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厂房基本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94152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厂房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钢结构厂房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钢结构厂房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单层厂房结构设计 1 1 1厂房结构的形式与布置 1 1 1厂房结构的组成厂房结构一般是由屋盖结构 柱 吊车梁 或桁架 各种支撑以及墙架等构件组成的空间体系 如图1 1所示 这些构件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下面几类 横向框架屋盖结构支撑体系 屋盖部分支撑和柱间支撑作用 承载连系 吊车梁和制动梁 或制动桁架 墙架 厂房结构演示 2 1 屋架2 托架3 上弦横向支撑4 制动桁架5 横向平面框架6 吊车梁7 屋架竖向支撑8 檩条9 10 柱间支撑11 框架柱12 中间柱13 墙架梁 图1 1厂房结构示例 3 1 1 2厂房结构的设计步骤确定厂房的功能 由工艺要求和建筑要求确定建筑方案 结构的设计 结构方案布置 荷载的计算 内力分析 构件的设计 施工图1 1 3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1 1 3 1柱网布置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满足结构方面的要求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符合柱距规定要求 按 厂房建筑统一化基本规则 和 建筑统一模数制 的规定 结构构件的 4 统一化和标准化可降低制作和安装的工作量 对厂房横向 当厂房跨度L 18m时 其跨度宜采用3m的倍数 当厂房跨度L 18m时 其跨度宜采用6m的倍数 只有在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 跨度才采用21m 27m 33m等 对厂房纵向 以前基本柱距一般采用6m或12m 现在采用压型钢板作屋面和墙面材料的厂房日益广泛 常以18m甚至24m作为基本柱距 多跨厂房的中列柱 常因工艺要求需要 拔柱 其柱距为基本柱距的倍数 最大可达48m 5 1 1 3 2温度伸缩缝布置厂房平面尺寸较大时 因温度变化使上部结构产生横向和纵向的变形 使柱内产生弯曲应力 并可能导致屋面和墙面破裂 因此为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 应在厂房的横向或纵向设置温度伸缩缝 布置主要决定于厂房的纵向和横向长度根据使用经验和理论分析 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当温度区段长度不超过表1 1的数值时 可不计算温度应力 温度伸缩缝最普遍的做法是设置双柱 6 温度区段长度值表1 1 7 1 2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厂房的主要承重结构通常采用框架体系 困为框架体系的横向刚度较大 且能形成矩形的内部空间 便于桥式吊车运行 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厂房横向框架的柱脚一般与基础刚接柱顶可分为铰接和刚接两类铰接对基础不均匀沉陷及温度影响敏感性小 节点构造容易处理 屋架端部不产生弯矩 下弦杆始终受拉 柱顶铰接时下柱的弯矩较大 厂房横向刚度差刚接厂房较高 吊车的起重量大 对厂房刚度要求较高时 钢结构的单跨厂房常采用柱顶刚接方案 8 1 2 1横向框架主要尺寸和计算简图1 2 1 1主要尺寸框架的主要尺寸见图1 3所示 框架的跨度 一般取为上部柱中心线间的横向距离 1 1 式中 桥式吊车的跨度 S 由吊车梁轴线至上段柱轴线的距离 图1 4 应满足下式要求 1 2 B 吊车桥架悬伸长度 可由行车样本查得 D 吊车外缘和柱内边缘之间的必要空隙 当吊车起重量不大于500KN时 不宜小于80mm 当吊车起重量大于或等于750KN时 不宜小于100mm 当在吊车和柱之间需要设置安全走道时 则D不得小于400mm 上段柱宽度 S的取值 对于中型厂房一般采用0 75m或1m 重型厂房则为1 25m甚至达2 0m 9 框架由柱脚底面到横梁下弦底部的距离 