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07088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逐步聚合反应 第二章要点 1 本章的一些基本概念 如 平均 官能度 凝胶点 2 缩聚反应动力学特点 逐步可逆 3 线型缩聚反应平衡及相对分子质量控制方法 4 体型缩聚反应特点 基本条件及凝胶点的计算 5 缩聚实施方法及重要缩聚物如涤纶等的合成反应 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相互作用并且伴有小分子生成而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多次缩合反应 最重要的逐步聚合 单体常带有各种官能团 COOH OH COOR COCl NH2 NCO等等 以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聚合反应为例 2 1缩聚反应基本概念 1 功能基反应 聚合反应是通过单体功能基之间的反应逐步进行的 2 基元反应 没有明显的几个基元反应 每步反应的机理相同 因而相应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缩聚基本特征 对比自由基聚合 3 体系组成 反应体系始终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组成 单体以及任何中间产物两分子间都能发生反应 4 分子量形成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是逐步增大的 最重要的特征 聚合体系中任何两分子 单体分子或聚合物分子 间都能相互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高聚物 单体转化率 产物聚合度 反应时间 1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均是典型的逐步聚合 但有些缩聚反应却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缩合聚合不等于逐步聚合 2 绝大多数加聚反应均是典型的连锁聚合 但有些加聚反应却属于缩合聚合机理 加聚反应不等于连锁聚合 没有活性中心 需要注意 自由基缩聚 3 其他逐步聚合反应 自由基缩聚 氧化偶联缩聚 分解缩聚 聚甲撑 环化缩聚 逐步加聚 聚氨酯 逐步开环聚合 环氧树脂 氧化偶联缩聚1 聚芳烃 nC6H6 O CuCl2 C6H4 n nH2O 2 聚苯醚 是指一个单体分子中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如乙醇的官能度为1 己二胺的官能度为2 注意 单体的官能度一般容易判断 个别单体 反应条件不同 官能度不同 不能仅仅依表观上官能团还应根据具体的反应条件来判断 如 进行酰化反应 官能度为1 与醛缩合 官能度为3 对于不同的官能度体系 其产物结构不同 1 n官能度体系一种单体的官能度为1 另一种单体的官能度为1或大于1 即1 1 1 2 1 3 1 4体系只能得到低分子量化合物 属于缩合反应 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 2 官能度 2 2官能度体系每个单体都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可得到线形聚合物 如二醇 二酸 二胺等等 2官能度体系同一单体带有两个不同且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 得到线形聚合物 如氨基乙酸 羟基乙酸等 线形缩聚 高分子化学 2 3 2 4官能度体系如 苯酐和甘油反应苯酐和季戊四醇反应 体形缩聚物 注意 双官能度体系的成环反应在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同时 常伴随有成环反应 副反应 环的稳定性与环大小关系如下 5 6 7 8 11 3 4环的稳定性越大 反应中越易成环 五元环 六元环最稳定 故易形成环状化合物 体形缩聚 高分子化学 3 反应程度 在缩聚反应中 常常选用多官能团单体 反应中一个单体上的官能团可能不反应 部分反应或全部反应 不宜用转化率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 故常用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的深度 反应程度 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 用P表示 对于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反应 为例 设 体系中起始二元酸和二元醇的分子总数为N0 结构单元数 等于起始羧基数或羟基数 t时的聚酯分子数为N 等于残留的羧基或羟基数 N0二元酸和 N0二元醇反应 则反前官能团酸与醇均为N0 聚酯分子数为N 则聚酯大分子所带官能团为2N 而酸与醇官能团数又是相等的 所以反应后残留的酸与醇数均为N 需要说明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 转化率 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分子的数目 反应程度与平均聚合度的关系 更为重要 聚合度是指高分子中含有的结构单元的数目 反应程度则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不涉及具体单体分子例如 一种缩聚反应 单体间双双反应很快全部变成二聚体 就单体转化率而言 转化率达100 而官能团的反应程度仅50 当P 0 9 Xn 10 P 0 95 Xn 20 P 0 99 Xn 100 一般高分子的Xn 100 200 P要提高到0 99 0 995 代入反应程度关系式 聚合初期和中期反应程度的快速增加并未使聚合度快速升高 反应后期 反应程度的微小增加即导致聚合度的快速上升 这是缩聚反应的一大特点 只有高反应程度才可得聚合物分子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聚酯为例 1 线型缩聚的逐步特性 三聚体 三聚体 四聚体 2 二 三 四等多聚体间可相互反应 也可自身反应 含羟基的任何多聚体和含羧基的任何多聚体都可反应 如此重复 在反应过程中 聚合物分子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显示出逐步的特征 通式如下 n 聚体 m 聚体 n m 聚体 水 2 2线形缩聚反应机理特征 2 线型缩聚的可逆特性 大部分线型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 