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87700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I)1、 (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伶俜(lng) 赍赏( j ) 岌岌可危 再接再厉B. 便言(pin) 磬石( pn ) 欲盖弥彰 饮鸩止渴C. 弭谤( m ) 踯躅( zh ) 青青子衿 棉里藏针D. 风靡( m ) 自缢( y ) 克难攻艰 方枘圆凿2. 下列各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弥望 宛然 水龙头 挺而走险 B. 撰写 祷告 催化剂 仗义直言 C. 嘻戏 尘封 发源地 别出心裁D. 横亘 涸澈 薄禄相 以身作则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格列兹曼单刀面对爱尔兰门将轻松破门,上演梅开二度的好戏,成为球队的大英雄。面对他出色的表现,队友帕耶也是崇拜有加,他不由自主地给格列兹曼擦起了鞋子。近些年涉毒的明星,其“粉丝”群体往往集中在青少年,他们常常喜欢上一个人就爱屋及乌,欣赏对方好的一面,也无条件说服自己接受对方不好的一面,甚至大加模仿。那些特色鲜明的寄语,能够成为毕业生人生道路上用之不竭的精神养料,而那些味同嚼蜡的毕业寄语,人们不仅没有印象,更是有狗尾续貂的嫌疑。时间的长河涤荡尘埃,文化的血脉绵延至今,精神的纽带浩荡飘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另三个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割断、湮灭,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尽火传。大清名相是脱胎换骨于著名故事“六尺巷”的一次全新艺术创作,演绎了清朝名相张廷玉为整顿吏治,在丧子之痛中不惜让出相位也要与贪腐集团斗争到底的故事。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也在呼唤工匠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A B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xx“双十一”期间,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进行了网购,中国电商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B老师和他谈了一晚上,第二天,他瞒着父亲和姐姐去县高中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直到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大家才知道这件事。C在接受采访时,木心说自己对林风眠先生在五十年代创作的那幅有关中国江南庭院题材的风景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成功研发出1万瓦光纤激光器,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家掌握此核心技术的企业。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_ 。_,_。_,_,_。它的“无 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 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 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 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无用”的阅 读给人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 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A. B. C. D.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小题。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窈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文,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注:觌,读d,相见。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是,又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待以宾礼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B.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C.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哉 D.彬之总师也 上临哭之恸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B.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C.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D.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三、(21分)10.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1)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3分)(2)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2分)11.第5段“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2分)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长安月夜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 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安。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1)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批评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句子是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集中表达生死观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侧面表现箫声感染力的句子是: , 。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拉萨的黄昏刘宏伟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到过很多的城市,欣赏过无数的美景,或欣喜若狂,或惊叹不已,或黯然感伤,无论哪一种,都带给了我无限的享受。但要提及钟爱,唯有拉萨的黄昏。我在拉萨的日子,一直住在拉萨晚报社的总编楼。