式中 地面至柱脚底面的距离 地面至吊车轨顶的高度 由工艺要求决定 吊车轨顶至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 10 1 2 1 2计算简图单层厂房框架是由柱和屋架 横梁 组成 各个框架之间有屋面板或檩条 托架 屋盖支撑等纵向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 故框架实际上是空间工作的结构 应按空间工作计算才比较合理和经济 但由于计算较繁 工作量大 所以通常均简化为单个的平面框架 图1 5 来计算 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有两种类型 分为柱顶铰接和柱顶刚接横向框架的计算高度取值分为四种情况 详见图1 6框架的计算跨度L 或L1 L2 取为两上柱由线之间的距离 11 12 13 1 2 2横向框架的荷载和内力1 2 2 1荷载作用在横向框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种 永久荷载有 屋盖各级组织主 柱 吊车梁系统 墙架 墙板及设备管道和的自重 这些重量可参考有关资料 表格 公式进行估计 可变荷载有 风 雪荷载 积灰荷载 屋面均布活荷载 吊车荷载 地震荷载等 这些荷载可由荷载规范和吊车规格查得 1 2 2 2内力分析和内力组合框架内力分析可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 也可利用现成的图表或计算机程序分析框架内力 14 为了计算框架构件截面 必须将框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内力进行最不利组合 列出上 下段柱的上下端截面中的弯矩M 轴向力N和剪力V 此外还包括柱脚锚固螺栓的计算内力 每个截面必须组合出 Mmax和相应的N V Mmax和相应的N V Nmax和相应的M V 对柱脚锚栓则应组合出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力 即Mmax和相应的N V Mmax和相应的N V 柱与屋架刚接时 应对横梁的端弯矩和相应的剪力进行组合 最不利组合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组合使屋架下弦杆产生最大压力 图1 7 a 第二组组合使屋架上弦杆产生最大压力 同时也使下弦杆产生最大拉力 图1 7 b 第三 四组组合使腹杆产生最大拉力或最大压力 图1 7 c d 15 在内力组合中 采用简化规则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当只有一个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 组合值系数取1 0 即 恒 可变荷载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时 组合值系数取0 9 即 恒 0 9 可变荷载1 可变荷载2 在地震区应参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进行偶然组合 对单层吊车的厂房 当对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吊车的竖向和水平荷载组合时 应根据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及其工作制 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16 1 2 3框架柱的类型框架柱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等截面柱 阶形柱和分离式柱三大类 详见图1 8 17 1 3支撑体系 平面屋架在屋架平面外的刚度和稳定性很差 不能承受水平荷载 因此 为使屋架结构有足够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 必须在屋架间设置支撑系统 图1 9 厂房支撑体系可分为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18 19 1 3 1屋盖支撑的种类和作用1 3 1 1屋盖支撑的种类1 3 1 2屋盖支撑的作用保证屋盖的整体性 提高空间刚度仅由平面桁架 檩条及屋面材料组成的屋盖结构 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 如果将某些屋架在适当部位用支撑连系起来 成为稳定的空间体系 