实施飞沫隔离措施 包括隔离室 屏蔽 近距离时 在近距离 1m之内 接触病人时应加屏障 戴口罩 病人的运送限制病人的活动和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应戴口罩 37 标准预防一般有如下措施 1 手卫生2 戴手套3 面罩 护目镜和口罩 并穿防护衣4 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严格清洁与消毒5 及时处理被服6 清洁环境7 严防锐器伤 38 手卫生 接触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不论是否戴手套 都必须洗手 推荐按照WHO推荐的手卫生5时刻 接触患者前 清洁 无菌操作前 可能接触患者体液之后 接触患者之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之后 进行洗手 39 戴手套 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 其目的是双重性的 既保护医护人员 也保护病人 研究表明 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 其有关人员所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 以上 这一数据说明 在处理针头或被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的重要性 注意 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时 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皮肤有破损时 建议戴2副手套 40 面罩 护目镜和口罩 并穿防护衣 在诊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同时给病人提供口罩 41 戴口罩 口罩选择N95口罩 过滤95 颗粒 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用于结核 水痘 麻疹等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阻隔90 颗粒棉纱口罩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 30 42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 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戴上口罩时 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 或将口罩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 以防止漏气一般情况下 口罩应每每4小时更换当呼吸困难 口罩有破损或扭曲 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 必须马上更换口罩 43 一次性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44 N95口罩佩戴方法 按面型选择普通 细码型号 拉松头带 金属软条向上 将手穿过头带 戴上口罩 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後及颈後 45 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 检查妥当正压测试 双手遮着口罩 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 即佩戴不当负压测试 双手遮着口罩 大力吸气如口罩中央会陷下 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 即佩戴不当 46 防护眼镜 面部防护罩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必须使用防护镜 面部防护罩 口罩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判断 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 47 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 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48 穿隔离衣 防水 否则应在外面加穿防水围裙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 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使用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49 环境卫生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 50 环境安全 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在清洁基础上 适当消毒 保证落实工作环境光线充足尽量集中清洗 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工作区消毒剂浸泡器械 随时加盖防止消毒剂挥发 51 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我们医护人员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免疫预防接种职业暴露是可防 可控的 52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