它位于江苏路上,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门前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已有超过百年的树龄,旁边有一棵矮小的小桃树,每到夏天,桃树上便会密密麻麻地挂满又脆又甜的小桃子。我住的小楼,有一扇朝西的窗户,每天傍晚,都能看见血红的夕阳,从我的窗前慢慢滑落。三三两两晚归的人们,穿过金色的余晖,走过我窗前的银杏树。消失在小院旁的一栋高楼里从我居住的小楼二楼的窗台望出去,夕阳就挂在不远处的檐角后,金色的光芒无力地从远方投射而来,先是将附近的山峦映照出几片暗影,到了跟前,就只剩下一片柔和的昏黄了,为眼前的那片低矮的房屋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亮。如果你睁大眼睛,仔细地瞧瞧,能清楚地看见夕阳的轮廓,和上面色彩纷呈的光斑。每当此时,我总爱斜身坐在二楼的窗台,任凭几缕穿过浓密的银杏树叶的阳光,温暖地打在我的脸上,静静地看着温顺的夕阳,缓缓地落到远处的屋檐后欣赏拉萨城的黄昏,还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晚饭后,顺着江苏路走一小段。然后沿着解放东路一直前进,就到了拉萨河边。一座拱型的大桥,把桥另一头的荒岛(现在叫仙足岛)与城区连在了一起,桥上随处可见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沐浴着金色的夕阳余晖,对着桥下奔流的拉萨河水,尽情地述说着彼此心中的思念和爱意。除了一所中学和一个度假村外,偌大的岛上很难见到其他人为的建筑痕迹。偶尔会有晚归的藏胞同行,他们总是低着头默默地前行,全身都被霞光染红了,唯有手上的经轮发出金黄的光泽。沿着河边向东,步行十来分钟后,就进入了一片林阴覆盖的山坡,上行二三百米,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在那棵最大的松树前停下来,回转身,就能将河对岸整个拉萨城的轮廓尽收眼底。夕阳血红地挂在西天,余晖笼罩下的拉萨城,弥漫着一片暗红和金色的光晕,与缭绕升腾的暮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片神秘的人间密境。远处的拉鲁湿地偶尔泛出一片白光,低矮的建筑从拉萨河边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峦,稍微宽敞一点儿的街巷里,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晃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一圈积雪,如同给山戴上了一顶雪白的帽子。除了河水的流淌,听不见任何声音。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实,却又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虚无,甚至夹带着几丝恐慌,为内心某个涌动的欲望。 这样的时候,最好什么也不要想,就这样安静地坐着,就地随意找个地方。置身这样的风景中,本身已成风景,没有远山与近景的区别。如果你一时还无法安静,也没有关系。看看远处褐色的山,那些寸草不生的砾石直指天堂,把你的思索连同空冥一起投进那些龟裂的缝隙,无论是顷刻的豁然,还是更加绝望,都属于生命最本原的领会。如果此刻,你依然感到有些烦躁,没有关系,回望近前的那些树吧,那些把翠绿和金黄染遍高原的树,在天地间直棱棱地矗着,只为给白云留出一丝飘忽的空间,而任凭风的挑逗和奚落。当你的目光穿透白亮亮的河水后还残留着几缕忧伤,那就伸手摸摸身旁的小草吧,望着那些在粗糙的砾石上匍匐的小叶片,还有零星夹杂在它们中的那些微微昂起头的藤蔓,你会不会觉得能哭、能笑、能自由地行走,已经很幸福?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依然与你无关,那就请你用心地听听远处传来的隐隐的钟声吧,还有那些随风飘散的诵经声,再用力地吸一口空气中的湿润,然后闭上眼睛,问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吧,你就能听见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回答。当夕阳散尽最后一抹金光,踏着残存的几丝暮色,和隐隐吐露的星光,舒一口长气,起身回家。四周一片沉寂,唯有拉萨河水,依然在纵情地吟唱着欢快的歌谣 (选自散文百家)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 文章第段采用对比的写法引出本文要写的风景拉萨的黄昏,引人遐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 作者“总爱斜身坐在二楼的窗台”欣赏拉萨的黄昏,是渴望在这样的黄昏之下能够让生命得到片刻的休憩,不再为生活而疲惫。C、 文章第段写了桥上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意在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仙足岛为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作铺垫。D、 作者认为仙足岛是一个绝妙的去处,并非因为仙足岛有多美,而是由于仙足岛尚未开发,平时人少,能够让心灵在这里得到休憩,感受到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E、 文章借写拉萨的黄昏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寓情于景,拉萨黄昏的静美,一如作者内心的平静,表现了作者对恬静、淡泊生活的追求。15、“欣赏拉萨城的黄昏,还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请你谈谈对“还”字的理解并分析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16、文章两处写欣赏拉萨城的黄昏,作者对两处黄昏的感悟有什么不同?(4分)17、文章重点描写了荒岛上的黄昏景色,请探究段写景的特点。(4分)五、(5分)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分)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碗粥,需要慢火“熬”。也有人说,人生是一碗药,需要文火“炖”。无论把人生比喻成什么,它都是一种经历,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在“熬”的过程中,_:咸味的眼泪,甜味的幸福,酸味的记忆,苦味的失败但是,“熬”过后你就会发现你拥有人生中最为珍贵的历程。世上最好的羹汤,都是“熬”出来的。就像茶是泡出来的,豆腐是磨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一样,_。“熬”,是人生最深的滋味。19. 按题目要求填空(3分)(1)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_、己、庚、辛、壬、_被称为“十天干”。(1分)(2)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子、丑、_、卯、辰、_、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1分)(3)xx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_、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_、小寒、大寒。六、(4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40分)阿米尔汗在影片摔跤吧,爸爸中曾说过下面两句话: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它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任选择一句,将其内涵作为写作中心。