其余屋架再由檩条或其他构件连接在这个空间稳定体系上 就保证了整个屋盖结构的稳定 组成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系杆 20 避免压杆侧向失稳 防止拉杆产生过大的振动支撑可作为屋架弦杆的侧向支撑点 减小弦杆出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承担和传递水平荷载 如纵向和横向风荷载 悬挂吊车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与方便屋盖的安装首先用支撑将两相邻屋架连系起来组成一个基本空间稳定体 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序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 21 1 3 2屋盖支撑的布置1 3 2 1上弦横向支撑 见图1 10 组成 屋架上弦 斜向杆件 檩条 系杆作用 保证屋架侧向刚度和屋盖的空间刚度 减小上弦在平面外计算长度 承受和传递端墙的风荷载 布置 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 当布置在第二开间时 端屋架需与横向支撑用系杆刚性连接 确保端屋架的稳定和风荷载传递 有时因天窗架从第二开间起设 横向支撑间距大于60m时 中间增设 屋面为大型屋面板 且屋面板有三点与屋架上弦牢固连接时 可不设 但一般高空作业较难保证 还是设上弦横向支撑 大型屋面板起系杆的作用 有天窗架时 上弦横向支撑仍需布置 22 1 3 2 2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见图1 10 组成 屋架下弦杆 斜杆 系杆作用 山墙抗风柱的支点 承受并传递水平风荷载 悬挂吊车的水平力和地震引起的水平力 减小下弦的平面外计算长度 减小下弦的振动 布置 屋架跨度大于18m时屋架下弦设有悬挂吊车时抗风柱支承在屋架下弦时屋架下弦设通长纵向支撑时 宜设屋架下弦横向支撑 23 图1 10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和下线横向水平支撑 24 1 3 2 3下弦纵向水平支撑 见图1 11 组成 系杆 斜杆作用 增加屋盖空间刚度 承受和传递吊车横向水平制动力 布置 屋架两边 与横向支撑形成封闭框 有重级工作制吊车或起重量较大的中 轻工作制吊车时 有振动设备 屋架下弦有吊轨 有托架时 房屋跨度较大 空间刚度要求较高时 均需设置下弦纵向水平支撑 25 1 3 2 3垂直支撑 见图1 12 组成 系杆 斜杆作用 使相邻屋架形成几何不变的空间体系 保证侧向稳定 布置位置 设有上弦横向支撑的开间内 每隔4 5个开间布置一道 布置原则 1 梯形或平行弦屋架无天窗 跨度l30m 布置在屋架两端 跨度l 3处 26 有天窗 跨度l 30m 布置在屋架两端 跨中 天窗架两端 有天窗 跨度l 30m 布置在屋架两端 跨度l 3处 天窗架两端 2 三角形屋架跨度小于18m时 布置在屋架中间 跨度大于18m时 一般视具体情况布置两道 图1 11下弦纵向水平支撑 下弦纵向水平支撑 27 图1 12垂直支撑的布置和形式 28 1 3 2 4垂直支撑作用 在无支撑的开间处 保证屋架的侧向稳定 减小弦杆的计算长度 传递水平荷载 布置 竖向支撑平面内设通长系杆 水平横向支撑设在第二开间时 端屋架需与第二榀屋架用刚性系杆连接 其余设置刚性或柔性系杆均可 屋脊节点 屋架支座节点设置刚性系杆 系杆分刚性和柔性 29 1 3 3柱间支撑1 3 3 1柱间支撑的作用柱间支撑与厂房框架柱相连接 其作用为 组成坚强的纵向构架 保证厂房的纵向刚度 承受厂房端部山墙的风荷载 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及温度应力等 在地震区尚应承受厂房纵向的地震力 并传至基础 可作为框架柱在框架平面外的支点 减少柱在框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1 3 3 2柱间支撑的布置位置与原则在吊车梁以上的部分称为上层支撑 吊车梁以下部分称为下层支撑 上层支撑上层柱间支撑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在屋架端部高度范围内属于屋盖垂直支撑 第二层在屋架下弦至吊车梁 30 上翼缘范围内 为了传递风力 上层支撑需要布置在温度区段端部 有下层支撑处也应设置上层支撑 下层支撑应该设在温度区段中部 当吊车位置高而车间总长度又很短时下层支撑设在两端不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 