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平凡的世界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7668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平凡的世界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平凡的世界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平凡的世界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的世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感受小说的魅力,陶冶情操,获得生命成长的启迪。2.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3.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中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教学重难点】1.感受人物形象。2.感悟小说中蕴含的哲理。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教学工具】教学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2.讲授法。3.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的经典之作,既写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也是影响了几代青年的“励志书”,既“叫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又“叫座”畅销了几十年。在历年多种图书销量榜上,这部长篇小说的单行本总是名列前茅。受热播的电视剧的氛围烘托,小说平凡的世界再度脱销、加印,而且读者大多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凡的世界,走进它的作者路遥,走进那个时代,一起来感受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2.背景链接平凡的世界写的是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北方农村的变迁史,酝酿创作于1982年到1988年这6年间。这6年应该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刚刚实行,在饥饿线上挣扎了多年的农民有望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靠政治秩序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开始解体,民间伦理重新确立,勤劳者致富,懒惰者受穷,被农村户口束缚了多年的“能人”“精人”们也有了寻求别的生活机会的可能。整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路遥之所以想要创作这部小说,是因为遇到了“一夜爆红的麻烦”,当时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读者的来信、陌生人的登门拜访、电话电报不断、亲戚上门求工作等等一系列浮华喧嚣纷至沓来,使路遥不胜其扰,还有许多人认为人生是他不能再逾越的一个高度,而路遥又很难承认人生就是他的一个再也跃不过的横杆。因此在此种背景下,为了摆脱俗世的虚名浮利也为了向更高的“高度”挑战,路遥有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想法。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念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3.语基积累(1)生难字蓝莹莹(yng) 被褥(r) 不轨(gu) 谴责(qin)弥漫(m) 瘦削(xu) 殷勤(yn) 骚动(so)(2)重点词语谴责:严肃申斥。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平淡无奇: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第二课时一、初步感知1.文题探讨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东西,那就是爱。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爱的滋润,将是一片可怕的荒漠。在小说里,作者满含真情,通过孙少平等质朴得不能再质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爱的无处不有、无时不在。2.分层解读第一部分(第1段):孙少平的一个习惯是没事的时候到处转悠。第二部分(第2段到结尾):孙少平的另一个习惯是读书。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孙少平读书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他常常沉醉在书中;与同样喜欢读书的女同学郝红梅之间的交往这三个层次。二、深层领悟1.孙少平是一个怎样的人?贫穷、自卑与封闭,渴望知识、酷爱读书、勤于思考,渴望了解双水村以外的世界。2.孙少平为什么觉得“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在书中,他才能够暂时忘却贫穷与自卑;只有在书中,他才能够了解家乡以外的那个大千世界;只有在书中,他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只有在书中,他才能找到自尊与公平;只有在书中,他才能与崇高平起平坐;也只有在书中,他才能够享受精神的愉悦三、人物形象1.一个人的旅程孤独前行的孙少平在孙少平的身上有一种东西,坚忍,强韧,让人震撼,从心灵深处。两年高中。饥饿的觉时时刻刻伴随着可怜的少平。最差的伙食,难以果腹。饥饿,自卑,种种混杂的情绪。饥饿,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滋味。以可以随时填那种饥饿是没有希望的。饿到浑身乏力下一顿仍然的没有着落,那是一种绝望的饥饿。饥饿中,孙少平一点一点成长。三年教书生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成长,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想成为哥哥的附庸,只想做自己。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奋斗之路,开始独立地生活,独立地思考。赤手空拳,站在城市的中央。前方,是无法预测的未来。艰苦的劳动,累累的伤痕。不能退缩,不想退缩。在迈出村口第一步的时候,也便切断了自己的退路。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充满坎坷的路,没有阳光普照没有鲜花雨露。这是一条艰苦的孤独的路,没有人喝彩甚至没有人理解。只除了田晓霞。她理解他。理解他的喜怒哀乐,理解他的付出他的收获他的思想。可是她却离开了。这生命中唯一的一抹亮色,我亲亲爱爱的人,就这么离开了。孙少平又成了孤独的一个人。2.命运的捉弄勇敢生活的孙少安我一直认为他与觉新有着某种共通的地方。都是家中长子,都承担着巨大的责任,都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理想。唯一不同的是两人的社会背景。就像千千万万个陷入困境的中国家庭一样,作为长子,放下书包拿起锄头,从此肩上就压上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我佩服这样的人。他们有责任感,有炽热的感情。孙少安身上同样有缺点。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着几千年小农思想的狭隘。他有着牢固的门第观念,他甘愿放弃自己的爱情。他读的书不多,他永远不会明白当代的思想和追求。但孙少安自有他的可爱之处。他精明能干,做事光明磊落,为人重情重义,同时又不失男儿血性。他有他的坚强也有他的软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汉子形象。他勤勤恳恳地劳动,一点一点改变着家里的面貌,修改着家族的历史。脚踏地,手擎天,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结束语】小说通过对孙少平在县城上高中期间的课余生活的描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刻画出孙少平贫穷、自卑与封闭,渴望知识、酷爱读书、勤于思考,渴望了解双水村以外的世界的性格特点。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者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学生朋友仍有启迪。【板书设计】平凡的世界 路遥到处转悠(漫无目的)沉醉书中与郝红梅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