但可逆程度有差别可逆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 如聚酯化反应 K值小 如聚酯化反应 K 4 副产物水对分子量影响很大K值中等 如聚酰胺化反应 K 300 5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K值很大 在几千以上 如聚碳酸酯 聚砜可看成不可逆缩聚 线型缩聚根据平衡常数大小大致分为三类 缩聚反应分类 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分类 平衡缩聚反应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聚酯K 4 聚酰胺K 400不平衡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大于103采用高活性单体和相应措施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线形缩聚体型缩聚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均缩聚 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2体系混缩聚 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即2 2体系 也称为杂缩聚 共缩聚 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或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共缩聚在制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方面获得应用 无规共缩聚可适当降低聚合物的Tg Tm可合成聚氨酯 聚酯型热塑弹性体 环的稳定性与环上取代基或元素有关八元环不稳定 取代基或元素改变 稳定性增加 如 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缩聚制备聚硅氧烷 在酸性条件下 生成稳定的八元环通过这一方法 可纯化单体 2 2或2官能度体系是线形缩聚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1 环化反应 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 3 化学降解低分子醇酸水可使聚酯 聚酰胺等醇解 酸解 水解 降解反应使分子量降低 在聚合和加工中都可能发生 二元酸脱羧温度 己二酸300 320庚二酸290 310辛二酸340 360壬二酸320 340癸二酸350 370 醇解酸解水解 2 官能团的消去反应包括羧酸的脱羧 胺的脱氨等反应 如 结构单元 构成大分子链并决定其结构 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 团 组合 聚合度 高分子链中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 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重复单元 链节 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 4 链交换反应聚酯 聚酰胺 聚硫化物的两个分子可在任何地方的酯键 酰胺键 硫键处进行链交换反应 既不增加又不减少官能团数目 不影响反应程度不影响体系中分子链的数目 使分子量分布更均一不同聚合物进行链交换反应 可形成嵌段缩聚物 特点 Flory提出了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不同链长的端基官能团 具有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参加反应的机会 即官能团的活性与分子的大小无关 此理论大大简化了动力学研究处理 仅仅用两种官能团之间的反应 同一平衡常数来表示整个缩聚过程 1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三聚体 三聚体 四聚体 2 2 3线型缩聚动力学 不可逆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P t或Xn t关系式 在不断排出低分子副产物时符合不可逆条件以聚酯化反应为例 聚酯是酸催化反应 氢离子来源 1 二酸本身离解2 外加酸产生 2 非平衡线型缩聚动力学 自催化缩聚反应无外加酸 二元酸单体作催化剂 H ka COOH 羧基与羟基浓度相等 以C表示 将上式中的所有常数合并成k 表明 自催化的聚酯反应呈三级反应 积分 由反应程度 羧基数用羧基浓度C代替 即 则C Co 1 P 代入上式 P t关系式 讨论 表明 Xn 2与反应时间t呈线性关系聚合度随反应时间缓慢增加 要获得高分子量 需要较长的时间 以 Xn 2对t作图 直线的斜率可求得综合速率常数k 代入得 Xn t关系式 己二酸自催化与二元醇的缩聚反应动力学曲线1 癸二醇202 2 癸二醇 191 3 癸二醇 161 4 二缩乙二醇166 为加速反应 常外加酸作为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将由自催化和酸催化两项组成 作为催化剂 H 不变 且ka H kC kC略去并令k ka H 则 外加酸催化缩聚反应 此时外加酸催化为二级反应 积分得 讨论 Xn与反应时间t呈线性关系 由斜率可求得k 外加酸聚酯化的k 比自催化k大将近两个数量级 工业生产总是以外加酸作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将C Co 1 P 代入上式 P t关系式 Xn t关系式 对甲苯磺酸催化己二酸与两种二元醇的缩聚反应动力学曲线o癸二醇 161 二缩乙二醇 109 3 平衡缩聚动力学 聚酯反应速率是正 逆反应速率之差 聚酯化反应在小分子副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时 逆反应不能忽视 反应程度与小分子残余量的关系 令羟基和羧基等当量 起始浓度为1 t时浓度为C 起始1100t时水未排出CC1 C1 Ct时部分排出CC1 Cnw 残余 水未排出时 平衡缩聚动力学 P K nw t或Xn t关系式 水部分排出时 引入平衡常数 K k1 k 1 则k 1 k1 K 代入上两式 根据反应程度关系式 整理 水未排出时 水部分排出时 总反应速率与反应程度 平衡常数 低分子副产物含量有关 一些缩聚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小分子允许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