而对厂房纵向风度却能提高很多 当温度区段小于90m时 在它的中央设置一道下层支撑 图1 13 a 如果温度区段长度超过90m 则在它的1 3点处各设一道支撑 图1 13 b 以免传力路程太长 31 1 4屋盖结构 1 4 1屋盖结构体系1 4 1 1屋盖结构体系无檩屋盖 无檩屋盖一般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等重型屋面 将屋面板直接放在屋架或天窗架上 形式与布置 见图1 14组成 屋架 天窗架 支撑 水平支撑 垂直支撑 大型屋面板传力路线 屋面荷载大型屋面板屋架 或天窗架 特点 屋盖刚度大 整体性好 施工方便 但自重大 抗震性能差 可用于屋架坡度较小的屋盖 32 图1 14无檩屋盖形式与布置 33 有檩屋盖形式和布置 见图1 15组成 轻质屋面板 檩条 拉条 支撑 屋架传力路线 屋面荷载屋面板檩条屋架特点 屋面材料轻 整体性 刚度差些 有拉条 甚至斜拉条 撑杆等 构造较复杂 可用于屋架坡度较大的屋盖 拉条的作用 减小檩条的侧向变形和扭转 一般设在檩条腹杆受压区域 有檩屋盖的单层厂房的吊装过程动画 34 图1 15有檩屋盖形式与布置 35 1 4 1 2屋架的形式确定屋架形式的原则 1 满足使用要求 屋架外形应与屋面材料的排水要求相适应 2 满足经济要求屋架外形应尽量和弯矩图接近 使上下弦杆内力沿跨度方向分布较均匀 腹杆受力较小 腹杆的布置宜使短杆受压 长杆受拉 荷载布置在节点上 减少弦杆局部受弯 3 满足制造 安装和运输要求构造简单 杆件夹角30 60 杆件与节点数量少 分段制造 便于运输与安装 36 屋架外形常用的有三角形 梯形 平行弦和人字形等 1 三角形屋架类型 芬克式 特点 长腹杆受拉 短腹杆受压 受力合理 应用广泛 37 人字式 特点 杆件数量少 节点数量少 受压杆较长 但抗震性能优于芬克式屋架 适用于跨度小于18m的屋架 单斜式 腹杆和节点数量较多 长腹杆受拉 但夹角小 适用于下弦设置天棚的屋架 38 三角形屋架的特点 外形和弯矩图不相适应 弦杆内力分布不均匀 近支座处内力大 近跨中处小 横向刚度小 上下弦交角小 端节点构造复杂 可将上弦或下弦改变为折线形或陡坡梯形 以改善受力和节点构造 三角形屋架适用范围 跨度小 坡度大 采用轻型屋面材料的有檩体系 2 梯形屋架类型人字式 按支座斜杆与弦杆组成的支承点在下弦或在上弦又可分为下承式和上承式两种 39 特点 腹杆总长度短 节点少 再分式 特点 可避免节间直接受荷 非节点荷载 单斜杆式 特点 多数腹杆受压 杆件数量多 总长大 应用少 40 梯形屋架的特点 外形和弯矩图比较接近 弦杆内力沿跨度分布较均匀 用料经济 应用广泛 梯形屋架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屋面坡度平缓且跨度较大时的无檩屋盖结构 梯形屋架的屋架高度 梯形屋架的中部高度一般为 1 10 1 8 L 与柱刚接的梯形屋架 端部高度一般为 1 16 1 12 L 通常取为2 0 2 5m 与柱铰接的梯形屋架 端部高度可按跨中经济高度和上弦坡度决定 3 人字形桁架 见图1 16 上 下弦可以具有不同坡度或下弦有一部分水平段 以改善屋架受力情况 上 下弦可为平行 坡度为1 20 1 10 节点构造较为统一 41 跨中高度一般为2 0 2 5m 跨度大于36m时可取较大高度但不宜超过3m 端部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 18 1 12 4 平行弦屋架 见图1 16 上 下弦杆水平 杆件和节点规格化 便于制造 屋架的外形和弯矩图分布不接近 弦件内力分布不均匀 一般用于托架和支撑体系 42 43 1 4 1 3托架 天窗架形式支承中间屋架的桁架称为托架 托架一般采用平行弦桁架 其腹杆采带去杆的人字形体系 直接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柱上的托架常用下承式 支于钢柱上的托架常用上承式 托架高度应根据所支承的屋架端部高度 刚度要求 经济要求以及有利于节点构造的原则来决定 为了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厂房中常设置天窗 天窗的形式可分为纵向开窗 横向开窗和井式天窗等 一般采用纵向天窗 44 1 4 3简支屋架设计1 4 3 1屋架的内力分析屋架上的荷载包括恒载 活荷载 雪荷载 风荷载 积灰荷载及悬挂荷载等 1 基本假定 通常将荷载集中到节点上 并假定屋架各杆均为理想直杆 各杆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节点中心 各节点均为理想铰接 忽略实际节点产生的次应力 2 节间荷载引起的局部弯矩 节间荷载作用的屋架 