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05996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观测系统 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 1 地震测线布置 一 基本要求 1 测线为直线 2 垂直构造走向 二 不同阶段测线布置 1 线路普查 大剖面 未做地震区 任务 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2 面积普查 在油气远景区寻找可能储油气带 研究地层分布 查明大局部构造 一般在线查基础上进行 2 3 面积详查 主测线线距2 3公里 在已知构造基础上查明构造特点 如 上下层接触关系 高点位置 闭合度 断层分布等 4 构造细测 特点 1 以一构造或构造带为勘探单位 2 以查明构造为主任务 3 主线距为几百米 1公里 原则 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 联络测线应避开断层 按断块来布置 3 观测系统及图示方法 一 观测系统概念 geometry观测系统 地震波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4 L N 1 DxXmax L Xmin 5 观测系统的选择取决于地震勘探任务 工区地质条件和采用的工作方法 总的原则是尽量使记录到的地下界面能被连续追踪 避免发生有效波彼此干涉的现象 并要求施工简单等 根据地震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地震测线分为纵测线和非纵测线两种 接收点和激发点在同 直线上韵测线叫纵测线 接收点和激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测线叫非纵测线 6 时距平面图 7 综合平面图将激发点和排列按一定的比例尺画在一条直线上 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 的直线 再把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激发点的坐标线上 8 9 10 综合平面图法 2 D观测 炮点移动的道数 S 1表示单边放炮 S 2表示双边放炮 M是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 n是覆盖次数 11 延长时距曲线 三 延长时距曲线法 为避开障碍物所采用的观测系统 假设O2O3之间有河流通过 不能布置测线 为了获得O2O3下面的反射界面 在O2激发 O3O4接收 得到时距曲线4 对应的反射界面为bc 又在O3激发 O1O2接收 得到时距曲线3 对应的反射界面为ab 这样 利用延长时距系统能连续追踪地下反射界面 当障碍物很宽时 炮点和排列的距离过大 一方面会出现浅层折射波的干扰 另一方面还会产生反射波的干涉 造成浅层反射波的对比困难 注意 两端观测系统不能互换对比 适用于S 500米情况 12 变观设计 13 四 间隔连续观测系统 目的 为避开激发点附近的面波与声波干扰原理 通过互换点进行界面连续追踪 现在处理技术很容易解决 14 五 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及图示fold1 概念 复盖次数 同一界面被观测追踪的次数 多次复盖 同一界面或界面点被多次观测追踪 多次复盖观测系统 能对地下同一个反射界面点进行多次观测的野外观测系统 以便进行迭加压制多次波等干扰波 15 共反射点道集 由不同激发点激发 不同接收点接收来自地下界面同一个反射点的所有记录道的集合叫共反射点道集 该反射点叫做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 crp cdp 16 共中心点 在共反射点道集中 各炮点与接收点的中心点叫共中心点 cmp 共中心点道集示意图 17 共反射时距曲线 双曲线 共炮点记录 同一点激发 多道同时接收所获得的记录csp crp 注 共反射点与共炮点区别 前者为一点 后者为一段 18 观测系统的分类根据观测系统的迭加特性 可以把观测系统分为两大类 单边放炮观测系统和双边放炮观测系统 单边放炮观测系统是指炮点位于排列的一侧的观测系统 炮点位于左侧的叫小号放炮 位于右侧的叫大号放炮 双边放炮观测系统指炮点位于排列两侧的观测系统 以上两种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偏移观测系统 19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20 单边放炮 综合平面图法 21 六次迭加炮号与道号关系表 单边放炮 22 炮点移动道数计算式 注 M 接收道数 n 迭加道数 S 单端放炮时 S 1 双端放炮时 S 2 例 6次迭加 24道 单端放炮时 d炮点移动距离单边 23 M道接收 n次覆盖的1个迭加段 需放炮次 找出书中 描述错误 24 双边放炮 25 六 列线图与波列图1 列线图 在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加上方格网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列线图 共炮点 由炮点出发代表一个排列的线 共接收点线 由接收点线出发的线 共反射点线 垂直线 共炮检距线 水平线 连接各炮点之间 且间距相等 2 波列图 把每个接收点 交一点 上所观测到的波列绘在交点处 并按共炮点 共接收点 共反射点 共接收距 炮间距 等不同角度把相应波形排列成图 就叫波列图 26 波列图类型 共深度点波列图 共炮点波列图与共接收点波列图 可做炮点与接收点静校正 共接收点波列图 帮助判断岩性变化 帮助选择最佳偏移距 27 七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三维地震 在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 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迭加处理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1 路线型特点 获得沿路线附近一条窄带上的资料1 宽线剖面 a 沿测线布置接收点 b 激发点布在与测线交叉 正交或任意角度 的线上 28 29 2 弯线观测系统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 测线布成弯曲测线 需有专门的处理软件处理 30 2 面积型 1 十字交叉排列一条等间距的激发点线垂直于一条等间距的接收点线 形成 以反射点呈面积分布网格 L型 十字型 31 2 环形排列 32 3 栅型排列 33 SWATH 34 蓝色为炮点红色为接收点黑色为炮线绿色为接收线这是9线10炮束线状观测系统炮间距离不一定一样 但是通常炮排之间是一样的 同一束里排列南北向滚动 当然炮点也要滚动 放炮的先后顺序根据野外情况来定 不是严格的 考虑节约时间 通常炮线距和接收线距也不是均匀的 但是 各束之间保持一致 至于这束放完 假如是向右滚动 那么就要考虑接收线和炮点的重合 满覆盖 35 三维 36 炸药震源反褶积前单炮 二维单炮记录 三维单炮记录 观察二者之差异 37 3 海上三维常用观测系统1 双船作业 2 单船作业 目前最多的一船拖八缆四枪 单船双缆双震源 一次仅1个震源激发 注意 电缆偏角 38 三维勘探的参数选择空间采样间隔三维勘探是一种面积勘探 既有横向采样间隔 又有纵向采样间隔 即道间距和测线距 空间采样间隔由空间采样定理确定 39 三维勘探的参数选择反射波的最高频率要计算空间采样间隔 就需确定反射波的最高频率 反射波的最高频率是根据地震分辨率的要求确定 所谓分辨率是指地震波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 分辨率分为垂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两种 垂向分辨率是指沿垂直方向能分辨多厚的地层 横向分辨率是指地震波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 把满足垂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两个频率中的较高频率 作为满足总分辨率的最高频率 计算空间采样间隔时 应采用满足总分辨率的频率 40 41 三维勘探的参数选择最大炮检距决定最大炮检距的因素是反射波的能量 反射系数 动校正的拉伸程度和求速度的要求及对多次波的压制效果等 为了勘探深层 求准速度和压制多次波 需较大的炮检距 但为了保持稳定的反射系数 为了减少动校正拉伸和具有足够大的信号视波长期希望炮检距越小越好 这一系列因素均与勘探精度和勘探效果有关 因此 在设计时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 合理地选择最大炮检距 Xmax Xdepth max 42 三维勘探的参数选择检波点线距的选择检波点线距的选择与道距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有时地层的倾向与走向很清楚时 一般把检波点线选择沿倾向方向排列 则垂向上的倾角很小 所以线距就选得大一些 一般是道距的倍数 43 44 现在勘探向高精度勘探 高密度勘探发展 三维勘探占了大量份额 即使海洋 三维勘探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45 面元扩大 覆盖次数增加 可变面元特例 46 阅读文章并思考 二维地震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及其参数设计 梁顺军 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以新场气田三维三分量勘探为例 唐建明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赵殿栋海上观测系统设计方面的文章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