可以展开联想,写自己的经历、感受,讲述身边的故事等等。三台中学实验学校xx春季高xx级4月月考语文答案1.选A. (B、“ 磬石”中“磬”应改为“磐”;C、“棉里藏针”中“棉”应改为“绵”; D、靡m-m, “克难攻艰”中“ 艰”应改为“坚”)2. 选D(A项,“挺”应为“铤”;B项,“直”应为“执”;C项,“嘻”应为“嬉”。)3选A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此处应为“情不自禁”。爱屋及乌: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对自己使用时也带有自谦的含义。此处不合语境。薪尽火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此处应为“脱胎”。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4.选A(B项,“他瞒着父亲和姐姐”表意不明;C项,句式杂糅,“对印象深刻”和“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杂糅,应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为“印象深刻”;D项,不合逻辑,“美国”和“企业”不照应。)5.选D(根据语段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判断,本段的中心思想是讲述“无用”阅读的作用。根据原文中的“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一句,我们可以确定原文的行文思路是先解释“无用”的阅读,再讲“无用”的阅读的作用。两句解说“无用”的阅读,根据关联词“虽然”可知,在之后,排除A项;根据关联词“但”可知,放在之后,排除B、C两项。)6.选B(A、“失陪”是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句子中说的是“她有事走了”,不能使用对方,只能用于自己;B、使用得体;C、“寒舍”是指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说的别人家,使用错误;D、“千金”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句子用来称呼自己的女儿,不准确。)7. C 8. D 9. B 10.(1) 曹彬笑着说:“李煜一向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能自杀。”李煜君臣,最终赖以保全。(素、引决、卒)(2)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遂、悉)11. (2分)“美窃视彬微笑”: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上亦大笑”: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12.选BD(选对一项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故选BD(2)(4分)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基本意图以及诗歌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对诗歌的态度进行具体分析第一首诗歌通过京城元宵之夜的热闹与诗人在这个时候因内心的原因无法进行游玩,导致一种心灵的空虚,突出自己的孤苦郁闷情怀;第二首诗歌实写中秋之月的自己,又想象自己思念的家乡亲友,表现出内心的郁闷沮丧,这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衬托内心的郁闷,更加显示出友谊的深厚13.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4、(4分)DE(A项,没有采用对比的手法;B项,文章没有写到作者为生活而疲惫;C项,不是铺垫,仅是客观描写。)15、(4分)(1)还,又、更的意思。由上文描写居住的小楼处的黄昏自然过渡到描写荒岛上的黄昏,也突出强调了荒岛上的黄昏,对于作者来说,又是一道迷人的风影。(2)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6、(4分)(1)居住处欣赏黄昏,作者感到的是温暖,得到的是享受。(2)荒岛处欣赏黄昏,作者感到的是安静,得到了对生命最本原的领会和聆听灵魂深处的声17、(4分)(1)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西天写到拉萨城,从远处的山写到近处的树、草。(2)以动衬静。如“除了河水的流淌,听不见任何声音”。18(2分)每个人都要尝遍各种各样的味道人生也是“熬”出来的【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句结合下面所说各种滋味,故可填“每个人都要尝遍各种各样的味道”;结合前文“世上最好的羹汤,都是熬出来的”,可知可填“人生也是熬出来的”。19、 (3分)每对两空得一分。(1)戊、癸(2)寅、巳(3)惊蛰、冬至【文言文参考译文】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曹彬一周岁时,父母把各种玩摆设在席子上,看他选取什么。曹彬左手拿着兵器,右手去取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又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什么都不看,人们都觉得他与众不同。显德五年,出使吴越,送达完王命后当即返回。私人相见的礼物,丝毫没有接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还是不接受。不久又说:“我最终拒绝,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了。”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是公事从不登门拜访,大臣们宴会,也很少参与,因此(太祖)很器重他。建隆二年,太祖把他从平阳召回,和他说:“我过去一直想亲近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磕头道歉说:“我作为周王室亲属,又忝列宫内职务,谨慎做好自己的事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多结交?”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讨伐江南。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又到了第二天,城池沦陷。李煜和他的臣子百余人到军门谢罪,曹彬安慰他,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请李煜进宫备办行装,曹彬率领几人在宫门外等候。左右私下对曹彬说:“李煜或许会自杀。”曹彬笑着说:“李煜一向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能自杀。”李煜君臣,最终赖以保全。起初,曹彬统领军队,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听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咸平二年,曹彬病倒,皇帝驾临亲手为他调药,又赐给他一万两白金。六月去世,时年69岁。皇帝亲临大声痛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