除把节间荷载分配到相邻节点外 还应计算节间荷载引起的局部弯矩 45 3 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 全跨恒载 全跨活载 即全跨永久荷载 全跨屋面活载或雪荷载 取较大值 全跨积灰荷载 悬挂吊车荷载 全跨恒载 半跨活载 即全跨永久荷载 半跨屋面活载 或半跨雪荷载 半跨积灰荷载 悬挂吊车荷载 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的屋架 尚应考虑安装时可能的半跨荷载 即屋架 支撑和天窗自重 半跨屋面板自重 半跨屋面活荷载 对轻质屋面材料的屋架 一般应考虑负风压的影响 轻屋面的厂房 当吊车起重量 Q 300kN 应考虑按框架分析求得的柱顶水平力是否会使下弦内力增加或引起下弦内力变号 46 1 4 3 2杆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1 杆件的计算长度确定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长细比时 其计算长度应按表1 2规定采用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表1 2 构件的几何长度 节点中心间距离 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 47 1 在桁架平面内 见下图 弦杆 支座斜杆 支座竖杆 本身线刚度大 且两端相连的拉杆少 两端节点嵌固程度较低 视为两端铰接杆件 lox l中间腹杆 两端或一端嵌固程度较大 节点处受到拉杆的牵制作用 视为弹性嵌固 lox 0 8l 48 2 在桁架平面外取决于弦杆侧向支承点间距离 上弦杆 无檩方案 在无檩屋盖中 考虑大型屋面板能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故一般取两块屋面板的宽度 但不大于3 0m 有檩方案 如檩条与横向水平支撑的交叉点用节点板焊牢 图1 17 则此檩条可视为屋架弦杆的支承点 下弦 视有无纵向水平支撑 取纵向水平支撑节点与系杆或系杆与系杆间的距离 腹杆 因节点在杵架平面外的刚度很小 对杆件没有什么嵌固作用 故所有腹杆均取 49 50 3 斜平面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杆件和双角钢组成的十字形杆件 因截面主轴不在桁架平面内 有可能斜向失稳 杆件两端的节点对其两个方向均有一定的嵌固作用 因此 斜平面计算长度略作折减 取 但支座斜杆和支座竖杆仍取其计算长度为几何长度 4 其他如桁架受压弦杆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为两倍节间长度 且两节间弦杆内力不等时 图1 18 该弦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N1 较大的压力 计算时取正值 N2 较小的压力或拉力 计算时压力取正值 拉力取负值 51 图1 18侧向支承点间 2 杆件的容许长细比桁架杆件长细比的大小 对杆件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若长细比太大 将使杆件在自重作用下产生过大挠度 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因刚度不足而产生弯曲 在动力作用下还会引起较大的振动 故在钢结构规范中对拉杆和压杆都规定了容许长细比 52 1 4 3 3杆件的截面形式对轴心受压杆件 宜使杆件对两个主轴有相近的稳定性 即可使两方向的长细比接近相等 基本上采用由两个角钢组成的T形截面或十字形截面形式的杆件 也可用H型钢剖开而成的T形钢代替双角钢组成的T形截面 受力较小的次要杆件可采用单角钢 上弦杆 有节间荷载时 可采用不等边角钢长肢相连或TN型截面 当时 可采用两个等边角钢截面或TM截面 无节间荷载时 宜采用不等边角钢短肢相连的截面 53 下弦杆 通常采用不等边角钢短肢相连的截面 或TW型截面以满足长细比要求 支座斜杆 时 宜采用不等边角钢长肢相连或等边角钢的截面 其他一般腹杆 宜采用等边角钢相并的截面 连接垂直支撑的竖腹杆宜采用两个等边角钢组成的十字形截面 受力很小的腹杆 如再分杆等次要杆件 可采用单角钢截面 54 双角钢杆件的填板 由双角钢组成的T形或十字形截面杆件是按实腹式杆件进行计算的 为了保证两个角钢共同工作 必须每隔一定距离在两个角钢间加设填板 使它们之间有可靠连接 填板的宽度 一般取50 80mm 填板的长度 对T形截面应比角钢肢伸出10 20mm 对十字形截面则从角钢肢尖缩进10 15mm 以便于施焊 填板的厚度与桁架节点板相同 填板的间距对压杆 拉杆 在T形截面中 i1为一个角钢对平行于填板自身形心轴的回转半径 在十字形截面中 填板应沿两个方向交错放置 i1为一个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 在压杆的桁架平面外计算长度范围内 至少应设置两块填板 55 1 4 3 4杆件的截面选择一般原则应优先选用肢宽而薄的板件或肢件组成的截面 一般板件或肢件的最小厚度为5mm 角钢杆件或T型钢的悬伸肢宽不得小于45mm 直接与支撑或系杆相连的最小肢宽 应根据连接螺栓的直径d而定 屋架节点板 或T型钢弦杆的腹板 的厚度 对单壁式屋架 可根据腹杆的最大内力 对梯形和人字形屋架 或弦杆端节间内力 对三角形屋架 按教材表1 4选用 跨度较大的桁架 24m 与柱铰接时 弦杆宜根据内力变化改变截面 半跨内一般只改变一次 同一屋架的型钢规格不宜太多 以便订货 当连接支撑等的螺栓孔在节点板范围内且距节点板边缘距离 100mm时 计算杆件强度可不考虑截面的削弱 56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杆件 在按轴心构件计算其强度或稳定以及连接时 钢材和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杆件的截面选择对轴心受拉杆件由强度要求计算所需的面积 同时应满足长细比要求 对由心受压杆件和压弯构件要计算强度 整体稳定 局部稳定和长细比 1 4 3 5钢桁架的节点设计节点设计的一般要求 以桁架杆件的形心线为轴线并在节点处相交于一点 肢背至轴线的距离为5mm的倍数 节点处 腹杆与弦杆或腹杆与腹杆之间焊缝的净距 不宜小于10mm 或者杆件之间的空隙不小于15 20mm 57 当弦杆截面沿长度有改变时 为全球拼接和旋转屋面材料 一般将拼接处两侧弦杆表面对齐 这时形心线必然错开 此时宜采用受力较大的杆件形心线为轴线 当两侧形心线偏形的距离e不超过较大弦杆截面高度的5 时 可不考虑此偏心影响 角钢端部的切割一般垂直于其轴线 有时允许切去一肢的部分 但不允许将一个肢完全切去而另一肢伸出的斜切 节点板的外形应简单而规则 至少宜有两边平行 如矩形 平行四边形和直角梯形等 节点板边缘与杆件轴线的夹角不应小于15 58 支承大型混凝土屋面板的上弦杆 当支承处的总集中荷载 设计值 超过课本表1 5的数值时 弦杆的伸出肢容易弯曲 应对其采用课本图1 31的做法之一予以加强 角钢桁架的节点设计 1 一般节点 一般节点是指无集中荷载和无弦杆拼接的节点 59 肢背焊缝 腹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按角钢角焊缝承受轴心力方法计算 节点板应伸出弦杆10 15mm以便焊接 弦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 应考虑承受弦杆相邻节间内力之差 按下式计算 通常因 N很小 实际所需的焊脚尺寸可由构造要求确定 并沿节点板全长满焊 肢尖焊缝 60 为便于大型屋面板或檩条的放置 常将节点板缩进上弦角钢背 缩进距离不宜小于 0 5t 2 mm 不宜大于节点板厚度t 2 角钢桁架有集中荷载的节点 角钢背凹槽的塞焊缝可假定只承受屋面集中荷载 按下式计算其强度 式中 Q 节点集中荷载垂直于屋面的分量 焊脚尺寸 取 0 5t 正面角焊缝强度增大系数 一般因Q不大 按构造满焊 61 计算时应考虑偏心弯矩M N e e为角钢肢尖至弦杆轴线距离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肢尖焊缝的焊脚尺寸 弦杆角钢肢尖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承受弦杆相邻节间的内力差 62 当节点板向上伸出不妨碍屋面构件的放置 或因相邻弦杆节间内力差 N较大 肢尖焊缝不满足强度要求时 可将节点板部分向上伸出或全部向上伸出 此时弦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肢背焊缝 肢尖焊缝 式中 伸出肢背的焊缝焊脚尺寸和计算长度 63 3 角钢桁架弦杆的拼接及拼接节点弦杆的拼接分为工厂拼接和工地拼接两种 工厂接接用于型钢长度不够或弦杆截面有改变时在制造厂进行的拼接 这种拼接的位置通常在节点范围以外 工地拼接用于屋架分为几个运送单元时在工地进行的拼接 这种拼接的位置一般在节点处 为减轻节点板负担和保证整修屋架平面外的刚度 通常不利用节点板作为拼接材料 而以拼接角钢传递弦杆内力 拼接角钢宜采用与弦杆相同的截面 使弦杆在拼接处保持原有的强度和刚度 4 角钢桁架的支座支点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